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国辉 《河北法学》2013,(1):148-154
研究平民的国际人道法保护问题,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当前,武装冲突中平民的人道法保护面临诸多困境,因而必须进一步明确国际人道法对平民的保护要求,完善国际人道法对平民保护的实施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国际人道法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案情王某系安徽某县塑料厂厂长,长期在北京推销塑料制品。1995年8月10日上午,汪某在商场联系业务时,北京某区派出所民警张某等三人来到汪某所在的商场,让汪在一张空白的传票上签字,用手铐将汪带到派出所,汪本反抗。汪被带到派出所后,民警讯问汪是否骗了人家的钱财,汪否认。民警和联防队员用警棍殴打汪。其间汪要求小便,被拒绝,汪无奈就在被讯问地小便。民警迫汪脱下衣服,联防队员用脚踩着衣服将地上的尿擦干。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允许汪吃喝。8月11日上午11时,民警告知汪某,传唤结束,将汪放走。当汪走出派出所不到10米处,…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是北约和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其批准加入了大部分国际人道法条约和国际人权法文件,国内立法也有与实施国际人道法相应的法律和法令,其在国际人道法的国家行动、国际人道法的传播和培训等方面均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道法的定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法学界对“国际人道法”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但其法律概念和特征都应当是一致的。狭义的国际人道法学说 ,片面地强调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的区别 ,并将它作为单独的法律体系 ;而广义的国际人道法学说 ,则把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融为一体 ;两种学说都有理论缺陷。国际人道法是战争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与战争法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原告:董翠英,女,七十七岁。委托代理人:余立刚(董翠英之外孙)。被告:汪华清,女,七十四岁。第三人:程贤姣(董翠英之女),五十六岁。第三人:程忠汉(汪华清长子),五十五岁。第三人:程征(汪华清之女),五十二岁。第三人:程忠侃(汪华清次子),五十岁。原告董翠英和被告汪华清系妯娌关系,其公爹程郎先与婆婆汪秀庭,生有四个子女。长子程子策,一九二七年与董翠英结婚,生一女程贤姣;次子程自强,一九二九年与童养媳汪华清结婚,生程忠汉、程征、程忠侃三个子女;其他两个子女从小送他人收养。程子策、程自强分别于一九二一年和一九二四年出外做事,收入均交父母支配。  相似文献   

6.
习惯国际人道法规则的确立,既要遵循国际习惯法的一般原理,又要顾及国际人道法的自身特点。国际性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区分,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仍是确立习惯国际人道法规则的前提;在证明国家实践的一致性时应首先确保作为证据的实践属"官方实践";"法律确信"的证明对一些禁止性规则的确立甚为重要;而条约作为国际人道法的另一主要渊源,在习惯国际人道法规则确立中起着重要的证据作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习惯国际人道法》确立规则的方法,既有可取之处,又存在疏漏,对其分析有助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被告人金海铨,男,三十五岁,中专文化,浙江嵊县明山公社方家大队社员。近年来,被告人常与被害人汪正祥赌博,多次输钱给汪。一九八一年十月十日被告人在汪正祥家吃晚饭后,骗汪同去梁家庄赌博,两人行至飞凤岭水库旁,金乘汪不备,用石块猛击汪头部,后扼住汪的颈部致汪呼吸衰竭,又用石块击汪头、面,将汪杀死。被告杀人后,移尸田坎下,用稻草遮盖尸体和凶杀现场,摘取了被害人身上的钥匙回家。次日上午,被告用从被害人身上摘取的钥匙到被害人家行窃,后逃住天台县岳母家。同月十六日被  相似文献   

8.
朱路 《河北法学》2014,(11):98-105
直接参加敌对行动是国际人道法最根本的概念,对于平民能否享有免受直接攻击之一般保护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国际人道法中没有直接参加敌对行动的定义,也没有其判断标准。随着当代战争和武装冲突史无前例地涉及平民,确保国际人道法对平民的保护就显得极为迫切,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直接参加敌对行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解释性指南》初步构建了直接参加敌对行动的理论体系,不过存在较多瑕疵,而且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解释性指南》作为开创性的文件,是继续讨论直接参加敌对行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加快厘清直接参加敌对行动含义的进程,形成有关国际习惯法或国际条约以赋予其法律约束力,将从整体上促进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并增进其效力。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18目下午14时左右,四川省苍溪县天观乡复兴村三组,刚从外地打工回家不到一天的村民汪正太暴毙家中,闻讯而来的人们均难以置信眼前的一幕:平日里体魄健硕从无病痛的汪正太伏尸床上,全身无一丝外伤,仅仅地上残留着一小摊呕吐物。按照当地习俗,对这种突然死亡而死因不明的情况,通常要请医生来看看,然而汪正太的妻子伏明英和二哥江正均都不愿意,伏明英说没钱请,汪  相似文献   

