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姬 《新民周刊》2012,(38):36-37
那时上海大众德方负责人以巴西大众为例鼓动大家,信誓旦旦地说:"10年后,每个工人都买得起轿车!"52岁的徐志荣喜欢把普桑称为"老桑",作为第一批参与桑塔纳轿车组装的上海工人,徐师傅对桑塔纳的感情特别深。他永远记得29年前第一次见到桑塔纳时的感觉:德国车就是细腻。如今各式轿车在中国马路上随处可见,在汽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乔治·桑颇具名气,然而针对她的专题研究却不多见,绝大多数是介绍文字,在此,笔者仍想做点基础工作,从法国整体文学为视点,取乔治·桑鲜为人知文学轶事与生活小事,回答一个问题:乔治·桑奇在何处?首先,从名字说起。孔子大讲正名,福科也津津东道于名与物的关联,可见,名与实具有某种值得关注的映合关系。乔治·桑,原名AuroreDupin,此外还有两个prénom,Amantine,Lucile.创作伊始,用本名。1830年遇见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家JulesSandeau,合作发表了RoseetBlancne,随后,借用Sandeau之首音Sand,取了笔名GeorgesSand,籍此乔治·桑发表小说…  相似文献   

3.
陈序经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大师.他不仅学识渊博,涉猎深广,而且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他主张搞学术要有"优容雅量","建一流大学就是抓名教授".其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在我国20世纪高等教育史上是一笔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暨南大学在广州的重建工作,并出任校长一职.陈序经先生对暨南大学的重建与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华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月,马來亚總理东姑·阿卜杜勒·拉赫曼赴新加坡作了一次經常性的訪問。他表面上說是去玩高爾夫球,可是实际上却是为着外交上的商談。他还乘机对这个都市作了多次亲切的評論。但人們对于他在5月27日在新加坡接待外国记者的招待会上關于:馬來亚、新加坡以及英属北婆罗洲、文萊和沙捞越,应該联合在一起組成一个“大馬來西亚”的建議,却沒有給予足够的重視。这个主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夙愿,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和方案;他准确揭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战略部署和价值遵循等科学内涵;他科学指明全面建...  相似文献   

6.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0):46-47
我建"西辛庄市"就是圆了农民的"城市梦",农民想当市民,想享受城市的生活啊!在民生医院他的办公室内,李连成脱掉拖鞋,盘坐在沙发上。每当说得兴起时,李连成总会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配合着身体的动作,比划着手势。他还会不时问一下记者,是否听懂了他带着浓重濮阳口音的普通话。采访中,李连成声音震屋、态度诚恳,努力地解释着他心中...  相似文献   

7.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26):58-61
不同的时代,为所谓的"伟大建筑"赋予不同的内涵,设计师笔下的图纸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幢幢高楼,更是其所在时代的价值观。2010年,当刚刚竣工的迪拜塔以压倒性的高度,战胜台湾101大楼,成为世界第一高楼时,828米注定成为了建筑界赶超的新标尺。2012年6月5日,长沙市望城区政府与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可建...  相似文献   

8.
……他(指莫里亚克)有一天写道:小说家与他的创造物的关系有如上帝与他的创造物(注:即人类)的关系那样,而他所有的写作技巧的奇特之处,可以解释为他是以上帝的身分在对待他的人物的:上帝看得见内部和外部,灵魂深处和肉体,上帝同时看得见一切。同样,莫里亚克先生对于涉及他的小天地里的一切无所不知;他对于他的人物所作的安排都是不可置疑的;他解释他们,将他们分类,并无可挽回地给他们判决。如果有人问他:“您从哪儿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负责处理公共住屋的兴建、管理和城市重建的权力机构是建屋发展局(以下简称建屋局)。它是根据一九五九年上台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所制订的建屋发展法案第二七一章,于一九六○年二月一日成立的。它是一个法定的权力机构,直属国家发展部领导。主要任务是:1.拟定和执行提议、策划和工程计划,以便:(一) 进行建造、  相似文献   

10.
乔治·桑的浪漫主义文学观散见于她的回忆录、日记、通信、甚至小说中,而她晚年时跟福楼拜关于文学问题的通信,尤其集中地体现了她的浪漫主义文学观点,极富乔治·桑的个人素质。她的文学观点也大大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下面拟就她和福楼拜关于文学观点的争论为线索,结合她的文学创作实践和其他有关文学问题的言论,对她的浪漫主义文学观点作一粗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民间大使”崔荣哲提起青岛茶山人造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荣哲,确实有些不同凡响。早在中韩建交之前,他就和少数几位韩国企业家到青岛,投资建起山东最初几家韩资企业。在青岛贸促会支持下,他的公司迅速发展起来。1991年投产时,当年就出口140万美元,第二年达...  相似文献   

