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沿海地区与日军南进军事基地台湾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控制海上交通线,日军几度入侵福建沿海。福建沿海军民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奋起武装抗日,谱写了民族解放的一曲曲正气之歌。  相似文献   

2.
统筹沿海与山区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福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区域和谐的角度,利用统计数据详细分析了福建沿海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沿海与山区发展,构建和谐福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漳州地处东南沿海、海峡西岸,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随着国家海峡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没有听信苏联顾问告的黑状,仍让叶飞担任党政军一肩挑的“封疆大吏” 新中国成立后,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成了最前线。建设和巩固福建海防,不仅是福建的事,也是全国防务的大事,关系到共和国的安全。1952年11月底,福建省委召开海防工作会议,主持福建党政军工作的叶飞就当前沿海对敌斗争形势和特点作报告,提出福建军民的基本任务,确定把海防工作作为沿海的中心任务、全省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年12月,蒋介石为了配合美军的朝鲜作战,拟从台湾、金门调动一部兵力(据报1个军)进攻福建岛屿,并妄图攻占二三个县。中央要求福建军区不要依赖任何  相似文献   

5.
1955年4月13日,国家公安机关发现我国东南沿海有一个异常电波,经过反复观测,确定这个电波来自福建沿海,于是中央军委、公安部下令福建有关部门注意观测。福建省军区和公安厅领导十分重  相似文献   

6.
(一) 1955年初,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为保证我军顺利解放福建沿海岛屿,彻底改善台湾海峡正面闽粤沿海的海上交通运输状况,国家决定进行鹰—厦铁路和福建沿海机场的建设。这是两项对军事和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上海海运局动用了几乎所有可以动用的船只,还动员组织了一批私人货轮参加运输。一时间,从上海到福州的海上航线,舳舻相接,桅影相连,船队昼夜不停,抢运物资南下。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66-66
福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和创建地之一,也是建党和建军伟大纲领的诞生地。新中国成立后,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海防前线的福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党和国家对福建的双拥工作给予了更多关注。地方政府和各阶层群众也十分重视,使得福建的双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海军与福建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达二千三百多公里,大小一千多个岛屿,形成了许多天然的良港,有福州、厦门、泉州等重要港口城市。因而自清末到民国,在福建沿海设立了许多重要的海军基地,和不少旨在发展海军的学校,一时福建的海军人材倍出,自成体系,势强力大,在中国海军中占具独特的地位。从一八六  相似文献   

9.
<正>祖国东南沿海有一个美丽岛屿——东山岛,它是福建的第二大岛,是闽粤海上的交通咽喉,是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1953年7月16日至17日,蒋介石妄图"东山"再起,投入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等1.3万余人进攻东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濒临东海,大陆海岸线长达3300公里。福建面对台湾,日本自从强占台湾以后,一直视福建为其势力范围,除在福建沿海各地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外,更派遣大批日籍浪人(其中大多为日籍台湾人)在厦门、福州等地从事破坏和渗透活动,刺探情报,扰乱社会。早在抗战爆发前,日本政府在《对华作战的设想》中就称:"为保卫台湾并依据不割让福建条约之精神,必要时使用约一个师团的兵力,以主力占领福州,一部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时期,闽中沿海地区曾两次沦陷。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闽中特委坚决果断卓有成效地组织领导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挫败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日军,赢得了震惊八闽的战绩,堪称福建沿海当之无愧的抗日先锋。本文主要记述闽中特委组织领导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过程,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对,长期处于海防前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仅在福建留下了大量"政治土匪",国民党军队还经常利用其海军、空军封锁并袭扰福建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以此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福建的海防地位更加凸显。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福建人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捕鱼,一边战斗",  相似文献   

13.
鹰厦铁路,屹立在海峡西岸的一座历史丰碑! 50年前,福建军民共同修建的鹰厦铁路,举世瞩目,光芒四射,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0世纪50年代初期,福建是全国沿海经济发展较缓慢的省份之一,交通尤其落后,没有一寸铁路。“羊肠鼠道赚食难,山中有宝难出山”,这便是当时福建交通不便状况的真实写照。没有铁路,已严重束缚了福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建国初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省人民期盼能很快解决福建  相似文献   

14.
福建,祖国东南沿海璀璨的明珠。 福建,在中国革命史诗般的进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福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福建从事过建党、建军的革命实践,为建立新  相似文献   

15.
抗习战争时期,日军侵占福建沿海,战火烧遍八闽大地。中共福建地方组织以民族利益为重,坚定不移地高举抗日的旗帜,领导发动了福建的抗日游击战争,成为福建抗战的中流砥柱。其组建的沿海地区抗日武装,在艰难的反顽斗争的险恶处境下,坚持英勇战斗在对敌第一线,取得了福建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全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追击阶段后,十兵团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进军福建。这是我军对防守在福建境内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重要城市及其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进行攻击作战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井取得辉煌胜利,在我军作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48年来,十兵团福建军区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60年代起,福建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在各地就此起彼伏,把社会各阶级、阶层都卷了进去,形成自发、广泛地反对西方列强对我国侵略的斗争。一天主教在明朝末年就传入福建,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廷曾明令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活动。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前也派传教士到福建沿海活动。英国传教士郭士立乘“阿美士德”号商船,以“游历”为名,窜入厦门、福州等地,搜集沿海的地形、军备、风土民情等情报,为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和掠夺在华利益出谋划策(参见郭士立:《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第二、三章)。  相似文献   

18.
汇集力量 共促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战工作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国统战工作中独具特点和优势,如何将这些特点和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是福建统战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统战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当地实际出发,凝聚发展力量。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0-20
1949年解放时,据估计,福建境内约有土匪5万余人。随着福建各地的陆续解放,又有大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和地方反革命分子上山加入土匪的队伍。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把福建境内的土匪统一组织,番号为“福建游击军区”。由驻金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琏兼任司令,黄炳炎为副司令;沿海“海上保安”系统改为“海上突击军”.  相似文献   

20.
从1922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民国中央海军(闽系)以舰队为依托,以海军陆战队为主力,在福建沿海一带形成强大的武装集团,先后割据福建沿海地区达十余年之久.本文所述事实可以看作是旧中国军阀割据地方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