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周航  刘广源 《传承》2011,(5):86-87
时下,网络"微博"是流行于网民中一个时尚热门的交流平台,它以文字简洁、传播及时、互动性强而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从2010年2月起,我国各级公安部门紧跟时代的步伐,相继开通了官方的警务微博,搭建起警民互动平台与网民们共织"围脖"。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5,(8)
<正>前不久,一网友微博质疑某县警车私用。想不到当地公安局官方微博却"神回复":"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此言论迅速引起争议。面对舆论监督,当地公安局承认微博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微博发布审核存在漏洞等问题,并表示今后将严格微博发布审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再次向大家致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态度还算诚恳,网民也可接受,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微博"神回复"不满网民"找茬",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公共话题。从微博管理员的话语潜台词来  相似文献   

3.
剌啸媛 《传承》2012,(12):94-95
网络民意成为新时期大众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而"微博"作为网络应用中的佼佼者,由于其发布信息门槛低、简单易操作和即时性的特点备受广大网民关注。"微博问政"更是成为时下流行的表达民意的直接平台,自媒体时代的行政官员和广大网民的伦理道德问题逐步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大》2012,(5):71
4月初,有网友曝光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专设"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商丘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微博商丘"回复网民质疑时表示,"宁陵县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办公室是一个临时机构,工作人员是由宁陵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工作人员兼任,并没有增加人员编制。"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大》2012,(11):71
政务微博正成为官民沟通、良性互动的新平台。仅10月6日,广州市公安局的"广州公安"共发出191条微博,24小时不间断更新交通状况。在这一天,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成都和广州等7地政府新闻办和公安局的12家官方微博平均发布28.5条微博,其粉丝总量达到2439万,远远超过当地党报的发行量。网民"燕鸣湖畔":形形色色的官方微博,引来网友围观、热议的同时,为何会褒贬不一?归根到底在于官方微博应对网络处置舆情的态度。秉持公正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6.
<正>近段时间以来,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因"斗智"央视主持人董倩而迅速走红。50多分钟的视频在微博上已经被转发近10万次,评论更是不计其数。有网民冠以"给力局长"、"明星局长"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在网上走热,不少政府职能部门也纷纷开出了政务微博,政务微博也逐渐成为新的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据统计,仅2012年上半年,在新浪微博一家,经认证的各级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达45021家,较去年年底增长近150%,可谓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与此对应的另一项调查则显示,有近半数网民认为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形式主义过重。有专家毫不客气地表示,部分政务微博"官样十足""官话连篇",有的甚至关闭评论功能,使群众有  相似文献   

8.
柳滨 《协商论坛》2013,(5):38-41
百度在今年年初发布了2012年度搜索风云榜,榜单中不乏"中国好声音"、"丝"这样的社会文化热词和网民用语,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围绕惩治腐败的相关话题也成为今年网民搜索的关键词。去年政务微博"遍地开花",被称作是政务微博的元年。而今年,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主色  相似文献   

9.
微博重塑“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浩 《传承》2011,(7):71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互联网平台上的新型社会交际工具。在信息发布、舆论监督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期待社会文明进步的人,都有爱护这一工具的义务,绝无滥用它的权利。试想,如果微博上充斥着“若小安”之类的谎言和谣言,那它的公信力势必一落千丈,势必授人以柄。让那些反对网络舆论监督的人有了口实。亿万网民齐心协力创造的微博语境就可能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1.
<正>缘起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讨论,最早始于2012年的10月,一位网民在微博上将长期以来"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现象,总结为"中国式过马路"。微博同时还配发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过马路的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还有卖水果的三轮车等。  相似文献   

12.
赵伯艳 《电子政务》2011,(11):23-30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和后续处理过程中,微博平台成为网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相互交流、发泄情绪、反映情况、举报问题、政策建言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微博平台进而成为舆情"风向标"和官民沟通的便捷媒介。政府应因势利导地利用微博发布信息,进行政务公开,建立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加强对微博舆情的关注,并予以积极回应。为此,政府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13.
"官博"要想受到欢迎,关键要放下身段,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坚持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感,变成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感,主动融入社会,回应网友关切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近两三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不断利用网络与民众沟通交流,听取民意。特别是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发展已趋向成熟,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每每突发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及时跟进,并与网友互动、释疑,起  相似文献   

14.
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培育社会信任。建立信任既要畅通信息交流,满足网民的知情权利;也要表现真诚态度,赢得网民的情感共鸣2013年1月7日晚,记者暗访长沙救助站遭遇"围殴",迅速引发舆论风暴。虽然事件真相仍待调查,但网络舆论却先行审判。特别是微博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尽管长沙救助管理站等方面不断澄清解释,但官方声音很快就湮没在喧嚣嘈杂的声讨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三月,北京,全国"两会"。"两会"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推出的"两会"特别报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国梦"作为主题词;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上,"中国梦"话题也吸引了数百万网民参与。"中国梦"成为引人注目的热词。何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微博不是2010年才在互联网上诞生,但这一互联网工具在过去的一年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影响又是如此深刻。网民通过微博围观再加上媒体的参与,使一起起原本马上会湮灭的公共事件,完全暴露在网络上,部分改变了某些公共事件的进程。于是,我们乐观地说,“围观改变中国、”但这样的口号又是如此熟悉,  相似文献   

17.
6月7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县委宣传部向媒体传来《关于“成县卫生计生局官方微博”引发网络舆情的情况说明》,就此前成县卫计局官方微博与网民“掐架”一事作出回应.回应称,成县卫生计生局官方微博管理员言辞过激,已对成县卫生计生局提出批评,对该微博管理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或新的媒介形式,会产生新信息,制造新事件,形塑新内容,蕴含新标准。通过对微博的形式、微博的内容以及"微博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微博"一对多"的平台最为彻底,有助于建立起相互讨论乃至共同行动的新型共同体(社区);微博的主帖与跟帖的互动性,较之传统媒体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尽管其中不免有表演的痕迹,但是核心人物的倡导与示范,大量网民的跟进、配合与信息传递,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集体行动模式。微博蕴含了改变信息甚至改变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巨大力量,其"魔力"能否被驾驭,并被导向道德反思、社会建设与社会创新,这是在新的媒介形式和信息传播环境下亟待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沈浩 《传承》2011,(3):71-71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度传播,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杨涛 《人民政坛》2011,(3):28-29
据报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仅开博10余天,就吸引57万多名网民。截至2月8日,已经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已经被顺利解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