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8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为了确保法律准确、有效实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起草后,经多次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终于在2020年12月审议通过,并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司法解释全文共27章、655条、9万余字,历经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专业委员会八次审议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三次审议,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也是内容最为丰富、最为重要的司法解释之一。  相似文献   

2.
刑事再审程序,是一种非常救济程序,应当注重再审纠错与程序安定性价值之间的衡平。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用修改两条、新增两条的方式对刑事再审程序作了一定的修改与完善,有其进步意义。但对于申诉改造、再审事由的设置、再审的启动主体以及再审审理程序的构建等核心问题并没有涉及。因而,此次《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只能称得上是程序"微调"。从司法适用的角度来讲,新《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尚有进一步完善、细化的必要。对此,结合中国的司法实际,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完善,以统一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自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这是继1996年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与完善。为正确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法律修改情况,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现就《解释》的起草经过、主要原则和重点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曾丹娉  林姗 《法制与社会》2011,(22):285-286
法律实践中形成的法官司法经验验是一种整体性经验,它是法律共同体在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共同总结和不断思考、反复运用的整体经验。它可以克服法律解释由于法官个人偏好所产生的解释任意性的不足,可以实现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统一化,法官司法经验应当定位为法律解释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颁布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许多规定对于有效保障当事人及律师的诉讼权利、维护程序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都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将会遇诸多问题。关注司法判例和展开理论研讨对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成功适用至为重要。理论界和实务界不应拘泥于法条的诠释,而应当结合中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实际状况不断反思制度架构和运作程序,惟其如此,方可使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兼具"适应性"和"适用性",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方便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等方面与成年人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关二者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也应当有较大的差异。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凸现这一点。基于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障的重要性,《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当设立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同时应当从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两个方面,体现未成年人诉讼的个性和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李炳祥 《法制与社会》2013,(36):239-240
我国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权,对刑事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及时纠正刑事诉讼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是,从古至今,滥用职权的现象从未减少,为了实现监督的规范化和有效化,使诉讼监督机制能够在诉讼程序中更好地发挥效能,本文从诉讼监督的职能出发,对诉讼规律作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强调逮捕程序应当由控辩审三方主体参与,检察机关在侦查机关及犯罪嫌疑人之间保持中立地位,保障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有效参与,决定逮捕的过程须遵循正当程序的要求。当前我国的审查逮捕程序普遍存在行政化、追诉化、救济虚无化、"一劳永逸"化等诸多问题,2012年修改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已经对此做出了适当的回应。但是,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是今后我国刑事诉讼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仍需要对审查逮捕程序进行理念重构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战略是诉讼与信访分离,其重大意义在于使得司法的终局裁判真正确立,司法权威在全社会切实树立;逆向促使司法机关公正裁判,提高司法公信力;人民群众的权利救济能够通过司法实现,并使得人民群众感受个案正义等等.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第一个气候变化诉讼案件,马萨诸塞州诉环保署一案在气候变化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尽管美国环境署屡屡依据各种理由拒绝规制温室气体排放,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仅对美国环保署拒绝制定规则的做法进行了司法审查,更以罕见的姿态否决了美国环保署所主张的行政裁量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气候变化诉讼中所呈现的积极立场促使美国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但是,也有人由此批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已成为一个身兼超级立法者和超级规制者的政治法院。  相似文献   

12.
代替性纠纷解决方法(ADR)是从国外引入的一个司法新名词,它产生于诉讼爆炸所带来的司法危机中,较之传统诉讼模式,其具有平和、双赢等多种优势,其强度介于诉讼与传统和解之间,而社会效果大多优于诉讼与传统和解。世界各国开始逐步研究和接受这种新兴的定纷止争的方法。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检察机关开始探索和研究ADR方式解决争端。本文从分析司法规律的谦抑性出发,着重阐述ADR的多种优势及其在我国检察领域的运用,并结合时代主题,论述司法ADR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心鉴 《中外法学》1991,(1):16-21,33
<正> 刑事诉讼法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于这样两大问题: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从宏观上看,整个刑事诉讼无非是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的统一,即为了达到一定的诉讼目的而采取一定的诉讼构造.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对这两大问题的研究乃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如美国有关诉讼目的的司法改革及对此的反思性研究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日本刑事诉讼法在诉讼构造上的变革是在"二战"以后,而对诉讼目的的深入研究则是  相似文献   

14.
杨永生 《内蒙古检察》2004,(4):34-34,17
笔者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发现,一些诉讼活动由于没有明确的诉讼时限的规定或一些诉讼活动明确规定了时限,被一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做了不正确的解释,于是出现了一些诉讼活动在时限的执行上出现了各地自行其是的情况。如恢复侦查的侦查时限是多少?退回侦查部门处理的案件的处理时限是多少?撤回起诉的案件处理时限如何计算等?为此笔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立案原意出发,对这些时限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及混合式诉讼模式都是一种基于控辩双方的对抗而推进的对抗性司法模式。近些年来刑事司法领域自发生成的一种被称之为协商(或合作)模式的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正在弱化甚至消解。就这两种共存的诉讼模式而言,对抗是主导,协商是补充,是基于对抗模式的一种"模式分化"。这种模式分化折射出转型期检察司法应遵循的特别规律,即检察职能运行维度的社会性、检察司法理念上的政策指导型及检察权品格趋向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6.
联动司法:诉讼社会境况下的司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984年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就曾写过一篇题为<美国:诉讼社会>的文章,其中谈到:所谓"诉讼社会",它的表现是:人人都在告状,到处都有官司,诉讼就像"流行病"一样到处蔓延.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根本不会预料到,20年后的中国这么快地进入"诉讼社会".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法律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督促、支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二是依职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由于缺少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必要的刚性规定,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由检察机关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方式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但我国还未授权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本文将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内容作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8.
诉讼观念的变迁与当代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公民诉讼观念变化的静动态分析 ,阐述了 2 0年来公民诉讼观念由“高涨”跌为“冷淡”这一现象 ,剖析其主要原因是司法体制改革滞后、司法效益低下与司法权威失落 ,折射出人们对司法制度的评价发生了改变。鉴于此 ,文章从法官素质建设、公民诉讼权利的程序保障和司法的社会监督等司法制度层面进行了应对性的阐述 ,并进而强调司法制度改革是实现公民诉讼观念良性转变之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在于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核心,探讨特别程序中的刑事和解内容,包括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契合;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刑事和解程序的适当性和公安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鲁宽 《法制与社会》2013,(8):256-257
中国司法发展到今天业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而司法改革的开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由于历史背景、基本国情的不同,中国的司法规律与国外相比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有的司法规律是中国司法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司法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司法具有人民性、政治性,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以及独特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