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有一个朋友从香港到华盛顿,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少数民族记者大会。照理说,这在美国只能算是一个非主流的事件,但前几天,这个朋友在纽约时跟我说,这个大会的参加者有7000多人,布什、克里、鲍威尔都去讲话了,很客气。我很吃  相似文献   

2.
12月10日《华盛顿邮报》社论以《布什先生的叩头》为题,来评论前一天布什在国际电视摄影机面前发表对陈水扁的警告。北京向华盛顿施压而华盛顿“叩头”屈服,这就是《华盛顿邮报》社论所显示的当前中美关系状况的重要现象。该社论也对布什让步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是“在大选年避免另一个外交危机”。这一分析是中肯的。社论又补了一句:“可是为了避免自己头疼,他(布什)又一次显示出他忠实于美国政策原则而做出保卫自由的保证是有伸缩性的。”目前全球三大国际冲突热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印度与巴基斯坦以及台湾海峡两  相似文献   

3.
新闻眼世界     
《南风窗》2008,(2):9-9
踊脚布什紧盯伊朗鉴于窝在华盛顿与国会缠斗于事无补,美国总统布什1月8日以任内首度出访以色列,拉开了他中东"6天7国行"及2008"国际公关年"的序幕。尽管他此行广泛涉足约旦河西岸、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地,并声称要把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提上日程,但其实最主要目的乃是听取以色列对于伊朗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向海湾国家阐述美国对此的  相似文献   

4.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曝光后,世界震惊,人称之为"虐囚门".自从美国"水门事件"之后,世界公众舆论给这个"门"字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含义,专门指政府高层的"政治丑闻".当年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只不过涉及共和、民主两党的争斗,而现今,布什遭遇到的"门"则要广远得多,并且涉及到世界注目的伊拉克战争.布什尚未摆脱"情报门"的干系,现在又进入了"虐囚门".重门复重门.布什能否走得出来,我们还要等着看.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白宫举行会晤。这已是布什第五次会见中国高层领导人,布什本人也曾两次访问北京,这些都显而易见地证明中国在美国政策中占据重要位置。 华盛顿十分清楚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日益上升的作用,并为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则支持美国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北京向阿富汗提供了1.5亿美元的援助,支持通过安理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30年来我一直在战争的前线,在争取公平和美国主流价值斗争的前线。现在,在2004年,我发誓我们要说出发生在美国的事情的真相,我们将为找回美国的未来和希望而战斗。"3月2日,当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站在首都华盛顿的一个广场上,向他的支持者发表这样的演讲,并且赢得一阵又一阵欢呼的时候,他的笑容看起来是很真实的。他有充分的理由在这个时候短暂地享受一下胜利。  相似文献   

7.
美军为武力介入台海做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囤兵关岛,扩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新岛链战略遏制中国今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白宫会见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时,再度重申了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立场。布什说,我理解台湾问题的敏感性,我在台湾问题上是坚定的和言而有信的,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相似文献   

8.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4,(8)
超级鹰派,飞临东亚一向低调的美副总统迪克·切尼最近饱受批评:前总统尼克松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说他"秉性阴险诡秘",隐藏在幕后发号施令,"试图让时光倒流,重新回到总统如帝王的时代";而前白宫反恐顾问理查德·克拉克在夸他沉着冷静的同时,也说他极端保守,笃信美国能独自解决伊拉克问题,却未能认识到基地组织对美国的威胁更加严重。不过迪安等人也意识到:布什并不愚蠢,而是无知,并且包装痕迹非常明显。谁在包装布什?白宫一帮人,切尼隐藏最深。众所周知,布什就任前总共只去过两次外国,对世界局势没什么了解,也不是一个战略思想家。而切尼却多次在白宫担任不同职务,还当过国防部长,手下有10多名外交政策顾问。更重要的是,布什信任和  相似文献   

