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愈是上了年纪的人,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2000年7月31日。年过七旬的大舅携女儿、女婿飞过台湾海峡,回到合肥——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这已是大舅四度回乡了。与他们一起飘洋过海的。是几十盒台湾特产——凤梨酥。  相似文献   

2.
对于每个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来说,海南,不仅仅是中国版图上那简单的一方行政处所.而是承载着我们本岛文化、记录着我们似水年华的一片热土。这里有明媚的阳光哺育着我,这里有清冽的流水滋养着我,这里有我的亲人、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钱锦贵 《世纪行》2009,(12):19-20
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在一个数九寒冬的腊月生育了我,使我在向这个世界报到的时候,便有了一份冬的记忆,冬的历练,性格中也就多了一份坚毅和执着;感谢生活给了我无数的榜样,在我人生的各个阶段.他们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激励着我,就象大海中的航灯一样,指引着我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话说得好:工作着是美丽的。我想说,为妇女的事业工作着是美丽的,为妇女姐妹奉献着是快乐的。因为,妇女工作的经历伴我长大、成熟;我在为妇女姐妹的奉献中充实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5.
袁景波 《人民公安》2014,(18):14-16
入警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我的偶像是雷锋、黄继光、董存瑞、张思德、邱少云。我在青少年时喊的口号是: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奇斗终身。在我30年的从警经历里,有无数个第一次。  相似文献   

6.
金旭 《中国保安》2012,(15):51-52
有一个人,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抱着啼哭的我,不管多么疲惫,始终轻吟着无数次哼过的曲子,只为让我入睡。 有一个人,每天上班要跑几十里路,为了让我吃到早饭,上学不迟到,她早上5点起床,换着花样做好早饭,然后才踏着刚放亮的晨光,赶车上班。  相似文献   

7.
罗用龙 《黄埔》2009,(2):30-32
在我还是孩提时,就常听我母亲说,我有一位终身着男装的侠女姑姑名叫罗衡。她1949年随宋美龄去了台湾,因此我没见过她。从她留存给我父母的照片中,我知道她是一位内秀外刚、气质风雅的女性;丰满的身材着笔挺的西装领带,一身男装束,又有了一派潇洒倜傥的名士风度。她送给我父亲罗家模的戎装照,  相似文献   

8.
在我所保存的相片中,有一些年代久远、纸质已泛黄的照片,它们伴我度过了半个世纪。不论在蕉风椰雨的印尼,还是在北国历经的种种变迁,甚至在严查海外关系的“文化大革命”年代,我始终珍藏着这些照片,因为它们保存着我少年的记忆,保存着我对母校——振强学校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9.
牛津是一个大学城,读书人多,并不奇怪。令我深感好奇的是,在牛津,很多人一直执着地保持着阅读纸质书的习惯。不少牛津人坚持认为,只有这种掂着有分量、翻着有声音、闻着有墨香、看着不伤眼、读着有营养的文字纸张集合体才称得上是“书”。在牛津的日子里,无论乘汽车还是坐火车,总能看到有人在读书。甚至有一次在基督教会学院门口的候车亭,我竟然看到整齐地排着一队的老老少少的读书人,他们似乎不是在等车,而是在等着进阅览室。  相似文献   

10.
战乱中的“创意” 2006年冬。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坐在官邸的会客室里,年届花甲的陈永龙大使从容地弹去烟灰,调侃着对记者说:“不知是我追着战争,还是战争追着我,反正,我到哪里,哪里就有战争。”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多少个母亲,就有多少个爱的化身;世界上有多少个母亲,就有多少个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今天,我含着热泪拿起颤抖的笔,蘸着鲜血和泪水,记下我对母亲那锥心刺骨、刻骨铭心的愧疚,记下母亲对子女那泣血滴泪、感天动地的深情,以此来感动人世间所有会哭的有情儿女。  相似文献   

