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党史》2005,(4):F0002-F0002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7月7日至13日,《纪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60周年展览》在澳门博物馆展出。展览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州市委、中山市委、佛山市委,番禺区委党史研究室,广州市文化局,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60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回顾珠江纵队的光荣历程及其重要历史贡献,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对珠江纵队的老游击战士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弘扬珠江纵队的革命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年1月15日,是珠江纵队成立60周年纪念日。在珠江纵队成立6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珠江纵队成立60周年展览暨珠江纵队老战士书画展,以此隆重纪念和大力宣传珠江纵队的历史功绩。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  相似文献   

4.
正当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今天,来自全国各地五百多名韩纵老战士,汇聚汕头市,在这片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热土上,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纪念和大力宣传韩江纵队的历史功绩,意义十分重大。在座的各位老同志,都亲身参加了那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抗日战争,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15日,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宣告成立60周年的日子。作为亲历了这一庄严历史的93岁老人,我回首过去,瞻望未来,满怀欣慰和自豪,对祖国的美好前程, 充满信心。珠江纵队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珠江三角洲人民进行长期抗日武装斗争的结果。早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刘子健:新年致读者第1期第l页刘子健:为央视《永远的丰碑》栏目叫好第2期第1页王宋斌:老区人民永远和党心连心第3期第l页游慧冰:从“天下第一村”的支部书记吴仁宝说起第4期第1页胡锦涛: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第5期第1页陈永红:浅谈弘扬长征精神第6期第1页纪念邓发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云浮市委员会:为人民播撒幸福种子的共产党人—纪念邓发同志诞辰100周年第2期第4页纪念王首道同志诞辰100周年孙铁钟:王首道情系广东第3期第18页庆祝建党85周年盛三大会址纪念馆落成专栏张德江:继承…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丁晋清:让我们与时代同行 第1期第1页刘子健:“在知人,在安民” 第2期第1页路 剑:不妨读一读王充的《论衡》第3期第1页彭建新:光辉的历程,胜利的道路 第4期第1页胡锦涛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指示 第5期第1页刘子健:沉淀的历史与历史的沉淀 第6期第1页纪念建党80周年黄丽满:党的光辉照广东 第4期第4页陈弘君:《党的光辉照广乐》展览的内容与特点 第4期第6页郑 群:鉴今育人 开创未来 第4期第8页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我省党史系统纪念 建党80周年活动综述 第4期第9页万庆良:跟随党走进新时代 第4车期第…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05,(17):22
●9月3日,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国所有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日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章名.  相似文献   

9.
东北反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东北反日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对正确认识东北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历史,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江泽民总书记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信第1期第1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给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的信第2期第1页陈弘君:广东人民的历史使命——从纪念五四和我大使馆被炸说起第3期第1页叶文益:燃旺信念之火第4期第1页李白云:世纪梦圆燕归来第6期第1页本刊特稿胡绳:新年寄语——给《广东党史》编辑部第1期第4页胡绳:韶关纪行(诗H首)第1期第5页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抗战胜利初“东纵”与英军在香港谈判情况说明第2期第12页本刊讯:中共中央同意恢复谢育才同志一段党籍党龄第3期第6页刘田夫、梁威林等八位老同志联…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胡锦涛同志谈艰苦奋斗第1期第1页孙英:党史工作要与时俱进第2期第1页江泽民:认真地读一点历史第3期第1页胡锦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 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4期第1页邓小平论学习中共党史第5期第1页曾庆红同志沦党史工作第6期第1页学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在广东陈俊凤: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 十三年党史征研工作第1期第4页张江明:发展民营经济与个面建设 小康社会第1期第7页杨汉卿:蓬勃发展的广东民营经济第2期第4页林子英: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2期第9页陈弘君卢荻王涛:广东与“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本刊第8期推出主题策划:“中流砥柱·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旨在与读者一起追忆往昔,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王直将军。这位已90高龄的抗战老兵,仍不减当年的抗日风采。他十分高兴地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纪念胜利,永远不要忘记那段伟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欧初 《广东党史》2010,(2):39-41
粤中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转战于粤中地区的人民军队,是华南地区7支游击纵队之一。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粤中纵队成立60周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成立60周年,200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粤中纵队分会发来慰问信,"真诚希望老战士、老同志们发扬革命传统,继续关注和支持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展示粤中纵队的历史贡献和光辉历程,现刊发欧初同志撰写的专稿《一心忠赤山河见》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开幕仪式,回顾粤中纵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重大的历史贡献,深切缅怀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对粤中纵队纪念馆的落成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 粤中纵队的前身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抗日战争期间,在  相似文献   

16.
<正>70年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条"深中通道",这条通道的起点大致为中山南朗崖口,终点为宝安县的黄田、南头、燕川等地。70年前,珠江纵队数百名指战员依靠简陋的机帆船成功地完成了从中山至宝安的战略转移,到达东江抗日根据地。这次转移对保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珠三角人民抗日武装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历史的指针拨回到70年前。1945年1月15日,我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地区建立的重要武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简称"珠纵")在中山公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湖南9月上旬举行了三场大型纪念活动。9月1日在湖南大剧院举办大型交响乐合唱《黄河颂》音乐会;9月3日下午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暨纪念章发放仪式,省领导与省会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日将领或遗属代表座谈,学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85年第4期关于抗战的几个问题 《党史研究》85年第1期中国史学界对抗战史研究有新进展 《缭望》85年第36期胡乔木在纪念抗战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85年8月30日宦乡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有争议的问题 《世界知识》85年第17期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史研究》85年第4期《红旗》85年第17期 《社会科学》85年第9期《历史研究》85年第4期论中国抗日战场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研究》85年第3期论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 《毛泽…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特搜集了一组抗日爱国佳联,思一思先烈的事迹和洋溢爱国之情的佳联,定会从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抗日战争初期,全国人民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径无比愤慨。广东潮阳县有一家理发店则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此联言简意赅,态度明朗,既切合理发之行业的特点,同时又能唤起国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本刊第8期推出主题策划:“中流砥柱&#183;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旨在与读者一起追忆往昔.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