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根植于深厚的科学土壤中,有着坚实、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且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 18世纪末到 19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时刻都在密切关注人类思想界和科学界的一切先进成果,并坚持从这一切先进成果中不断吸收营养,使其自始至终都有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创新 ,首先是从理论上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实现了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一次大飞跃 ;还表现在从分析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出发 ,对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意义作出了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宋荣  宋琴  李成军 《理论月刊》2003,19(2):43-44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能力的发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进一步批驳了科学技术决定论;应辨证地对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在彰显人的本质力量,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科技进而成为衡量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标准,成为统治人的外在力量,于是便产生了技术理性与传统的价值理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和霍克海默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理论。它对我们认识科学技术的正反作用有很大的益处,但它也有否决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社会功能,具有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偏离、对"两个必然"的偏离、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偏离、非历史性和超越性和反马克思主义等缺陷。  相似文献   

5.
戴先军 《前沿》2003,(7):3-6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 ,是社会政治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崭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提出的战略布局。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的结合,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遵循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呈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直面社会矛盾,聚焦治国理政、破解时代命题,完善中国模式、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它实现了几方面新跨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系统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一、理想信念 :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想和信念对于一个社会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整合一个社会并推动其前进的纽带和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 ,理想信念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因为 :第一 ,理想信念是与共产党人的科学信念密切联系的。科学与科学精神是与我们坚持和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完全一致的 ,弘扬科学精神 ,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无神论 ,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实践观 ,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和献身精神。什么时候我们放弃了理想和…  相似文献   

8.
李贵敏 《前沿》2005,4(7):12-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理想观、群众利益观和理论创新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指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他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强调发挥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把学习自然科学作为对干部又红又专的内在要求,培育了一支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技术队伍。他在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及其积累的经验,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是 19世纪以来两股最活跃的力量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迫切需要科技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合理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能够创造科技。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和互动作用 ,既将使社会主义得到巩固乃至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也将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至今仍然传承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壮、瑶等民族的铜鼓艺术、蛙神崇拜以及民间歌咏习俗,具有重要的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很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体现区域族群生存智慧和文化理想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建构之中,让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新的衍生载体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2.
警政是对有关警察的国家和政府事务的统称。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中国警政史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警政萌芽、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警政史,应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作为标准。在学科性质上,中国警政史属于史学的专史范畴。但在中国警政史学内部,也可区分出中国警政通史、断代警政史和专门警政史。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这虽与当政者要求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不一致,但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政者在民众面前的被动,也由此影响到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铁路跨越式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铁路各级党组织的历史使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选择。太原局在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切实从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一、把握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迎战新的挑战、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这是党组织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  相似文献   

15.
东西差距问题与政府政策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转型时期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并力图揭示区际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供给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分析了东西差距的表现、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缩小东西差距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信仰与社会规范缺失的问题亦不断突出。对此,有学者提出发挥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价值理想的信仰和规范功能。从理论上说,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体系的本质为其发挥信仰和规范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从现实上说,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信仰和规范功能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具体来说,主流意识形态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发挥其作为价值理想的信仰和规范功能:它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套可以信仰的价值或意义系统;能够凝聚社会成员的力量,使其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能够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使其趋于稳定化和和谐化;能够优化社会发展目标,降低社会发展"成本"。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实现其作为价值理想的信仰和规范功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来加以调适、发展和内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议理论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总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总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呼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党历史任务和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捕诉合一与捕诉分离的问题,对我国检察制度和刑事诉讼制度有重大影响。"捕诉合一"由来已久,随着捕诉合一试点的推进,"批捕权"的滥用、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的辩护空间被压缩、检察机关监督地位的弱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从完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入手,同时建立对逮捕决定的听证程序,并将审判权引入审前程序以平衡捕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东西方哲学的视角分析了公平正义的内涵和特点;文章用大量事实和材料说明了自党的十三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公平正义价值观认识的深化与践行;文章还对党和政府践行公平正义价值观之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