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1年-2000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对解决青少年违犯罪问题历来是十分重视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总结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治理的战略方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论及的社区是指青少年日常生活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在一定或特定区域,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紧密联系的社会区域,如农村的村,城市的街道。社区预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中外各国致力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区建设相应得到加强,它在为维护社区治安,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蔓延之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其潜能还有待挖掘,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要讲究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从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构成中发现,贫困家庭中的残疾青少年、父母双下岗的子女、违法犯罪父母的子女、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流浪儿童等“弱势群体”,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或后备军,应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重点预防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入手,对大学生犯罪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不良交际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际交往: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交往,人类社会的任何个体,无论其性别、年龄和个性特点等多么不同,都需要与人交往。人们通过交往,既可以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和知识,又相互交换其活动及其活动成果,还可以对其交往对象的行为、思想等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人们通过交往,既可以使自己在物质方面和自尊、成就等精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犯罪整体现象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所以,预防该群体的犯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既具有青少年犯罪的某些共性,同时又具有流动人口犯罪的某些特性,是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该种群体的一种折射。因此,预防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犯罪,必须要从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特点和犯罪规律着眼,建立以服务、管理、预防为一体的预防犯罪格局。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主要原因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导致一些青少年价值观念异化,西部经济落后,居住环境恶劣、社会的影响较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西部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以及如何治理西部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探析青少年的特点与成因。指了青少年犯罪具有数量大、低龄化、团伙化、暴力性、突发性的特点。女性犯罪、性犯罪、电脑网络在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在校学生犯罪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新的犯罪群体--“二世祖”。家庭的负面影响、精神污染和毒品的祸害是青少年犯罪的三大主因。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成因中的个体因素及预防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地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是侵财型犯罪,犯罪主体主要是闲散青少年,团伙犯罪较多,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结合地区治安状况差,不健康影视文化泛滥,贫富差距扩大等。为此应该增强打击犯罪力度,改善地区社会环境,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据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观看枪击等暴力血腥场面会使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提高一倍,暴力行为也会像疾病一样可以在人群中传染。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14.
15.
家庭变迁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犯罪行为却有增无减,并出现了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恶性化的特征和趋势。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尽快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本文试图运用帕森斯的社会发展和变迁原理来解释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并提出加快教育发展以使社会维模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协调发展等粗浅的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预防青少年犯罪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犯罪行为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些行为阻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原因,该现象的出现同中国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反制教育匮乏是分不开的。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建设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至2002年,日本校园暴力案件增加了5倍,增至29300起。这使《每日新闻》警告说,日本校园就要变成"战场"。暴力的低龄化现象尤其突出。2003年,14岁以下少年的暴力犯罪比一年前增加了47%。一项研究发现,多达30%的中学生每月至少经历一次暴怒。2001年,  相似文献   

20.
激情犯罪是犯罪嫌疑人在情绪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突发性的暴力犯罪。在当前青少年刑事犯罪中激情犯罪所占比例大,造成的后果严重,本文分析了激情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主体特点及预防对策,目的是强调对于青少年激情犯罪,从根源上预防比发案后单纯打击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