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党史学界在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新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日开始长征。根据是:项英、陈毅、陈丕显等人的回忆。 第二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二日开始长征。根据是,张南生的《一个红军战士的日记》。《日记》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和回顾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发掘长征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10月20日,省委党校举办"信仰的力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讨暨教学科研一体化论坛"。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出席并发表讲话。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省党史学会会长姚文琦,西北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梁星亮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省委党校专职校务委员纪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1)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长征中以其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领导党和红军挽救了军事危局,引领了红军长征的正确方向,塑造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品格,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振平 《理论导刊》2006,(11):67-68
陕西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革命根据地处于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前沿位置;陕南商洛山区是红25军长征的途经地和转折点;陕南汉中、安康南部山区是红四方面军配合各路长征红军的转战地;陕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陕西与红军长征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正一、关于长征基本问题关于长征总体研究。学界对长征研究的意义与要求、成绩与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深化长征研究的建议。欧阳淞指出,长征是一个应该而且可以常议常新的大题目,是党史研究中一座巨大的富矿,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抢救性地发掘和征集新史料,坚持用全面系统的观点、唯物辩证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研究长征,不断推进学术创新。王健英分析了长征史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并结合原因分析提出了推进长征研究的六点建议。关于长征热点问题。近十年来人们对长征  相似文献   

6.
正信念与希望:国际知名人士的赞叹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并吸引了国际友好人士。尽管他们职业各异、身份不同,有的是传教士、有的是记者、有的是将军,但他们对于长征的看法却比较一致,赞叹和震惊是其总的基调。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者,瑞士传教士薄复礼为红军的壮举所折服。回国后,他用三个月的时间,把他与红六军团560天的经历写成书―《抑制的手》。当红二、红六军团尚在长征途中时,薄复礼的《抑制的手》已在英国伦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2)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红军长征具体地呈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红军长征是教条主义错误的试金石和初步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试验场;红军长征充分实践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红军长征开始独立自主地纠正"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8.
力平 《瞭望》1986,(26)
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延安,在人们心目中,是中国革命的象征。但是,长征途中,红军究竟何时决定落脚陕北?一直没有充分的材料加以确定。现在,党史材料的陆续发现,已可对此作出确凿的回答。此文是力平同志根据最新的材料撰写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80年前的那个金秋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震惊世界的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胜利,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时空变幻,精神永恒。80年过去,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意义更加深远。那么,当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  相似文献   

10.
余方平 《理论导刊》2006,(11):65-66
中国西部是所有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和最后落脚点,其为长征的红军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和食粮来源;在中国西部,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西部,党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中国西部在红军长征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范长江1935年沿长征路线实地跟踪采访红军,在<大公报>上首次公开报道尚在进行中的红军长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及陕北根据地情况,成为采访红色中国的第一位外国记者.美国记者海伦·斯诺1937年的廷安之行,得以系统采访红军长征当事人,详细报道红军将领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直到今天依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本期"习近平用典"特摘编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经典名句,与读者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13.
正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引导全国人民树立崇高理想理念、培育艰苦奋斗传统美德、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团结互助品质及加强官员道德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一)弘扬长征精神与树立崇高理想信念。长征是一种磨难,更是对理想信念的一种考验。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  相似文献   

14.
在艰难复杂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端正党的路线,维护党的权威,加强党的团结,是长征对今天和未来的昭示红军长征胜利已过70个春秋。作为中国现代历史的壮丽史诗,长征——对于我们传承历史、诠释当代、启迪未来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尤其是在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精神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精神之研究伊胜利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进行了震撼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长征是指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第25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纵横福建、江西、广东、...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1,(10)
正参加"学习百年党史增进四个认同"专题视察,从长征出发地于都,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地遵义,其间分别走进赣州、瑞金,笔者带着崇敬的心情、带着深深的思索,瞻仰了息烽集中营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考察花茂村等地,用心聆听红军后代讲述革命故事。  相似文献   

17.
葛晓霞 《理论导刊》2007,(11):40-41
周恩来是党和红军的杰出领导人,他大公无私,举贤让能,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做出重要贡献。红军长征前,他一直支持毛泽东的工作,极力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红军长征初期,他采纳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推举他进入党和红军的最高决策圈;遵义会议后,他多方努力,使毛泽东在党内的影响力和威望不断提高,最终走上党的最高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壮举,震憾了全世界,感召、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60年过去了,长征路上的硝烟早已散净,然而,红军踏过的土地,已成为共和国大厦的基石;红军战士的鲜血,已溶进共和国的血脉之中。长征,不仅仅是名垂史册的一个伟大的党和军队的一段传奇故事,而且已成为鼓舞共产党人及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的巨大精神力量。“长征”,意味着顽强不屈的意志,蔑视困难的胸怀,战天斗地的决心,团结一致的力量,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2)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的光辉典范。筑牢学员军魂意识,必须充分运用这一宝贵资源。要旗帜鲜明地批驳重新评价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坚定学员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要深入挖掘红军长征历史的伟大价值,努力增强学员的价值认同;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强固学员忠诚于党的军魂意识。  相似文献   

20.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诸如发行报刊文件、书写标语、创作宣传画等,在长征岁月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