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联合国把1983—1992年定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目的在于唤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并采取积极的保障行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方面理应迈出更大的步伐。制订与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无论在国内或国外,无论在改善残疾人地位和改进立法工作方面,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第一,制定残疾人保障法很有必要。我国现有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以及多重残疾的残疾人共516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9%(1987年统计)。有残疾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8.1%。对于这样一些人数众多、生活有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12,(11):39-39
残疾人就业难,依然困扰着这个特殊的群体。2012年5月15日,首个《中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研究报告》发布,称残疾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共计3200万,7成人有劳动能力,但就业率和平均工资均只有健康人的一半左右;在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中,约42%是残疾人。  相似文献   

4.
Violette 《检察风云》2005,(18):74-75
据科学家推算,我国现有各类有残疾的人总数约6000万。如果您在与有残疾的人交往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怎样做,那么这里介绍的与有残疾的人交往的礼仪常识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是不太有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问当事人—他更喜欢您怎么做或怎么说。不过以下一些总的原则要铭记在心:如果能用“有残疾的人”则不用“残疾人”;用“残疾”而避免用“残废”。很多有残疾的人不喜欢你用什么“生理上面对挑战者”或者“不同能力者”来称呼他们。再比如,要说“轮椅使用者”而不要用“被轮椅限制的人”,因为轮椅帮助他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这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解放。  相似文献   

5.
盛大林 《检察风云》2011,(23):61-61
铁道部的“无力承担”说有没有道理?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这个数字是享受半价火车票大中专在校学生的数倍。即使残疾人人均每年享受100元的优惠,也将让铁道部门减少近100亿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何艳霞 《法制与社会》2011,(21):246-247
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虽然已经形成初步的法律体系,但缺乏针对残疾人的专门立法。制定和完善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专门法律法规,可以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统一的残疾标准、制定有关康复的专门法规、制定有关无障碍的专门法规以及制定反对残疾歧视的专门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残疾群体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而残疾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是保持我国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法律保障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找出未来残疾人法律保障体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矫正市场机制在保护和促进残疾人平等权利方面的失灵,税收优惠作为一种倾斜性权利配置的法律调节应运而生。然而考察我国残疾人税收优惠制度的实际运行,由于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效应,故而导致国家调节再次失灵。随着我国首次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制度建构上必须进一步实现残疾人权利的倾斜性配置从税收优惠向财政支持的根本转变。基于我国的立法发展,应重构财政支持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以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制度替代以福利企业为中介的间接税收优惠;借鉴美国残疾人财政补贴项目之经验,区别对待天生残疾和后天残疾;征收社会保障税以统筹残疾人社会保障资助中的付费社会保险与免费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有一名身患残疾的调解员,为了调解纠纷,他不辞辛苦,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身患残疾志更坚.为民调解保平安的楷模.赢得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赞扬。他从事调解工作18年来。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300余起,防止民转刑案件30余件,纠纷调成率95%以上,矛盾双方满意率达90%以上。他就是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人民调解员马红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防震减灾的形势,1.中国地震灾害概况,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千百年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5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约占40%。据20世纪资料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发生了9次8级以上地震、65次7.0—7.9级地震、380次6.0—6.9级地震,有28个省份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袭击。人类历史记载上,死亡超20万人的地震共有6次,中国就有4次;20世纪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由此可见,中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49年以来,中国因地震死亡人数高居各类自然灾害之首,约占54%。  相似文献   

11.
探析残疾大学生就业之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北大残疾女博士郭晖求职百次遭拒就业歧视事件入手,介绍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举出相对有竞争力的残疾大学生遭遇的就业尴尬,并分析制约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如何保障残疾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构建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君玲 《河北法学》2012,(4):94-100
构建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是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残疾人福利保障的立法体系仍未建立,现有相关法律制度对各类残疾人福利的保障有欠平等,国家责任原则未得到充分体现。今后,应科学构建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体系,明确保障残疾人福利权理念和维护残疾人的尊严之理念,贯彻残疾人福利保障的国家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3.
前言我国有1.5万家大中型企业,1999年我国企业申请的国内专利量为3.26万件,平均每个企业年申请专利量不足2.2件,2000年国内企业申请专利4.584万件,平均每个企业年申请专利量超过3件。日本500多家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单个企业年专利申请量在100件以上的占52%,其中年申请专利量400件以上的占20%,单个企业年申请专利量3000件以上的占2%,这些企业1981年、1985年、1989年、1993年和1997年的平均专利申请量分别是302件/企业、448件/企业、458件/企业、461…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就业是民生问题。我国残疾人在就业中经常遭到歧视,各类残疾人的就业率低,劳动保障程度差。已有的《残疾人保障法》中有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和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是没有具体完善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法律救济措施,导致形同虚设,故构建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相关的法律框架是我国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益的迫切需要。本文关注我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在分析国际条约要求与借鉴发达国家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框架的基本问题,以期健全完善我国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框架,提高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度。  相似文献   

15.
构建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是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残疾人福利保障的立法体系仍未建立,现有相关法律制度对各类残疾人福利的保障有欠平等,国家责任原则未得到充分体现.今后,应科学构建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体系,明确保障残疾人福利权理念和维护残疾人的尊严之理念,贯彻残疾人福利保障的国家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6.
呼气酒精检测管的研制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8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因车祸而丧生。而8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司机引起的,其中一半以上是司机饮酒后驾驶车辆造成的。 根据我国交通部门的统计,近10年来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死亡5万余人。其中因为酗酒造成事故约占3%。近几年呈酒后开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7.
穆丽 《江淮法治》2012,(13):50-50
残疾是指由某种遗传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某种身心残疾或功能丧失,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它不仅给人带来生活、工作中的不便.而且严重困扰着残疾人的心理.做好残疾人心理保健工作。对于帮助残疾人建立自尊、自主、自强意识。最终回归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关部门应帮助残疾人掌握调适不良情绪和心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5,(9):7-8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1口约3000万,城镇失业下岗者中的贫困人口约3000万,加上残疾人、受灾人口等其他生活困难者,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13亿总人口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唐宋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救助比较完善的时期,这一时期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救助在政策、典法、制度等都有涉及,关于残疾人群体救助的特点较为鲜明,措施和方式也是比较完备,这与两个时代的经济、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该时期的残疾救助继古开今,为后世的社会救助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救助提供了借鉴,特别是残疾人的救助更是关系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数已经超过1600万人,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精神障碍者,不到100人中,就有一个重性精神病患者,而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有暴力倾向的就有10%,相当于160万人有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