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踏青访山,一般都不需劳攀援之苦,无论何地,哪怕海拔只有几百米的高地,都会有一条索道,挂着缆车,滑行着送你上山下山。不过每每临山,我还是喜欢徒步登攀。  相似文献   

2.
苦累     
一则寓言的开头就展示了热闹的场面:人的各个部位在争论谁最苦累。 眼睛说:“我最苦累,所有的视像都是通过我看的……” 耳朵说:“我最苦累,所有的声音都是通过我听的……” 腿脚说:“我最苦累,所有的路途都是通过我走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0,(7):4-5
近来,有知情者向记者举报称,安徽省合肥市一些搬家公司将街头流浪的智障人员带回,充当搬运公司的苦力,搬家公司只管“智障工”能够填饱肚皮,除此以外几乎不需支付任何报酬。  相似文献   

4.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得找个人去民政局领结婚证。大学毕业逾两年,成家的事再不提上“议事日程”,恐无颜以对家乡父老。曾经,我为心中的她画了个像。我心目中的她,不要再是警察,至少不要是一线警察。找个警察妻子,难得相会,两个人整天在都市里“捉迷藏”,而“牛郎织女”往往是家庭危机的代名词。找个警察妻子,回家还得受气。她在单位里充足了“气”,我将首当其冲地成为她的“专政对象”,而不及时发泄又会导致心理障碍。所以无论前者后者,结局都是一样──悲惨!找个警察妻子,家务难办。届时活做到一半,一个传呼回所加班,苦了她,也苦…  相似文献   

7.
造梦的大地     
朋友L早年是个文学爱好者,因为没有考上大学,转而去写诗,并为城里一帮志同道合者接纳。他生长在乡村,家中清贫,绝对一个苦孩子。“文学热”降温的日子里,为了应付越来越捉襟见肘的生活,他与别人合伙开了一家书店,却很快由于不善经营债台高筑。一天夜里,他突然消失。五年后,才在广东“浮出水面”,其时,他在广州已小有成绩。又5年,当我在北京饭店他下榻的房间见到他时,他的资产已超千万。他说他想为大学的贫困学生捐款,资助那些像他当年一样苦孩子出身的青年完成学业。朋友0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当了一年多“孩…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农村地区,供电部门进行类似检修线路等作业给用电户断电时,经常不通知农民。时间少则一天,多则三两天不等。这些农村地区蔬菜保护地等农业生产日趋规模化,日常灌溉需大量的用电,如灌溉不及时有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严重时还可能使农作物死去,黄瓜刚刚嫁接如浇不上水就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还有部分农民承包的砖厂、瓦厂或自办的其他各类小型工厂,也需以电为动力;就连农户日常人畜用水90%以上都使用潜水泵。  相似文献   

9.
“远亲不如近邻”的学术表达,大约属于“地缘政治学”或“地缘经济学”范畴。如果邻邦都可以选择,谁都愿意选瑞士,而不见得选卢旺达。套用我国惯用的外交辞令说,虽然“卢旺达国土是美丽的国土,卢旺达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但不稳定让邻居担忧。好在卢旺达已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听说民政部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1995年,在报考国家公务员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报了民政秘书这一职位,经过紧张地考试,我如愿以偿。 日月如梭,我在这一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年。我将满腔激情都注入到了民政事业中,用手中的笔热情地为民政事业鼓与呼,也用自己的身心体味了民政工作者的苦与乐。总的感受有“三苦”和“三乐”。 先说说这“三苦”: 一是工作繁忙之苦。民政工作量大面广,事务繁杂,秘书工作经常是这项工作没做完,那项工作又接踵而至,应接不暇。由于临时性工作较多,加班是家常便饭,家务事一点也顾不上…  相似文献   

11.
1939年冬,我在陆军机械化学校尚未毕业,即奉命参加桂南战役,与侵华日军作战,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受命之时确极高兴,从军杀敌之心愿终将得偿,欣然从柳州大桥村赶赴前线。到达战区后,我即加入战车第一团二连一排,担任射击手及预备驾驶手。当时所有战车都停在稻田中,用伪装网再加盖稻草。因需随时待命出击,均无掩体,乘员除警戒者外,都在附近休息,夜宿稻草上,翌晨每人的眉发上都沾有白霜。所幸那时年轻体健,不以为苦。无空军优势打仗,极为辛苦。日军飞机几乎每天出现,因恐战车被发现,即使敌机低飞,我们也不射击。一天下午约3时左右,敌机…  相似文献   

