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医纪事     
王继岐先生是我们那一带的名老中医,他小我父亲三岁,我尊称他为继岐叔。“继岐”两个字,意思明确,继承岐黄妙术,读起来颇为粘口,就像绕口令,我常常发错音。继岐叔对我说,我这个名字喊着别扭,别难为你了,你就叫我瘸子叔吧!继岐叔一条腿瘸得厉害,行走十分困难。一个瘸子,又是妙手回春的中医。其名声是可以想像的。有趣的是,他从不以瘸为憾,反而自鸣得意。每当有人称他“王先生”或“继岐先生”的时候。他总是更正,叫对方从此叫他“瘸子先生”。他对众人开玩笑说,你们都是两条腿一般长,真真是庸俗啊!春节贴对联,他最爱写的是那副戏联:“世路尽羊肠行行且止,先生移鹤趾飘飘欲仙。”  相似文献   

2.
叔雅先生     
(续上期)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他就找傅增湘先生帮助搞《淮南子》,为什么找傅增湘先生呢?这里有一个缘故,叔雅先生念书有个特点,就是很讲究版本,这是受刘师培、章太炎先生治学的影响."只要刘叔雅教授看的书都是好版本,不是好版本他不看."钱穆先生如是说.事实如此,即使在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发现好版本的书,哪怕借钱,他都要买到手中.我看过他手中收藏的方苞的手稿,有4个夹子,就是通过傅增湘先生介绍花了200块大洋买的.傅增湘先生是著名的藏书家,也是版本学家.藏书很多,而且版本也好.先生说:"没有傅先生不行,因为好多版本找不到."傅先生借书给他看,并且把《淮南子》的好多种版本都找来了,《永乐大典》原本都给他看过.还有像王念孙的手稿他也看过.所以他对傅先生很感激,说傅先生是他的版本学老师.他还爱抄笔记,搞校勘更是亲力亲为,抄了很多东西,像《文选》、《太平御览》、《治要》、《道藏》等书中凡引及《淮南子》原文或许(许慎)、高(高诱)旧注者,一字一句,都一一抄录.有人说先生是道家,其实不然,他是杂家.先生博览群书,而融会贯通应用于治学.  相似文献   

4.
《思想战线》2013,(3):2
<正>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  相似文献   

5.
“五一”期间,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门前车水马龙,由著名爱国人士陈立夫先生题写的“曾玉衡、李显八十八同龄书画联展”大幅字匾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涌动的人群,我有幸参观了联展,并拜见了著名书法家、诗人曾玉衡先生。曾玉衡(钰衡)号叔坚,1910年出生于湖南隆回。当我认出曾老时,88岁的老人正在与湖南省政协主席刘夫生、  相似文献   

6.
幺叔的日记     
今天是周末,我闲暇无事,决定去幺叔家串门。在幺叔家里,我发现幺叔有了一间书房,书柜里除了有不少书籍外,还有一摞日记本,上面记载着他几十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于是,我端坐在书桌旁,轻轻弹去日记本上的灰尘,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7.
《思想战线》2013,(Z1):1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云南大学从教60年来,先  相似文献   

8.
饹馇     
过了花甲之年,回忆童年,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饹馇。饹馇是什么?好吃的。我小的时候是在老家长大的。父母忙着革命,就把我送回老家交给我叔婶儿。老家在河北省滦南县多余屯。没边儿的平地,没边儿的高粱,与乐亭隔滦河相望。河水清亮,乡音混浊。滦南叫"兰南",乐亭叫"涝亭"。叔婶儿当亲儿子养我,第一天就杀鸡。我听见鸡叫,就哇哇哭,不让杀,心疼它。叔还是杀了。吃饭的时候端上来我就不吃。怎么央求也不吃。叔就  相似文献   

9.
6月20日夜里,我被一阵阵电话铃声惊醒,是家政从徐州打来的,说他叔刘正鹄先生走啦,声音很悲哀。呀!我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走啦,永远走啦,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啦?我心里“咯噔”一下,多好的老人啊!  相似文献   

10.
丁基实 《春秋》2011,(5):26-31
我叙述先叔丁惟汾的生平是力不从心的,因为在我的一生中,与先叔丁惟汾直接在一起的时间,是寥寥可数的。辛亥革命时代,我还是不足十岁的孩子;国共合作时代,他忽南忽北,奔走于广州、上海、北京之间,两人虽能晤面,也是来去匆匆;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叛变革命以后,我与先叔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营垒。  相似文献   

