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公正与正义之优先性辨析是一个二难问题。是以,务必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范畴方法论予以厘清。马克思主义价值范畴方法论原则主要有实践的合目的性原则、规范性普遍性原则、价值范畴具体性原则等。基于以上三个原则的辨析证明,公正是优先于正义的价值范畴。坚持以公正为核心的公平正义,即公正是一阶价值范畴,公平正义是二阶价值范畴。厘清其区别,有利于我国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突出与公有制主体地位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特色,有利于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法律制度设计与实践,有利于在正义的多面孔中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一、“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早在1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就从“公平”、“正义”、“平等”、“善”、“理性”等抽象的概念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正、善的化身.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明了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只有在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说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3.
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要遵循价值哲学的基本原则,又应具有本土特殊路径。从价值哲学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根基是"主体间性"思想,相应产生"探讨式"社会情境,由此推演出"多元互构"的实践过程。进一步考察"多元互构"的具体展开,它是交互性、有机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通过视域融合达到内化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肖祥 《理论月刊》2023,(1):15-25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仅为实现社会正义奠定了物质经济基础,其对符合伦理应当的经济效用分配的追求更体现了社会正义的实质。共同富裕的实践体现了社会正义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落实:对国家而言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对社会而言实现了“美好生活的普遍促进”,对个人而言则增进了主体的福利、尊严、自由与德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启示在于它不仅为消解世界贫富分化带来的不公平、不正义问题提供了借鉴,也担负着辨析当代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使命,其展现的对人类发展的正义关切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路向。  相似文献   

5.
杨萍  李伟 《桂海论丛》2012,(3):50-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真正发挥它价值引领的作用,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中要认识、研究和遵循它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中的特点:提高信息传导效率,在“知”上下功夫;促进情感认同,在“信”上下功夫;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在“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民主党派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活动。民主党派成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的浪潮中,是否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价值认同,并实现知行统一,是“学与行”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广大的民主党派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认同,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变成民主党派成员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价值认同必须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从文化认同危机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困境、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文化认同的方向探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在当前这个价值多元、社会嬗变加剧的时代,正义的价值及其实现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尹世尤  彭莉 《湖湘论坛》2011,24(3):40-42
民族凝聚力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认同力。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通过抓主流、树典型、重教育等价值引导,整合多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问题,对于认同是否理性的看法不同决定了构建认同机制的思路不同。基于理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建设基本思路为,从利益认同走向制度认同最终形成价值认同。具体体现为三个层次:实现利益代表,巩固核心价值认同的经济基础;扩大政治参与,创造核心价值认同的制度前提;化解文化风险,营造核心价值认同的理智氛围。  相似文献   

11.
黄静  季明博 《求索》2010,(7):50-52
本文从动力机理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分为理论导向力、目标指引力、思想推动力和行为规范力四种力量,并分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着重分析了各种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动力机制DAPC—I模型,以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责任。按照民进十二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民进全会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学习型参政党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务求实效,切实推进全会的政治道路认同、奋斗目标认同、文化价值认同。新的形势下,民进全会要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进政治交接的重要途径,把"同心"思想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明主题。  相似文献   

13.
于丽娜 《长白学刊》2010,(2):158-16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构建不仅是要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精神,还要从完善公平秩序的目的出发,通过制度创新,培育能够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真正实现的有效的和谐文化机制,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及核心价值视为自身内在需求和追求目标……完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全过程。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面临价值取向多元化、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基于不同利益基础上的多元价值观易引发价值冲突,导致出现价值认同危机。消解价值认同危机需要实现当代中国价值认同建构,使得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价值认同建构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遵循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价值内化之路,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从"宏大叙事"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语言,从而更易被社会普通民众接受并践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我国正迈向多元差异性社会,这使得利益格局发生分化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很难再保持一元性和单一性,维持社会统一和稳定的共识规范特别是正义价值规范遭遇危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差异性社会,这种社会也受差异正义的规范和调节,而对正义的共识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关节点,没有对正义的共识,或者说调节人们活动领域的正义是分化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实践和价值观念等就很难整合在一起,就很难达到团结、协调.要使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和长治久安,必须在基本的正义制度和规则上形成共识,因此,正义共识就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纽带.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调查就1711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存在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差异.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确立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教育、创新价值教育途径、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以及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等.  相似文献   

18.
张全峰 《传承》2014,(7):68-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表达体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用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致力于其"自身建构"与"社会认同",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周婷  ;程样国 《求索》2008,(9):64-66
“抗震救灾”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生活全过程,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必要支撑。“全过程融入”的要求是,必须在时间意义上一以贯之地融入,在内容和环节上全方位地融入,在效果意义上务求实效地融入。“全过程融入”的途径是,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化,要构造科学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一体化分程教育体系,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福利渗透系统。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制度共同塑造着社会主体的自由和秩序,在道德建设中加强制度认同,从而确保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行.只有将道德建设和制度认同统一整合起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树立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意识,在制度规则中体现优良的传统美德,在道德自律、自觉和自由中升华制度的正义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