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师 《党史纵横》2015,(4):58-60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合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因家庭贫困,他曾给当地的武术师傅当杂役,后来又来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大革命时期,他参加农民革命运动,担任泗店区六乡农民自卫队队长,参加了打土豪和反击地主武装反扑的农民革命斗争.1926年,许世友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许世友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31师班长、排长、营长,红4方面军第12师第34团团长,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红4军军长,红4方面军骑兵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湘潮》2006,(3):13-17
宋时轮上将是我军著名战将。红军时期曾任红三十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北平军调处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华野十纵司令员、三野九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宋时轮曾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3.
正陈再道:突破六路围攻开辟冀南厮杀羊山集兵团级的河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和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俩同是在红四方面军成长起来的开国上将,都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  相似文献   

4.
夏明星 《广东党史》2011,(3):15-18,55
1973年12月,毛泽东一声令下,解放军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止,他整整在广州工作、生活了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苏振兰 《党史纵览》2012,(11):12-15
1973年12月,毛泽东一声令下,解放军八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开国上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止,许世友在广州工作、生活了6年之久。这一时期,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大  相似文献   

6.
正许世友司令是我党我军一员忠勇双全、出类拔萃的著名战将,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毛泽东主席对他关怀备至,周恩来总理对他爱护有加。给许司令当过秘书的人难以计数,但是,从许司令秘书岗位最后走上大军区级领导岗位,和许司令一样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恐怕只有李文卿一人。本文主要介绍十年动乱期间,许世友将军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李文卿给他当秘书的故事。传闻司令个性提心吊胆上任1967年初,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08,(1):62-62
1974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到了广州。将军生平豪饮,他的餐桌上顿顿要有酒,而且只喝茅台和古井。许世友的工资大部分都是买酒了。  相似文献   

8.
许世友看到这只近助斤重的地瓜,高兴地说:“这个地瓜蛋胜过外国的这个蛋(弹)、那个蛋(弹),没有粮食他们要统统完蛋。”中国共产党的“九大”前后,毛泽东从国内外形势的实际出发,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许世友坚决拥护,认真照办,以极高的热情狠抓了几年工农业生产。江苏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人口众多,又是工业大省,许世友作为江苏省革委会主任,为把工农业生产搞上去,整天忙得火烧火燎的。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事情还在行,抓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山东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当时日本侵略军对…  相似文献   

9.
古月 《党史博览》2009,(10):22-23
何丸希(1906~1982),四川省峨眉具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东路司令员,新四军第六师副参谋长。1942年起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政委,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政委,特种兵纵队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政委,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0.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11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原封不动、北京军区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  相似文献   

11.
过去,有不少人都听闻过许世友司令员在少林寺练过功夫的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南京军区还有位副司令员钱钧也出自少林寺。钱钧中将和许世友上将同样武功高强,且有5年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一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门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最长的也才四个月,他们都原封不动。北京。军值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湘互对调。毛泽东在书房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了这一命令,同时宣布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的工作。毛泽东说:“我提个建议,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建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在开会或聊天时提议唱这首歌。 毛泽东宣布对调命令后,让王洪文宣布对调的名单。王洪文刚当上党的副主席,比较牛哄哄,没把老将军放在眼里。他是从上海发迹的,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在军队方面说,上海是南京的管辖范围月B时张春桥挂了个南京军区政委的名,许世友根本不买他的账,最恨的就是他。许世友爱憎分明,粉碎“四人 帮”后,许世友说:“我早就看出张春桥不是好东西。”毛泽东去世时,江青围攻许世友,许世友拍案而起,说:“你张狂什么?主席在我让你三分,现在你再胡言乱  相似文献   

13.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许世友就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还想打一仗,然后就休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中越边境西段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指挥,东段由许世友指挥.当年许世友74岁,比杨得志大5岁,成为我军历史上亲临前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14.
李文卿 《党史纵横》2002,(11):10-14
《“文化大革命”中的许世友将军》由“文革”期间许世友将军的秘书、后任国防大学政委的李文卿上将撰写。该文集中地再现了许世友将军196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的主要经历,重点记述了动乱岁月许世友将军同林彪、“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致力于稳军安民护国等富于传奇色彩的动人事迹。作者凭借近距离观察的优势,饱蘸真情实感,着力描写我党我军这位著名战将忠勇双全、胆识兼备的军人风骨和性格特点。笔下皆为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取材翔实,表述朴实,可以说,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许世友将军。该文篇幅较长,经征得作者同意,我们将其删改成若干个故事,从本期开始连载。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后,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退居二线。此后,老将军即以笔为武器,转入了第二战场,相继出版了《我在红军10年》、《我在山东16年》、《许世友回忆录》等著作。若不知许世友将军经历的人,难以想象,老将军原来竟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  相似文献   

16.
蔡建军 《前线》2016,(8):80-80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他居住的广州留园7号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党员,秘书孙洪宪建议成立一个党小组,把组织生活规范起来。一天,大家决定开会酝酿党小组长人选。这时,许世友推门而入,大家赶紧起立:"请首长指示!"许世友说:"什么指示?不懂规矩,党内一律平等嘛!"听说要选党小组长,许世友便顺手拉过一张硬板凳坐下说:"既然开党小组会,我也得发发言!一定要选一个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00,(6):46-47
许世友将军对家乡大别山怀有特别浓厚的感情。从 1950年至 1985年的 35年间,他共动议四次回家,结果三次成行,一次“流产”。   第一次是许世友在山东军区任司令员时的 1952年。   那时,从新县到田埔至许家洼约三十公里的小路还未通汽车,许世友一行坐车到达新县后只好换骑马了。   骑马对于许世友而言并不陌生,而正好是他的强项和老本行,因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他曾经是骑兵司令。于是他打马扬鞭,约摸走了四个钟头,便来到了好汉山的烈士墓地。当年此村随许世友一起参加革命的共有 18位弟兄,在沙场上战死了 17位,其中有 …  相似文献   

18.
正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红军历次反"围剿"斗争。在长征中,率部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屡建奇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9.
詹才芳中将戎马一生。早年受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董必武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著名的“黄麻起义”。红军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政委、三十一军政委;抗战时期曾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冀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联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首任军长,是我军一代名将。将军兄弟4人都参加了革命,大哥詹才华、四弟詹才选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员,先后为革命英勇献身, 他的一家是当地有名的革命家庭。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2月,我在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侦察营二连一排三班任班长,许世友同志是我们第九纵队司令员.由于侦察营的活动直接由纵队司令部直接指挥,因而我们这些侦察兵见到纵队首长的机会比较多.从那以后的十几年中,我与许世友司令员有过多次接触,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