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的关系,有这样三种类型:一种是较高的经济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例如60年代的日本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韩国;第二种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第三种是低增长或负增长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即所谓“滞胀”。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3%,年均物价上涨率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和处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必须弄清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线性关系。对此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我们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利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实证分析: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线性关系所谓线性关系,简言之,就是指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为按比例变动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半通货膨胀理论与西方通货膨胀政策的双重效应通货膨胀对于社会经济运行是有利还是有弊呢?是利大还是弊大呢?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于通货膨胀能否推动经济增长。对这一命题作出肯定回答的经济学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世界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了多年来最高水平。困扰全球经济的通货紧缩风险基本上已经消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同步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上相对平稳。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世界经济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如石油价格高位走势、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即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并存)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等,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风险将决定世界经济未来的走向。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和政策选择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总体…  相似文献   

5.
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社会资源闲置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适度增加货币发行,能够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扩大社会投资,提高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程度,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的增长。在我国一方面社会需求膨胀,而另一方面社会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的现实条件下有人提出了通过适度通货膨胀,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有效供给,缓解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的主张。本文对在我国推行通货膨胀政策的效应问题作一分析,阐述以下我们的一点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经济的增长从去年开始出现实质性放缓。面对通缩,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可以接受增长速度的自然放缓,但如果经济增长率远低于潜在增长率,适当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就是恰当的。在此,我们有必要纠正对中国经济的三个误解。第一个误解是把经济增长和改革对立起来,认为我们如果要进行改革,就必须要接受增长放缓的事实。事实是,几乎所有的改革最终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比如,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率已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13年里,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阴晴不定。然而,中国经济的航船始终保持较高的速度,破浪前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抑制了通货膨胀,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克服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世界经济减缓等各种艰难困苦。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中国经济增长快速稳定,令世界瞩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里,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2.5%。而1989年至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1990年至1997年,在长达7年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  相似文献   

8.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主要调节控制目标是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调节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安定团结,具体概括为如下五个主要方面;(一)促进经济增长与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协调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决策者面前的第一号经济难题。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式的由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危机可以通过扩  相似文献   

9.
《前线》1999,(1)
1如何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当今,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被称作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目标。所谓经济增长,就是一个国家应保持社会资源与技术进步所允许的适度经济增长率;物价稳定就是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要保持较低水平而且处于平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第7年了,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对此有准确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才能比较自觉地应对现实的扩大内需和经济高增长.在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的初期,出现激烈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客观的价格调整要求.我们不要将这种涨价误认为是通货膨胀,不要用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怖来宣扬腾飞阶段涨价的预期效果.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新技术革命的导引下逐步走向腾飞的.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就是世界经济新的腾飞.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将引领世界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反思通货紧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迎秋 《新视野》2001,(1):28-30
众所周知,自1997年10月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持续2年多的物价持续性下降、国民经济增长率也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现象。虽然到2000年上半年,消费物价出现了正增长0.2%,GDP增长率也出现了8.2%的较高增长,但是,还不能说在我国通货紧缩已经过去。只有在资源的失业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同时赤字的边际产出率开始出现下降甚至负增长、且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已全面形成的情况下,通货紧缩才会转为通货膨胀。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还是通货紧缩。物价、特别是零售物价的低增长和负增长,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存在的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2.
厉以宁 《当代贵州》2014,(32):60-60
正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我们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盲目追求超高速增长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是不利的。盲目过高的增长率带来哪些不利呢?资源消耗过快,环境受到影响、生态恶化,带来低效率,出现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错过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错过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比如,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GDP是世界第一,比英国大很多,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行。  相似文献   

13.
应当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势头良好,但是存在许多隐患。其中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可能使中国经济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滞胀”状态。“滞胀”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时候却出现物价上涨,这与2005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恰好相反,因此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在“滞胀”的境况下,如果采用凯恩斯的药方,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加剧通货膨胀;而运用治疗通货膨胀的药方如货币主义措施减少货币供应,却会加剧停滞。这是一个两难处境。如何治理滞胀,对于宏观监管部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国经济已现“产能过剩”。目前官…  相似文献   

14.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年均GDP增长率达9%以上,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次通货膨胀的袭扰,经济发展波动的幅度过大,都带来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效率的重大损失。“九五”期间的一个重要住务就是要通过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与改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时刻警惕通货膨胀问题,使我国经济逐步转入良性循环,即优质、快速、低通胀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各国迅速启动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有效地阻止了经济下滑趋势。中国政府也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再配以2009年银行体系发放的9.69万亿贷款,这些应急性的政策举措一举扭转了我国因为出口下滑而放缓的经济增速。在世界经济普遍回暖、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下,对经济刺激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预期也更为强烈,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适时退出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需要正确把握退出时机和路径等关键因素,以便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当今全球经济处于严重失衡。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压力凸现。一方面,出于中国目前国情的需要,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则出口多,外汇多;外汇多,国内货币供应多。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自然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不可忽视的压力。另一方面,储蓄远远高于投资,国内居民消费不足或不敢消费,降低了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压力。1979年 ̄1989年的11年间,外汇储备年均仅39亿美元。1989年后…  相似文献   

17.
《新视野》1994,(4)
9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四大趋势一、当前世界经济停滞局面行将结系.gO生计下牛期增长速度将加快。目前经产尚处于调整期.发达国家调整过程矛盾重重,举步维艰.短期内还不会主观经济增长高潮,而亚太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继续发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同时相互竞争也进一步加会。三、多边贸易体制的巩固和扩大: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相互依存、。日互妥协最终战胜相互对抗的一个证明。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件档动加滂力得。中国社会心态发生IO大变化国家有关权威部门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内部文稿》1995年第1期)一文中,就治理通货膨胀问题谈了一些看法,限于篇幅,有些问题没有展开,这里再谈一些认识。通货膨胀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大敌通货膨胀一次又一一次地成为发展的灾难,不能不说同人们对它的一种幻想有很大的关系,即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能够更为有效地动员闲置资源,使有限的人、财、物得到充分利用。在国外,这样的观点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曾变成了实际宏观经济政策。“二战”以后,不少国家包括一些寻求工业化途径的发展中国家,都自觉采取了  相似文献   

19.
中央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1995年经济工作的第一项主要任务,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要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必须对治理通货膨胀的必要性统一认识。目前理论界仍有人持通货膨胀并不可怕,甚至有益的观点,主张用通货膨胀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这种观点和主张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当前在对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省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19.5%,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刚刚起步的贵州经济是否会被通货膨胀毁于一旦。因而迅速治理通货膨胀成为今年我省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治理通货膨胀,保证我省经济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呢?笔者认为,对通货膨胀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要根据我省具体情况,冷静地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势利导,制定对策,促进我省经济发展。 一、通货膨胀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一般意义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降低收入和改变收入分配。但是这种影响对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