12.
俾斯麦与曾国藩之试比较叶隽俾斯麦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实际创始人,史称“铁血宰相”(EisenundBlut),他在欧洲革命浪潮峰起,普鲁士王国统治摇摇欲坠时,挺身而出,受命于危难之际,就职于败亡之刻,挽狂澜于既倒,建殊勋于瞬间,成为非但德国历史,而且在...  相似文献   

13.
译者前记:本文译自廖建裕《华人少数民族的困境》(Dilema MinoritasTionghoa,英文原版題为Pribumi Indonesians,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A Study of Pereeption and Policies)一书的第二编第三章。这部专著正如王福涵博士在印尼文版序言中所说,主要是立足于政治基础上考察与分析印尼华人  相似文献   

14.
王希 《美国研究》2020,34(1):122-140,M0006
本文以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的里程碑学术创作为基点,结合"新美国史学"的演进,对方纳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进行深度梳理和分析,注重讨论方纳的学术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包括美国社会与美国历史学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现在20世纪60年代变革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历史学家如何借鉴多重史学传统,来发掘"可用的过去",创造"新美国史学",重新解读美国历史,为一个多元化的美国建构一种新的集体性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15.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2,(28):34-39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到国家,小到社区,莫不如此……这次“返场”,65岁的全国劳模杨兆顺被居民称为“神兵天降”。从3月18日到6月1日上海解除封控,他带领团队,转战支援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雪松苑、阳光建华城第一及第二居民区、联星丽景苑等5个社区。  相似文献   

16.
罗兰·巴尔特的《明室:摄影札记》一直被学界视为探讨摄影的当代经典文本之一。然而,不同于以图像修辞学或以媒介符号学为主导的影像批评理论,巴尔特在《明室》中将论述逻辑建基于对摄影这一行为本质的探讨。通过将摄影的本质确立为“这个存在过”,巴尔特不仅就真实的维度对摄影进行了现象学还原,他还就其过去的维度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将欲望主体对不可企及的实在界的哀悼呈现为摄影的第一个刺点,同时,摄影的第二个刺点即时间的显现则提示了摄影对象作为此在自身的必死性。《明室》对于摄影本质的动态揭示所彰显的,正是巴尔特后期思想中的哲学转向,特别是他从法兰西学院时期开始就已渗透于其整个写作当中的现象学-存在论立场,巴尔特的写作理论特别是“中性写作”观念的形成与这一哲学立场的确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种花与读书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0):59-59
每次见梁振英,都会与他谈耕耘,听他说"花道"。梁振英喜欢爬山、游泳,也喜欢栽花种菜。在香港政坛,谁都知道他是"花痴",惜花爱草,休息日爱在家的院子里"拈花惹草"。梁振英说:"昨天我还忙里偷闲花了十分钟下种子。"问他,播了什么种?梁振英说:"一种菊花,英文叫cosmos,中文叫波斯菊。我种花经常有一些惊喜,波斯菊品种很...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按资金来源划分的住宅建设形式有:国家投资建的,住宅建设合作社建的,集体农庄建的,国营企事业单位职工、集体农庄庄员和农业干部自建的。国家投资中,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和国营企事业单位从留成基金中提出的住宅建造费用。譬如,从1965年以来,凡实行新经济体制的国营企事业单位都有一项“社会文化设施和住宅建设基金”;未实行新体制的单位则可以从超计划利润中提取30%的金额作为住宅建设资金。除城市和城镇的住宅外,国营农业企业,如农场、牧场、林场等等的职工住房,亦由国家投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整个历史中,列宁格勒党的领导人一直试图利用该市强大的政治机器作为向全国性领导岗位上晋级的跳板。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列宁格勒人象罗曼诺夫现在那样如此接近国家权力的顶峰。尽管罗曼诺夫的成就大部分是他个人的,但他的上升可能标志着列宁格勒衰落的命运有一次戏剧性的转变。从1703年建市以来直到1918年为止,列宁格勒被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称之为该国社会生活的“活动中心”。但是,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将政府由该市迁往莫斯科,并由该  相似文献   

20.
练莹 《法国研究》2014,(3):46-51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自称是另一位法国作家亨利·米修的忠实读者,并一直非常鲜明地表达对他的尊敬与仰慕。法国文学批评界也把他称为"米修的儿子"。本文旨在阐释当代法国文坛中这对"父"与"子"关系脉络中的两个思想焦点:孤独的形态与语言的理想,进而呈现具有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的勒克莱齐奥是如何循着米修的脚步,来开启他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