11.
周培源先生是我的老师。周老家与我家又是几代世交,我们两家的往来,得从周老的父亲文伯公与我祖父童伯章的交往说起。我们两家是同乡,祖籍都是江苏宜兴芳桥,周老家住芳桥后村,我家住桥南河边,近在咫尺。清末,芳桥的读书人不多,文伯公常与祖父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学问。我祖父有八个子女,他就在家中开设学堂,教育我的父、叔、姑母等,周老也就来我家与父、叔们一起念书。因此,周老常说,“我与你父亲是拖鼻涕朋友”,意即自小就在一起。当时,文伯公与祖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振兴社会、教育先行”。祖父在镇上创办了阳山小…  相似文献   

12.
"廿八叔"其实是父亲那辆28寸凤凰牌自行车。车子是1983年的夏天,父亲去省城担任高考评卷员时买回来的。买回车子那天,父亲从日出骑到日落,硬是将"廿八叔"从省城骑回到镇上。虽然一路上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但父亲却异常兴奋,毕竟在当时拥有"廿八叔"的为数不多。记得父亲的"廿八叔"一回到家,我和姐姐就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13.
铬馇     
李迪 《人民公安》2012,(17):59-59
过了花甲之年,回忆童年。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铬馇。,铬馇是什么?好吃的。我小的时候是在老家长大的..父母忙着革命.就把我送回老家交给我叔婶儿。老家在河北省滦南县多余屯。没边儿的平地。没边儿的高粱.与乐亭隔滦河相望。河水清亮.乡音混浊。滦南叫“兰南”,乐亭叫“涝亭”。叔婶儿当亲儿子养我,第一天就杀鸡。我听见鸡叫,就哇哇哭,不让杀.心疼它。叔还是杀了。吃饭的时候端上来我就不吃。怎么央求也不吃。叔就说利头这孩子仁义,从小看大!利头是我的什么都好,都瞅着心痒。铬馇这东西,到老了我都想吃。有机会一回老家,还没到开饭时间就张嘴问,有恪馇吃吗?有!有!少了啥也不能少了它!人家总是这样先从精神上满足我的。我一听,就关不住口水。真灵!都成巴甫洛夫的试验品了。  相似文献   

14.
郑佩鑫 《春秋》2009,(6):26-29
上世纪50年代当我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历史系和中文系还不像现在井水不犯河水.谁都不理谁。那时文史系要交叉开课。历史系给中文系开中国通史课,中文系给历史系开中国古典文学选读课。当时给我们开古典文学选读课的有两位老师:黄海章和王季思,黄从先秦讲到魏晋南北朝,王从唐讲到明。黄和王都是著名的老教授.可见中文系对这门课还是很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为爱而死     
河南平顶山市沼平湖,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这儿是我的家乡,每年冬季,大雁都来这儿栖息。 30年前,一个冬天的傍晚,10岁的我和全家人正在火炉旁取暖,隔壁四楞叔闯进我家,神秘地耳语几句,硬拉我去了沙滩。 四楞叔扛着枪,我紧跟其后,  相似文献   

16.
人淡如菊     
<正> 我爱书法国画这些雅举韵事,前段时候,蒙绍兴沈定庵先生见爱,赐赠八个墨凝柳骨、笔挺韩筋的大字,上书:“屋小如船,人淡似菊”。略通笔墨的我知道,这是旧时绍兴三味书屋悬挂的一幅对联,寄寓着深沉的意思。而著名书法家沈老先生本是手挥五弦、  相似文献   

17.
叶安珂 《今日广西》2007,(22):47-50
2003年国庆节前一天,我兴致勃勃地带着给女儿诗雅买的白色旅游鞋赶到学校.准备送给她过国庆节。看见天使一般穿着白色衣裙的诗雅兴奋地向我飞扑过来,我的心一下子让无边的父爱给填满了。诗雅抱着鞋.欢喜地说:“爸爸,你能陪我过国庆节吗?”我的心“咯瞪”一下沉了下来。和她妈妈离婚后,我只能到学校看她。看见我为难的样子,懂事的诗雅不再要求了,她低下头,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6,(10):91-91
百雅轩画廊是北京新崛起的高标准新理念画廊,由李大钧先生主持,由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营。位于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正门西侧),地域优越,品味卓然。百雅轩画廊具有独特鲜明的经营理念。百雅轩致力于推广中国最有价值和最有潜力的艺术家的艺术。百雅轩画廊透析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和市场规律,力求以自身的选择,推出独具个性化、专业化和创新型的艺术推广模式,以为所服务的艺术家和客户带来增值回报为责任。百雅轩画廊具有超强的人脉和独特的艺术资源,是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朋友,以追求卓越、诚信务实为企业根本。画廊依托雄…  相似文献   

19.
七十週年非等閑,豐功偉績推中山。山河燦爛而今在,自有後人向頂攀。 [商鴻逵:解放前是北京中法大學文史系教授;現在是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民革北京市委員會委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和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理论为引言,紧扣科技类英语文献的特点,指出科技英语翻译应忠实于原著,译文准确。同时,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应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