10.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2016年出版了日内瓦第一公约新版评注,这是继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评注出版60多年之后,该组织对原评注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值得肯定的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积累,评注的修订对于促进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应该注意的是,若评注修订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如法律属性以及一些技术问题如援引文献的权威性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则修订工作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促进国际人道法发展方面,不仅需要总结经验和成就,也应该反思教训和不足,不断探索发展国际人道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和国家关系的永恒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在国际人道法领域我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在于国际条约的签署或规则的制定,更应该致力于如何保证现有规则的遵守,以及如何落实国际人道法规定的问题上。针对二战后非国际武装冲突多于国际武装冲突,且更惨烈,但是适用到非国际武装冲突的人道法又极不健全的现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非国际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是很有必要的。作者以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为切入点,对国际人道法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适用上所体现出来的其维护国际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区分对待战斗员和平民,以便在武装冲突中有效地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平衡"军事必要"与"人道需求"这一矛盾。从实践经验上看,我军在战争中往往守法做的比较好,而在对付敌人违法作战方面准备不足。在未来军事斗争中应利用国际人道法的相关知识,做到既严格遵守又灵活运用。具体做法包括:将遵守国际人道规则列入部队训练和演习内容;运用国际人道法合理进行目标选择与打击;做到正确、灵活地对待和使用保护性标志;灵活处置国际人道法的守势反用等。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道法在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其在非国际武装冲突中的适用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为是否将适用到国际的与非国际的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相统一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结束这种二元体制,实现二者的统一。根据人道法的相关规定及国际社会的现实,国际红十字会在非国际武装冲突适用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赦免也是其极为敏感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汪静出生于1986年8月,两岁半以前,由于父母工作忙(汪汉明夫妇当时都是武昌食品厂工人),一直在口区由奶奶带养。在汪静奶奶的眼中,长孙女活泼可爱,给拥挤却热闹的家增添了不少乐趣。之后,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汪汉明夫妇将女儿带回了自己身边,但逢年过节,夫妻俩仍会抱着孩子回口的大家庭团聚,每每此时,汪静都会跟堂弟、贾永兰的儿子飞飞在一起玩得异常高兴,令全家大人欣慰。而在汪静奶奶的印象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全家在口为汪静庆祝十岁生日。之后,汪静学业开始紧张,而汪汉明夫妇先后下岗,汪汉明以开摩的运营为生,十分忙碌,两边来…  相似文献   

15.
超级巨骗     
李春城  黄菲 《检察风云》2001,(10):38-41
挤兑风波引出诈骗巨案 50多岁的汪老太因女儿在国外,常寄来一些钱款,她自己省吃俭用,慢慢地攒下了60万元。1998年8月,汪老太把这笔钱存进了广西临桂县城市信用社。1999年3月12日,她因家中急用,来到信用社取款,可到那里一看,黑压压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把信用社团团围住,有的人在排队,有的人在大声咒骂:“银行竟然不让取钱,这是他妈的怎么回事?”汪老太热血开始涌动,她艰难地挤过人群,看到信用社门口张贴着一  相似文献   

16.
王健民 《政府法制》2014,(21):49-49
1986年,钱学森与在身边工作的专家汪成为谈起软件问题,聊着聊着,钱学森对汪成为说:“你说得很好,要不你先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于是汪成为写了一篇文章交给钱学森.第二天,汪成为找到钱学森:“钱老,稿子您看了吗?”钱学森微微一笑,说:“我送你一首诗吧.”就在汪成为纳闷的时候,钱学森念起来:“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相似文献   

17.
读了汪小洋的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倘若汪小洋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不是久久郁结的“名牌情结”,她本会有美好的花季和美好的人生。而现实是,在溺爱下病态成长的汪小洋,终究因名牌人生没有实现而成疯女,无论就家庭还是社会,都是极为痛心的一件事。观察汪小洋的成长,发现在她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发生了一些偏差。其一是过分的溺爱观。汪小洋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在外婆看来对孩子最好的关爱,就是让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这“三好”,在稚嫩的汪小洋心里培植了“名牌情结”。汪小洋在5年级的时候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心想的…  相似文献   

18.
庄严 《政府法制》2006,(1):38-39
7年时间,汪成军像一台高考机器,使用了5个名字,考上了6所高校,一次次向“当官”的梦想冲刺。回望来时路,这7年离奇得有些诡异的经历,合情吗?合理吗?合法吗?汪成军已经无暇多顾,只是,这条路已越来越偏离了最初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周前,汪处长只身一人去一个小山城检查工作。山城人热情,何况汪处长是省城来的财神爷。山城的领导极尽招待之能事,还特意为他摆上了那驰名海内外的风味火锅。然而,就是这该死的火锅铸就了汪处长脸上的悲剧。那天,酒兴正浓时,汪处长不知怎么对那酒精火锅产生了兴趣,往火锅添起了酒精,随之,火腾地一下着满了桌子,烧伤了汪处长的手和脸,烧坏了山城领导的胳膊和腿。山城的领导极为尴尬,三番五次地道歉,仿佛是他们烧了汪处长。外面的雪仍在无声地下着,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汪处长却丝毫没有感觉到。他拎着沉重的包裹,边走边想着…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4日,继年初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驾鹤西归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世长辞。至此“,汪辜会谈”的两位历史主角皆化作清风。汪道涵,安徽嘉山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曾任上海市市长。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劭的汪公被推举为会长。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备受瞩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正式举行。这是40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