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防范大学生沉迷网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合理疏导、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等原则,从增强网络教育实效、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完善制度管理规范、强化警示教育力度、构建社会主持系统等方面进行策略研究和教育实践,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有序上网.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20):39-39
在今年1—8月开展的整治网络赌博专项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侦破网络赌博刑事案件1364起,查处治安案件2900余起,治安处罚5700余人,查扣冻结赌资人民币近10亿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部分大学生成为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其行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从积极受众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为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原因,这不仅因为网络时代受众角色发生转变,也与中国大学生心理状态相关。因此,制定对策也应从积极受众的视角出发进行思考,致力于鼓励大学生参与到辟谣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4.
黄芳娟  杨丽 《党史文苑》2009,(12):57-58,75
继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零距离"交谈,再次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网络民意使普通民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其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公共决策.因此,探讨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爱玲 《世纪桥》2008,(15):92-93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是网络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是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群体,网络文化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其眼界,活跃其思维,与此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08,(12)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李爱玲 《世纪桥》2008,(8):92-93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大大地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并且提高了人的受教育水平,促进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网络交往打破了时空障碍和主体身份的限制,使得“偶然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的个人所代替,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网络交往实现了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零距离交谈,再次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网络民意使普通民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其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公共决策。因此,探讨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十九大后,反腐被继续推进和加强,在这样的语境下,网络社区治理却呈现出三种困境。通过历史文献法与案例分析法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网络社区的反腐需要规则及其意识;第二,网络社区的反腐需要公私边界分明;第三,网络社区的反腐需要语言理性。而这三个方面又是法治社会背景下网络社区公共性建设的体现。总之,在新时代下,我国网络社区需建构和执行基于公共性的网络行动规则,从而确保每一个主体的基本合法权益,营造出健康有序的网络中国。  相似文献   

12.
社区"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创建了提高党员素质的新方式,构筑了加强基层组织的新载体,打造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新平台.但"网络党建"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要从整体上推进,形成特色;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积极创新,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3.
王莉莉 《唯实》2016,(5):36-3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终端的全球性使得著作权侵权后果易蔓延且查证困难,这些特性导致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更易受到侵害,因而著作权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越发显著。据此,我国学界有观点认为应当扩张现行刑法保护著作权的边界,包括取消侵犯著作权罪的"营利目的"主观要件,以及将著作权人保护作品的自救手段即技术保护措施纳入刑法保护范围。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倡导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网络论坛和社区等空间,由于具有言论的相对自由性,因而话题非常广泛,其中既有网友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也有对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还有原创文学、音画艺术等众多内容,一方面使网络论坛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虚拟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格局影响巨大,并迅速渗入到每个自然人的生活中,给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加强网络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现实意义(一)加强网络社会服务与管理是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第一,网络媒体是党委政府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让更多公众了解政策,形成党委政府和公众积极互动的良性循环。第二,网络媒体是党委政  相似文献   

16.
社区民主是我国改革逐步深入后的一项必然要求,网络民主的发展为社区民主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从海星组织的理论模型出发,找到网络民主力量发展壮大的依据,再通过联系现实中北京回龙观社区网的运作实例,总结出海星型社区网络的创建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潘博 《探索》2023,(5):134-148
“人人履责”是破解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不足的关键,实现“人人履责”有助于真正建成社区治理共同体。既有研究缺乏关于如何实现“人人履责”的专门性、系统性研究,而且往往以抽象、模糊的居民作为动员对象。仅聚焦居民个体层面的动员,社区治理将难以真正达成“人人履责”的实际效果。因此,应当跳出聚焦个体的视野窠臼,寻找实现“人人履责”的新的着力点。家庭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家庭所蕴含的家政、情感、支配三重要素,可以激发作为家庭成员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基于对W市R社区相关实践的考察发现,以家庭行动者网络为载体,可以将异质性的原子化居民转换成为高度同质化的行动整体,并通过征召、动员等过程不断扩大履责主体范畴、提升履责水平,从而形成具有共同目标、认同公共责任、富有行动能力的“人人履责”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在该过程中,家庭行动者网络的发展与“人人履责”的实现是同步运作、共同推进的,“载体—网络发展”线与“目标—认知转换”线交织融合,呈现出“网络建设—认知转换”的逻辑理路。以“家家履责”推动实现“人人履责”,为推进“人人履责”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可行思路,也为进一步完善契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构成农村社区的基本群体,农民直接参与到水资源管理中来,不仅直接反映资源使用者的各种意见,更重要的是使农民改变了角色,也就是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提高了管理的民主性和农民参与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