12.
天之高在于它有日月星辰,地之厚在于它能藏污纳垢,在天与地之间,充满着诸神、草木、动物,人也在其之中。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吧,但在这些年里,我才体会到了它对我的重要。因为每天的新闻包围着我,国际的国内的,太多的冲突和动荡,太多的病疫和灾难,刺激着、威逼着,使我紧张而惶恐,面对着写作,茫然、挣扎,甚至常常怀疑写作的意义。正如人人都知道人最后是要死的,却仍是先活着。几十年前我选择了写作,几十年后写作选择了我,那么,现在怎样去写作呢?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长城抗战七十五周年,我早有写一篇纪念文章的想法。前些日子我与好友随着参观游览的人流,踏进了这片桃树成阴的绿树丛中,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这桃树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据说每株桃树下都掩埋有抗日烈士的遗体。我慢慢地走着,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想着。我看那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我想那300多个墓堆下埋葬着的抗日烈士,在炮火硝烟中拼杀的英姿、在九泉下安睡的遗容……  相似文献   

14.
吴成钢 《今日浙江》2008,(11):74-76
这些天来,眼里看的、耳里听的、嘴里和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交谈的都是“汶川、汶川“,一幕幕抗震救灾的动人画面,不断的在我眼前涌现,挥之不去,时时的感动着我,也感动着我周围的人。我反复问自己:在巨大灾难面前,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我们这个平素“含蓄”的民族,有那么多人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首先走进的是意大利首都罗马。一整夜飞行.加上6小时时差导致的疲惫,也不能使我在进入罗马城的巴士上闭一下眼睛小憩一会。大街小巷穿梭走动着我们并不陌生的人;精美的小楼.窗前大都点缀着鲜艳的盆花;沿街有不少小吃店,漂亮的遮阳蓬下,人们悠闲地品着咖啡,吃着沙拉之类的食品,还有那高脚杯里盛着白葡萄酒。我,一路欣赏着、陶醉着……  相似文献   

16.
陈婉瑛 《台声》2013,(11):88-88
姐姐,我有过好多梦想,其中一个,就是希望我能够勇敢做梦,虽然有好多都遥不可及,但还有更多是平常我就可以做到的 轰隆轰隆,窗外的白天再次转为黑夜。整个车厢里,好像只剩走廊尽头那盏供旅客使用的小灯还亮着。但我仍不死心,继续吃力的啃着一本未读完的书,一边嘀咕着这一路的颠簸和无穷无尽的山洞。  相似文献   

17.
袁梦来 《人民公安》2012,(15):39-39
刚做社区民警没多久,一有时间我总喜欢到这家跑跑、那家聊聊,有个小孩,每每见我着警服经过.总会对我大声嚷嚷:“长大了。我要像你一样当警察。”我笑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想起了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似文献   

18.
深夜,独自坐在路旁的竹椅上。抬起头,望着远方那明润、轻盈的月儿,心儿不由自主,又回到了亲切、温馨的“阳光”之家──保安班。对于一个出生平淡的农村孩子来说,他最大的期望与幸福,不外乎得到一份蕴藏着“阳光”的温暖,那只有在纯洁的亲情和友情的滋润下才能够真正的感觉到。不怕大家羡慕,我觉得自己就好像被阳光和露珠漫润着的小草,充分享受着阳光的抚摸与关怀。“人生的路,永远不存在着笔直,更不存在着一帆风顺。”当然我也不例外。然而,我在困难面前从没有惧怕过,更没有屈服过。我想你会问我其中的奥秘。并不是因为我有着…  相似文献   

19.
《广东民政》2011,(12):53-54
她们总是说,我不结婚,我要等他什么都有的时候再娶我。可是傻丫头,等他的有房有车有银子什么都有的时候,新娘可能就不是你了……有一个朋友,已经和她男友跑了、六年的马拉松了,两人青梅竹马,朋友们只等着他们结婚的喜讯。  相似文献   

20.
林淑珍 《台声》2011,(9):60-61
我们的“家”成立30年了,“孩儿恋家”的感觉也伴随着我度过了不平凡的30年。自从有了这个“家”,我就不再孤独,不再迷范这个“家”给了我欢乐,给了我幸福,给了我力量:这个“家”时时关心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处处为他们排忧解难;党的关怀让这个“家”充满了温馨,凝聚着每个台胞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