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的七次党代会报告都对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建树。考察这一生动的发展演进过程,深刻认识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成果及其演进的主要特征,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红 《思想战线》2012,38(3):147-148
在经济全球化演进日渐加剧、文化多元交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深化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加快  相似文献   

3.
王资博 《求索》2013,(7):229-231
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强国战略下文化科技化命题的提出和持续研究,或可为解答"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提供新的契机。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有关论述,把握演进历程及研究态势,对深化文化强国战略下文化科技化、推进"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深刻认识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价值,是树立科学文化发展观,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场景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这三个概念的兴替中实现了对其战略价值的认识变迁。  相似文献   

5.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08,(12):10-13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对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全面部署.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对推进文化创新,发挥先进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理论一直是上至中央领导、下至社会各界人士都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深入探讨党在文化建设理论当中的演进历程,就可以发现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创新性,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成果。由此可见,认真剖析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及其新观点,就能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整体认识,从而不断增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这一目标的责任感。基于此,本文分别对十六大、十七大、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等党的重要会议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与创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准确界定和把握"文化"和"文化发展战略"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论内涵,以此理论内涵为参照,定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全局战略性文化建设思想体系,分析主要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系统、要素构成,尝试为精神活动即文化战略思想研究提供较系统的研究规范结构,即由宏观的认识框架和战略要素体系构成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体系。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建立规范化、可比性的对话平台,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构成与制定,有利于深化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8.
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表明党对文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文化的认知和功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文化发展已然成为党的中心工作之一,发展文化的目标清晰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发展上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透过全会的文献,人们可以领会到党中央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文化大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战略,从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国社会正在向着越来越重视文化、越来越有利于文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格局中,文化建设将会有更突出的地位、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作为,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高瞻远瞩,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确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并就文化作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所使然。第一次以全会形式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次以全会形式作出决定推动文化发展,第一次提出由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5.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中,诬告陷害罪的定罪常以考察被告发人行为定性为前提,但是诬告陷害罪的基础是告发人而非被告发人的行为,被告发人行为定性并非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告发人诬告行为至少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告发人明知其告发的内容存伪,但为使被告发人受到刑事追究仍进行告发,达到情节严重的,告发人即构成诬告陷害罪.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作为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发展得越来越快,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直接投资方式。而现行关于外资并购的立法存在诸多弊端,重构我国外资并购法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外资并购立法分"三步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