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破坏粮食可供,引发经济衰退和购买力下降,威胁对粮食的获取和利用。由于缓冲库存充足以及国内供应链保持畅通,新冠肺炎疫情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产生重大的冲击,但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各种挑战。为此,应当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即时补贴和信贷支持;强化国内外粮食市场信息动态监测和通报,避免恐慌性购买和囤积行为;加强与FAO与WTO等国际组织的立场沟通和协作,遏制粮食贸易限制措施再度抬头;顺应粮食消费新趋势,坚定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对外援助与投资合作,提供粮食进口自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朱信凯 《中国人大》2012,(15):36-43
纵观中国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灾荒史,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特别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8年之后,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不少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甚至饥荒。中国虽然仍能维持目前的市场稳定和紧平衡状态,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风险和压力。研究中国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就粮食谈粮食问题,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用大视角找出其根源,以采取治本之策。农业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的存在状态如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取决于政治、思想文化等其它社会因素。有鉴于此,我认为要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其根本出路不仅在于强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而且要解决农民的政治地位和其它社会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余金刚 《求索》2011,(3):69-71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政治整合模式的重塑,西方的现代化作为一种内源性现代化,政治整合模式的重塑主要体现为民族国家的建立,这一任务在其现代化启动的第一阶段就已经完成,并有效地推动了其现代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受俄乌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负担加重,全球粮食体系转型挑战增加。中国是全球粮食体系中的受益者,也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世界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使得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引发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动。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负外部性随全球粮食体系韧性的弱化而日益严峻,影响了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在全球粮食危机加重、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忽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客观需求,打造基于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小圈子,强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此,中国既要增强自身粮食安全韧性,也要促进全球粮食安全体系去地缘化,以实际作为打破美西方国家的污名化。同时,中国还要以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粮食-气候-能源”安全的系统治理,防止关联危机的发生对粮食体系的破坏,助力全球发展倡议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保障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的战略使命,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沈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以资源支撑为基石,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提高粮食安全潜力;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推动粮食安全供给;以政策支持为依托,提高粮食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4,(11):37-39
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价格机制下,又有矛盾的方面。统筹解决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一)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粮食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进展方向。要克服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调减粮食的作  相似文献   

8.
吴垠  曹雅雯  邵兴全 《传承》2011,(6):52-5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逐级上升趋势的同时,通货膨胀的隐忧也接踵而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看,分别达到同比增  相似文献   

9.
龙方 《求索》2007,(10):16-19
进入新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关系到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要保障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要以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依据。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供给,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力求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具体目标有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现实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总量目标和结构目标;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整合视野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近代开始转型,直到今天这个进程还远未完成。今日中国有三种文化并立: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要度过这个转型期,这三种文化必须实现有效整合。本文提出了文化整合的概念,并从这三种文化整合的视角对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思考,主要涉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重点,未来中国政治合法性问题,未来中国政治运行逻辑以及政府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洪蔚 《中国减灾》2010,(8):30-31
有人说二十四史就是一部灾荒史,灾害和饥荒的记载充满其间。翻阅中国灾荒史,久而久之又会感到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12.
朱有国 《湖湘论坛》2009,22(2):86-88
粮食安全问题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事关重大,但工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然造成耕地减少,加之人口总量的继续增加及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气候变化等因素,势必形成我国粮食供需长期的“紧平衡”状态,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主要依靠自己来解决。力保18亿亩耕地红线、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两大基本面。消减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和加大对农民种粮的补贴是两大重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吴垠  曹雅雯  邵兴全 《传承》2011,(16):52-5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逐级上升趋势的同时,通货膨胀的隐忧也接踵而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看,分别达到同比增  相似文献   

14.
蒋高明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蒋高明教授认为“吃饭是大事儿”,粮食生产和食物安全是他研究的课题之一。他在老家山东雀平邑县蒋家庄村带领村民建立了弘毅生态农场。在农场里,村民养牛、养鱼甚至养蝗虫.在40亩土地上尽力恢复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以做到从现有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生态、无污染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是一个多维的综合概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粮食、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具有主要的战略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保障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核心是构建包括粮食保护战略、粮食储备制度战略、粮食流通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粮食安全自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能够获得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相适应的足够的粮食供应,防止因粮食短缺或意外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危险。粮食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坤 《现代领导》2014,(1):34-35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把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首位。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连增”,去年产量达到了1.2万亿斤.但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不受制于人;只有牢牢地端住自己的饭碗,中国人民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形成了自身独特且不断发展完善的丰富理论形式,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与时俱进地汲取各国精华,以保证其旺盛不衰的生机和活力,始终引领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保护耕地资源、维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对于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出发,提出了集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为一体的耕地资源价值概念以及耕地生态赤字区和盈余区。以河南省为例,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价值动态核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区域均衡和国家层面两个角度下的耕地资源价值。在依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设计了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得出河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出中央统筹的区域补偿体系、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和耕地生态补偿动态监督体系,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从疫病防治的角度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迁现象是一个崭新的视角.疾病意识形态解释的消解,国家结构功能的转型与扩张,疫病防治之中的公共政治参与扩大,人道主义政治文化的兴起,均标志着中国政治的转型和国家的现代化.当代的疫病防治则具有国际政治竞争和国家安全的内涵,成为中国政治与全球政治密切关联的重要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