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主要发源地,积累了许多志愿服务的经验教训,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以下发表的三篇文章,集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及特色,分析了市民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提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希望本专栏的文章对于志愿事业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主要发源地,积累了许多志愿服务的经验教训,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以下发表的三篇文章,集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及特色,分析了市民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提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希望本专栏的文章对于志愿事业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预测和分析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个趋势,包括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化、志愿服务团体独立化、志愿服务活动效益化、志愿服务资金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化、志愿服务人员长期化、志愿服务管理层次化、志愿服务交往多样化、志愿服务网络普遍化、志愿服务保障法制化。根据这种趋势,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应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兴旺发达。同时,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30-31日,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在北京召开“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研讨会”。戴均良司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戴均良司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四点意见。第一,要充分认识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是国务院领导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的任务,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长效机制,不仅可以规范志愿服务管理过程,更有利于调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第二,要积极构建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更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高校是青年学生参加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组织载体,大学生参与助老志愿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指出了实践路径,实现的机制与政策创新要求:5大价值观体系必须构建;政府角色定位必须准确;社会组织必须去行政化;志愿者服务必须落地、做实;志愿者的权益及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必须建立。  相似文献   

6.
在日益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中,大学生群体作为现今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相关的培训呈现短期性行为,对常态化志愿服务及培训没有形成发展模式,不利于志愿事业长远发展。发掘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意义和内涵,进而建立和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模式,是当前社会建设和志愿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有必要在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树立明确的培训目标、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与志愿服务的相互作用而言,珠江三角洲传统文化习俗对慈善心态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志愿服务的诞生也产生了影响,当今文化融合影响到志愿精神的普及。相反,志愿服务的兴旺发达对于珠江三角洲文化多元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志愿服务发展成为热潮,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形象等引起社会的关注。回顾企业志愿服务发展里程及其变化,企业参与志愿服务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调查发现,企业介入志愿服务,鼓励企业家及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在中国发展十多年来,吸引了大批的热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规模日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多种多样,社会影响广泛,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志愿的、无偿的、利他的社会公益活动,需要进一步克服发展障碍,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3):F0002-F0002
广东志愿服务,迄今走过20年的历程。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解决困难提供了帮助,又传播了“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社会风尚。同时促进全国志愿事业热潮的掀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作为研究志愿事业、传播志愿文化的重要阵地,建立了“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