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花板”现象是指在干部成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便会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遇到自身仕途到顶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冉昊 《新视野》2023,(2):113-120
既有公务员考核与晋升机制的研究,忽视了考核与晋升的多面性因素,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公务员的考核机制的自身差异。如果把考核与晋升机制研究聚焦到地方主官上,则会发现以GDP考核为核心的“锦标赛模式”成为考核与晋升的重要特征,但它并非全部,而从“锦标赛模式”到“资格赛模式”的转换,可以更为全面地描述并改进公务员考核与晋升机制。然而,这种考核与晋升模式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公司化与对市场过度干预、市场潜在风险与产能过剩,以及忽视民生等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若干办法,通过考核指标多元化和考核方式务实化,改变了以往公务员考核与晋升机制的“惟GDP论”,避免了考核的“唯分、唯票、唯绩”,并改善了考核与晋升的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将更多优秀的领导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干部成长的内在规律要求干部培养应是递进式、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近年来,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县长等“最”字头干部不断被媒体曝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结果一些人没能经受住质疑,被撤掉“最”字光环,有的从副县级领导岗位直接调整到科员。“最”字头干部所反映出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在干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处于这种状况的千蕊被形象地称为“天花板”千部。而对于许多基层干部而言,能够触碰到仕途“天花板”或许还是一种幸运,他们中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是“科员”,难有晋升机会,只能在“地板”上原地踏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地板”干部。  相似文献   

5.
天花板本是个很普通的词,但是在官场上就不一样了,那些晋升无望的官员被称为“天花板官员”,就是上面顶到头了。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官员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6.
《河北党风》2003,(8):41-43
“两规”期间,我认真地对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思想和错误进行了反思。我是一个在党组织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生长在新社会,60年代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用人民助学金培养我读完了中学、大学。70年代培养我入党,80年代作为年轻干部让我走上领导岗位,直到今日,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几十年来,我在“坦途中前进,顺  相似文献   

7.
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来说,39岁,正是精力充沛、努力工作、竭尽全力改变农村面貌的最佳期。然而,从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数字表明:近几年来,因收受贿赂等经济问题或其他问题而“中箭落马”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中,30岁至40岁之间的成了一支“主力军”。39岁成了一些基层干部的一个难以跨越的“坎”。几年前,一些领导干部在离退休前晚节不保被称为“59现象”,而今也有人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腐败低龄化称之为“39现象”。某省的一个调查资料表明,该省2000年上半年受到查处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共有143人,其中30岁到40岁之间的占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统计分析,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从1992年以来共查处4万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当过“一把手”的占89%,有32%是直接在“一把手”位子上受到查处的。他们犯错误后的危害和影响远远大于一般干部和副职,究其原因,重要一条是监督上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在我州同样存在。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保持“一把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1,(2):38-39
1 廉政准则“转正”:划定党员领导干部“52个不准” 从“六大禁止”到“八大禁止”,从“30个不准”增加到“52个不准”,“试行”12年多后终于“转正”——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相似文献   

10.
景世泽  丁孝勤 《党课》2006,(3):58-58
江苏省海安县委组织部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创建了“情景教育”新模式,提高了培训效果。一是体验经济发展情景,实现理论培训“零距离”。他们在知名企业开设“干部成长训练营”,安排领导干部到企业参观考察、挂职锻炼,请企业家介绍管理经验。提高领导干部管理微观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25分钟,这个时间你很难将它与日前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的重要会议联系在一起。但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东莞市领导干部会议以谈实干为主题,在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三天召开.而且仅仅用了25分钟就完成了所有议程.堪称东莞“史上最短”的领导干部大会。(2月19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2.
我的成长离不开南开区长期开展“双学”活动的影响,正是焦裕禄精神不断激励我从一名普通的青年干部成长为一名年轻的领导干部、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并使我收获了南开区“学焦裕禄优秀领导干部”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堵塞跑官、要官、买官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干部职务正常晋升机制还没有完全贯彻落实,致使跑官、要官、买官之风在一些地方时有出现。而健全干部职务正常晋升机制,就必须实现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的转变。第一,实现“少数人选人”到“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转变,健全民主推荐机制。除《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外,还应提出具体职位的条件要求,有些特殊职位还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技能要求,增强公开透明度,为开展民主推荐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拓宽选人视野,建立健全组织推荐、群众推荐、领导干部推荐和个人自荐等多种形式的推荐干部制度。三是把民主推…  相似文献   

14.
许多领导干部在晋升到某一层次的职位后,会进入一个职业生涯相对高度的停滞期,此即所谓“职业高原”现象。职业高原状态的出现有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原因,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都要进行积极的调适,以减少“职业高原”现象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国:抵制美国“文化入侵”荆萱“文化入侵”来势凶猛法国号称欧洲电影业“最可靠的碉堡”,但是,法国的电影市场却被美国好莱坞电影不断蚕食:70年代,美国影片在法国电影市场上的占有率为37%,到了80年代,已占57%,如今这一比例已上升到58.7%以上。美...  相似文献   

16.
为搭建好非公企业人才选育平台,夹江县创新“三向培养”机制,按照20%的比例,定向选拔企业骨干和优秀党员,进行“双向培养”,促进骨干党员向非公企业优秀人才库积淀,再按照20%的比例,推进骨干党员向企业高管升级成长,1200多名党员骨干成长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占普通员工的4%。  相似文献   

17.
杨静怡 《当代党员》2008,(10):47-48
从网站成立之初自己一个人打点上下,到如今拥有60来人的专业人才团队;从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白手起家,到拥有近200平方米的写字间、月收入近30万元的网络公司。6年来,“重庆人才网”也由郑汉林这个来自安徽的打工者的个人兴趣,逐步成长为重庆网络招聘最权威的网站。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4,(11):14-15
一位“60后”领导干部,最近有点郁闷——首先是专车被“收”了。“以前,如果不下乡,每天步行不超过600步。”他说。早上出门,司机早巳在楼下等候;到了单位,也就在同一楼层几个办公室之间走动;下班时间未到,专车已经等候在楼下。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支部生活》2009,(8):24-25
解决干部经历单一问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到基层工作,有利于锤炼党性、锤炼作风,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于干部成长大有裨益。可以说,基层经历特别是基层领导工作经历,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经历。2008年9月,江苏省宿迁市从市直机关选派7名副处级干部到乡镇和县(区)部门担任“一把手”的做法,既加强了基层一线力量,又使年轻干部获得基层工作经验,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的好办法。受到中组部有关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党建动态     
《党员干部之友》2023,(2):28-29
<正>强化基层导向推动基层公务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东营市紧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目标任务,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提升基层公务员管理效能。坚持拉“长板”,做细政策。树立鲜明职级晋升导向,优先考虑在基层实绩突出、担当作为的“老黄牛”“实干者”,2019年以来县以下职级晋升累计1307人次,打破基层干部成长“天花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