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旅游过年”成为新潮流。但关于年轻人如何过春节、年味是否变化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在“形式”层面,尚未切入春节体验的核心实质。因此,既要对年轻人过年之“变”予以归纳,也要理解其不同过年方式中“不变”的文化意涵。在变化的层面,年轻人主动选择在旅程中的异城异乡过年,是家庭结构核心化、流动能力增强所致;追踪新媒体节奏,从线上狂欢转向现场欢聚,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引流效果;到他乡寻找年味,展现出年轻人守护乡愁的努力。而在不变的层面,不论在何地、形式如何,“要过年”依然是年轻人的共同诉求。在旅游过年中求新、呈现自我、表达情感、寻获归属和认同,体现出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追求,反映了中国式“文化春节”的魅力与活力。对于年轻人的春节文旅潮流,既要给予充分供给和满足,亦要恰当引导和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2.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聚合式”的传统大节,是传统信仰、天人观念、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逐渐取得的国际影响力,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聚合性节日”。当前,春节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节日仪式驳杂、文化符号缺乏提炼、节日文化产品开发不够等问题,提炼春节的仪式、符号意义,打造春节文化产品是进一步推动春节国际传播、实现春节“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秀真 《半月谈》2004,(2):50-52
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它不仅深受本民族的重视,还成了许多亚洲国家的共同节日。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许多人却逐渐感到春节不再像以前那么吸引人,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以后的春节还会不会是中国人隆重的节日?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的民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教授。  相似文献   

4.
春节礼俗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族智慧、价值和思想的浓缩.从春节礼俗来看,古代中国人追求均衡和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二元(阴阳)结构、三元(三才)、五元结构(五行)和八元结构(八卦)的结构对立和转换法则来达到目的.如春节期间以火相关的鞭炮祭祀和祈福,是抑强扶弱的二元阴阳结构转换的方式,祈求日月阴阳平衡.三元(三才)结构对立转换法则是祈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春节祭祀、祈福活动的中三牲、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三拜等.五元(五行)结构对立转换原则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和五种物质并存和谐原则而形成的祭祀活动,除夕子夜接五路神、正月初五祭祀五路财神以及五祀习俗,以及春节期间吃五辛盘的习俗,正是五种物质同时存在才会均衡和谐理念的体现.从春节礼俗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文章通过对云南昆明官渡古镇汉族春节的产生与演化的过程,以及春节期间的主要仪式、习俗、组织过程以及相关活动的田野调研,结合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探讨老昆明人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事项。  相似文献   

6.
春节作为一项传统的风俗活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春节习俗正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在都市显得尤为突出。昆明春节习俗在继承传统年俗、保留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在年前准备、过年习俗、社区活动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并且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与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春节源于农耕生产和宗法家族,其最主要的主题是感恩、庆贺和祈福,为了表达这三个主题逐渐形成了各种仪式活动。春节属于民俗文化,表现为外在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的文化意蕴,尽管有些外在的仪式活动发生了改变,但文化意蕴并未改变,经历了长期沉淀的春节主题(内核),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呈现出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曰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堡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我们的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仅在于是否要“保卫”,而是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掘出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1):14-15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它由虞舜兴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7年春节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春节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它是现代中国人深层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还关涉着文化传统以及文化创新问题。传统春节是中华民族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马晓代 《传承》2012,(16):56-57
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其核心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和人性的不断解放与提升。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转型,即人格由传统人格转向现代人格的过程,而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的转型的最终落脚点是现代人格的形成。只有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又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中华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意蕴,在春节团拜会等场合集中阐释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并赋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们中国的春节,我一直怀有敬畏和好奇。传统的春节,正式开始都是从除夕之夜燃放鞭炮起,到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止。一是震天的声响,一是绚烂的灯光,将春节这一幕大戏渲染殆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总要着力营造喜气洋洋、幸福和谐、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任何民族的民俗,都有寻找欢乐、营造欢乐的节日。从人性的角度看,具有普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文化建设却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为此,客观分析和研判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创新为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文化改革发展;以传统为根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以价值为核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以开放为手段,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安全为保障,构建国家安全防范体系。推动经济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同频共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辞旧迎新日,万家灯火时。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为了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以及生活困难就地过年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春节前夕,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民政部门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相似文献   

17.
水青山 《台声》2010,(3):60-65
<正> "台湾那边过春节也和我们一样吗?"——今年春节前夕,有位不太了解台湾的大陆网友发帖问,很快就有人回答说: "当然一样……因为台湾(同胞)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浓缩着中华传统文化诸多元素的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传统佳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表面上看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同质单一性社会转向异质多样性社会。但是最为重要的变迁是作为社会生活核心的文化的变迁,或者说是文化体现出来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变迁。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空档,我们称之为“文化盲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4,(2):20-41
<正>又至新春时。转眼马年春节到。春节是指中华民族特有的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过春节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个节日所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因其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全民性的特点,且历史悠久、流传面广,故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  相似文献   

20.
《新疆人大》2014,(1):47-48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迎接春节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欢庆一番。但据近年来春节期间的门诊情况来看,春节也是疾病高发期。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的急性胃肠炎。今年,我们是否应该尝试那些更健康的过节方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