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机关办了错案,最有权威的法定监督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监督纠正,还有什么机关能监督纠正?《监督法》对个案监督问题既没有作出肯定的规定,也没有做出禁止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个案行使监督权并不违法。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正确行使个案监督权,是个确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宪政制度下的个案监督——《监督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机关办了错案,最有权威的法定监督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监督纠正,还有什么机关能监督纠正?《监督法》对个案监督问题既没有作出肯定的规定,也没有作出禁止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个案行使监督权并不违法。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正确行使个案监督权.是个确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具体案件实施个案监督,是人大监督权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蒙城县人大常委会在个案监督中不断增强监督理性,注重监督实效,仅去年,就受理审查公、检、法三机关备案596件,向公、检、法三机关批转信函98件(次),办理省、市人大常委会批转报告结果案件14件,发出监督意见书8件,依法监督纠正错案和处理不当的案件9起。通过积极开展个案监督,树立了人大权威,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障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4.
对地方人大开展个案监督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行依法治国 ,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的监督作用。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接受人大监督 ,是确保正确司法、公正司法的重要前提 ,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在强调人大监督作用的同时 ,却出现了一种与宪法与法律不相符的“监督”行为———个案监督。所谓个案监督 ,是指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人民法院审理具体案件的司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已在不少地方性立法中得到了肯定。我们认为 ,这种个案监督将会带来许多弊端。(一)个案…  相似文献   

5.
个案监督与审判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对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和司法体制的一个特点。近年来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出现了一些新的举措,突出的一点就是加强了对人民法院办理具体案件的监督。有的地方还推出了“人大监审团制度”〔1〕,开展“个案监督年”等活动。这种个案监督是否合法,它对人民法院公正审判具有怎样的作用?本文拟从保障审判公正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对人大监督工作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一.个案监督的现状及评析(一)个案监督的现状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人大都在推行个案监督,其中…  相似文献   

6.
浅谈人大对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案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对此心存疑虑,担心会妨碍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人大能否对司法工作及具体案件进行监督,而在于如何通过法律规定国家权力机关进行司法监督的程序和方法.实现人大监督方式的法治化。 一、个案监督的法律依据及其限制 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涉及到与个案监督权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地方各级人大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注重增强监督实效,创造性地开展了对司法个案的监督工作,有的还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收到明显成效。由于目前关于人大监督工作的法律尚不完善,各地在个案监督方面的做法也不大相同,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够规范和严谨的情况,有的同志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加以纠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在监督实践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具体工作和具体案件。对具体案件是介入还是不介入,是全部介入或个案介入,还是有条件地介入这个问题争论颇多。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宏观监督,即人大不应介入具体案件。认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9.
监督权是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之一。但是,如何认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性质,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法律监督;有人认为是工作监督;还有人认为,人大及其常委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形式,享有立法权、监督权。地方人大相对全国人大而言,立法工作要少很多,基层人大很少能实际的独立使用立法权,那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问题就显露出来,并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重视。此后,有些地方人大在财政监督、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历经多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终于正式出台了。《监督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人大监督的新途径,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改革举措,其中有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权的设置,对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近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对“两院”行使监督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工作向着主动和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宪法的规定和人民的期望距离甚远。那么,该如何加强和改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呢?本文就其中若干问题作些探讨。一、正确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问题上,现实中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2.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20多年的监督工作实践,创造了不少新的监督形式,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轨道。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执法检查制度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逐步建立了对法律实施的检查监督制度,并  相似文献   

13.
李亮在《法学杂志》撰文,讨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对同级公安司法机关办理具体案件进行监督。在国家《监督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如何对公安司法机关办理具体案件进行有效监督,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是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经常遇到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笔者认为,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5.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监督 ,应当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行使。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检法两院独立行使职权 ,宪法第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 :地方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下级常委会和政府的决定和命令 ,而没有规定可以改变或撤销检法两院对案件处理的决定。因此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法两院监督也应遵循这些原则 ,不宜直接决定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一、检法两院在具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 ,确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 ,对犯罪如何处理 ,都是依照…  相似文献   

16.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从近年来基层人大开展执法检查的实践来看,执法检查庸俗化的倾向日渐明显,已严重影响了人大法律监督的质量和实效。对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引起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和纠正。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保证宪法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要性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保证宪法实施的职权,具有深刻的制度基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证宪法实施中最重要的两项任务是维护法制统一,监督纠正发生在地方的各种违宪行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中,应当特别注意看重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保持与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沟通,并努力做到事前、事中监督,避免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18.
权力机关监督具体案件刍议周启后权力机关应否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在实践中一直未能统一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只应对司法机关进行工作监督,即监督司法机关遵守和执行本级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秋实 《公民与法治》2014,(15):25-26
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近年来,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宪法、预算法、监督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深入细致地开展预算执行监督工作,进一步健全了预算执行监督机制。但在预算执行中,随意变更预算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比如,有的不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擅自变更预算项目;有的利用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常委会部分预算变更决定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力戒“怕、虚、盲、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