9.
布什上台执政一年多来,逐渐形成了新的一套战略构想和理念,深深地打上了布什的印记,人称"布什主义".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布什主义"将给这个本来已经动荡的世界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单边主义·倒萨战争·美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什么无视世界和平力量反战的呼声甚至无视盟友的立场决意要打响倒萨战争?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2003年国情咨文时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布什国情咨文的大部分篇幅是阐述美国国内经济和伊拉克危机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南风窗》2004,(18)
让我这么说,共和党不是这里唯一想要另外4年的人。--因胸痛和呼吸急促住进纽约一家医院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开玩笑说他想要"另外4年"的生命。而在克里看来,已承诺将到各战场州为自己"站台"助选的克林顿现在住院,无异于临阵脱逃。当美国需要自卫的时候,克里却想让巴黎来做决定。我想让布什做决定。--民主党"叛徒"、参议员米勒呼吁选民不要投票给克里。这位克里的同事说,20年的投票记录足以让人看清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P.12据美国《华盛顿时报》5月11日报道,近日,美国最新建成的超级核动力航母“里根”号经过连续四天的处女航行后安全返回位于纽波特纽斯港的造船厂。它将是除“布什”号以外的美国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布什胜出,这件事对美国,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布什连任,共和党在参众两院获得优势,加上布什新班子的组成,它所发出的信号是:未来四年,无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领域,布什将按照自己的理念,信心十足地大步前进,保守主义倾向在美国将进一步加强,这无疑是观察今后四年美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虽然美国对伊开战已进入倒计时,只要布什一声令下,美国的导弹随时都会扑向伊拉克。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给和平一次机会”的努力。世界反战的声浪正与美国紧锣密鼓的备战在同步进行。顺着太阳升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7,(19):11-11
扑朔迷离的叙利亚核风波以色列9月6日对叙利亚的空袭,两周后终被在野党领袖内塔尼亚胡率先证实,英美媒体随后拼凑出空袭的全景。但新闻当事人之一、被控协助叙利亚建造核设施的朝鲜,则指责华盛顿鹰派造谣,目的是想破坏朝美在月底六方会谈上达成停战协议的机会。据报道,以色列情报机构几个月前就向美国通报了在叙利亚发现朝鲜专家和核材料的消息,布什当时要求有"铁证"。于是,以色列新任国防部长巴拉克指挥特种兵从叙北部的地下仓库窃得直接证据交给布什,从而取得美国的动武许可。以军随后推算空袭时间,并进行了多场预防战争爆发的演习。为防叙方怀疑,以总理奥尔默特在8月份大肆散布和  相似文献   

16.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20):9-10
10月1日,全国各族人民共庆建国56周年。据新华社中国文化节在美举行中国文化节10月1日晚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分别为中国文化节的举办致贺信,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活动有助于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中美两国的交流合作。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17.
推进"民主"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大大提升了推进民主的地位,特别是布什在第二任期内,更是将推进民主作为全球战略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美国推进民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推进民主要服从于美国总体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这就使得美国在推进民主时经常采用双重标准并且将推进民主作为贯彻总体对外政策的一张牌。美国推进民主战略客观上有助于民主政治在世界的扩展,但是却会对世界和平、地区稳定与安全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湾!石油!战争!1991年2月28日下午一时(北京时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终止海湾战斗。这次多国部队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战力,向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伊拉克开战,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话来说:既不是为了民主,也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请看,1月17日——华盛顿:布什总统授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香港:石油化工界人士称如“战火蔓延和扩大而令香港出现能源危机,中国内地石油会优先供港”,“市民无需忧虑。”合北:为了防止“石油不继”,台电公司的发电厂由油煤混烧改烧煤灰,广告霓虹灯夜9时提前关闭。世界经济的动力是能源。世界主要能源消费量的37%是石油。世  相似文献   

19.
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山发表了2006年度国情咨文,阐述了白宫在新一年中的内政和外交政策.这是布什第二任期以来发表的第二份国情咨文.在52分钟的演讲中,布什首先老调重谈外交领域"推广民主自由"的重要性,就是要在世界上"结束暴政,推进自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继续坚持并与恐怖主义斗争到底,使美国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身不善而怒人,不亦反乎?"意思是说,自身有过错却去怪罪别人,这不是搞反了吗?当今之世,身不善而怒人者不乏其人,美国总统布什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