12.
患癌九年     
现年35岁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军,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让胡路分局创新派出所第二警务区警他1985年警校毕业以后,一真从事管片户籍民警工作。在不太长的公安生涯中,他先后被评为区“十佳公仆”;市“十佳民警”、优秀民警,政法系统“十大标兵”、“十佳人民满意警官”省政法战线杰出民警、优秀民警,荣社二等功一次。1990年12月初,李军开始感到意欲不振,四肢无力,腹部疼痛,身体状四一千比一天举n派出所的同志们都为他到医院检查一下。当时,正值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加之苦区片大、瓜多、情况复杂,他放心不下,@没有去看医…  相似文献   

13.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14.
玉明金 《传承》2013,(3):20-21
走南闯北的天等人,敢于从最苦最累的工种干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打工传奇”。目前由天等人经营的“天等版”桂林米粉在全国已发展到150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天等人经营的旅馆在首府南宁市以及周边县市,占据当地市场半壁江山;天等人经营的金银首饰加工企业,遍布深圳、珠海等沿海地区。天等人在劳务大潮中创造了一个个商业传奇,赢得了“广西犹太人”“广西温州人”的商业声誉。  相似文献   

15.
本期法眼     
《人大论坛》2012,(4):27-27
全国首份反家暴远离令出炉:为保护饱受家暴之苦的当事人,珠海一法院发出全国首份反家暴“远离令”,要求丈夫需距妻家百米外。为保证“远离令”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在发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当天,  相似文献   

16.
我总结自己的一生只有一个字:苦。23岁前是被“三座大山”压迫的苦,那是真正的苦。23岁后是自寻苦吃,虽苦却心里甜。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指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旦出现某些事由,劳动合同即终止,双方不再受劳动合同约束;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即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果劳动者发生某些行为,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或者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的好处在于:一旦有约定情形出现,企业就可以不再履行劳动合同,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比如某公司约定:职工当月无故旷工2天,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支付补偿金。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职工旷工2天,显然不太可能被认为是“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如果没有上述约定,企业以此解除劳动合同很可能被判赔偿。再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停工待料日期超过XX日。且不可能立即恢复生产的,本合同终止”。  相似文献   

18.
初夏的风,吹绿了层层梯田,染红了满山杜鹃,这正是红河哈尼族山寨最美的季节。居住在羊街一带的哈尼族奕车支系,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苦扎扎”———六月年。按照哈尼族历法节令,农历五六月间春耕栽插的农活全部结束,人们渴望天神保佑禾苗成长,赐予好收成。况且,哈尼人常说:“属羊的六月来了,要讲羊月的古礼了”,这古礼就是祭祀迎请天地之神来世间与人们同乐。羊街的“苦扎扎”节上人们纵情欢乐,持续六天之久。关秧门后的第三个属羊日,便拉开了节日的序幕。家家户户都无一例外地忙着杀鸡、舂糯米粑粑等献祖先。青壮年男子…  相似文献   

19.
幽默·艺苑     
简单 艺术、政治和人生三者有一个共同点——最高境界都是简单。 有些人认为简单很简单,便简简单单地追求简单,其实简单并不简单,有些人以为不简单很简单,便很不简单地求取不简单,其实不简单很简单。 求简单的人未必求得到简单,求不简单的人未必求得到不简单。民间笑话 年高几何 从前,有个人很怕老婆。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让老婆发现了,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并罚他跪到三更。第二天,他越想越气愤,他搞不通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苦,便上街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多少?” 他赶忙…  相似文献   

20.
二三十年前,中国人什么苦都吃过,如政治上的苦苦被整,经济上的时时被饿,等等,惟独不怎么感受到文化之苦。解放初,有一段时间也曾在“忆苦思甜”时加上了一点“忆无文化之苦”,但大都带有很大的象征性,不很当真。到了“文革”,无文化、反文化、批文化简直给某些中国人带来了巨大快感。文盲们可以放开嗓子喊些“俺贫下中农”如何如何,“俺无产阶级”如何如何;小学生、中学生可以肆意地撕课本、砸教室、打教师,至于“开门办学”之类也无非是一种开心,乃至是“反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