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成功地主持申办“襄樊学院”,改写了我市无本科院校的历史; 他巧妙地实施“联合办学”,盘活了政府和国企两大教育资源,缓解了市民瞩目的“入学难”; 他力主“中考五统一”,净化了纷争不息、散乱如麻的招生市场; 他倡议“对口扶贫援建”,加快了山区“普九”进程; 有人说他“不会吸烟,不会喝酒,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只会工作,不划算”。然而他的同事、他的部下、全市中小学教师拥护爱戴他。一位青年干部动情地说:“在我十几年的频繁岗位调换中,还未遇见过这样的好领导。”一位老干部说:“现在像他  相似文献   

2.
夕东 《廉政瞭望》2011,(21):45-45
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常常用“对”来断句、过渡,这是种很好的“肯定”心态,对自己也起到了正面的暗示作用,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是对他人抱有善意与期望的表现;吴宗宪在舞台上的口头禅是“这个厉害了……”显然他有危机感,他赞美他人的背后,是对自己现状的隐忧;他同时有强烈的表达欲,他需要大家对他“有反应”,害怕寂寞与冷感。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李立三,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关于他的死因,中共中央在他的悼词中说是“含冤去世”:“文化大革命”中人们传说是“自杀’的;而他的战友、身边工作人员以及亲属,都不相信他会自杀。因为他们了解他。是他,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而被敌人悬赏600光洋;是他,作为上海“三罢”总指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在领导“五卅”运动中,险遭毒手;是她,作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最早提出组织南昌起义,战斗中“险些中弹牺牲”;是他,被陈云誉为“坦克车”,身先士卒,出生入死;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人情世的奇怪人”;有人说他是一个“舍得花钱的守财奴”;有人说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可是有他这么一个敢于坚持原则“奇怪人”,才使得城北的干部们直气壮地一次次抵制了腐败歪,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他这么一个反对铺张浪费的“守奴”,才使得今天的城北村集体产高达上亿元,不欠国家一分钱款;正是有他这么一个牢记“两务必”的“苦行僧”,才使得他所领的一班人能够立党为公、执政民,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清廉本色。他就是山西省高平市城北居委党总支书记尚民红。(一)作为地处繁华闹市的城北村“一把手”…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1,(9)
韦伯斯特,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美国著名的词典编纂家,被奉为“美国词典之父”。二十世纪的中国,也出现了这样一位辞典编纂家。他熟练地掌握了13门外语,是全中国罕见的语言“奇人”; 他“编纂超身”,已主编十几本辞书,总字数达1.6亿字; 2000多位专家学者曾集结在他的“麾下”,从事知识传播和文化积累的神圣宏业……被称为“没有军衔的将领”; 中央书记处的一位书记赞誉他是“知名人物的总代表”; 著名英语权威、老教授许孟雄曾感叹道:“200年以后,我们早已作古,但200年后只剩下了他”; 他就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创新方面堪称楷模。他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否定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在经济理论上,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大胆思路。邓小平理论处处蕴含着创新。  相似文献   

7.
微微 《廉政瞭望》2007,(4):22-23
他亲手抓捕了吸毒女犯,却收养了她被人视为蔽帚的女儿;他与女犯签下了监护协议,4年来,他履行着一个“父亲”的职责。2006年,他终于将“女儿”送进了大学校门。抓捕一名罪犯,接回一个“女儿”  相似文献   

8.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06,(10):27-33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其产党;他是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相似文献   

9.
同事们称他是公家的“铁算盘” ;熟人朋友称他是不开窍的“铁面孔” ;亲戚家人怨他是没有人情的“铁心肠”。也正是凭着这“三铁” ,使他在金钱堆里走得端 ,行得正 ,请看 :  相似文献   

10.
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毛主席曾夸他课讲得不错;周总理曾亲切关怀过他,让他穿着自己的鞋子出访四国;邓小平在谈到他时,曾说“这个人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有人戏称他是“万能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也是当今世界上年纪最老的校长。这个不平凡的人叫钱伟长,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1.
褚时健是云南玉溪卷烟厂的厂长。在他的领导下,该厂的“红塔山”在国内市场上击败了世界名牌“万宝路”,“新兴”和“紫云”畅销东南亚和日本;1991年,他的厂向国家纳税39.4亿元,职工人均纳税近100万元;他有“全国优秀企业家”等一大串令人目眩的头衔。但在记者请他介绍成功之道时,他却说:“也许我的教训对你的读者更有意义。”接着,就痛心疾首地介绍自己决策生产“玉溪”,“向世界第一冲击”而最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 ,接受明治维新的教育 ,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宣传革命思想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他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称“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在 192 0年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在党的“二大”和“三大”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在党的“四大”和“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192 7…  相似文献   

13.
肖思科 《党史博览》2000,(8):13-21,,34,
他给占据人类五分之一的人民奠基了伟大的事,他去了…… 彭真,20世纪中国革命灿烂的星河里,一颗闪亮而又不该抹去神秘色彩的巨星。 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少有的从白区走出来的领导者之一;他是经历了两番入狱的胜利者之一;他还是两次没“入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底.却活跃在政坛,被人们称为“准常要”,并以自己特有的影响,被整个民族所尊重的“元老”之一。 关于他,党和国家的文献中有许多的“定义”。 在他的名字背后,有一系列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4.
他曾在实权岗位上向“朋友们”施展“吸金大法”;他的守财已经到了“抠门”的程度,对情人也不例外。当非法聚敛的财富像肥皂泡一样破碎之后,他问自己: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他谋害了“二奶”和私生女,却仍然在“天堂热线”里与“二奶”煲电话粥;他欲干掉“三奶”家倒戈的小舅子除去后患,却把刀把子的“话语权”交给“三奶”考验其忠贞度;他在环环相扣的杀戮中果断自信,却又暗中为培养“后备情人”打埋伏。一张耀眼的红地毯和一声意外的尖叫,打乱了精心策划的全盘部署。本案的男主角、原山西阳泉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科长王俊平等3人最近被绑赴刑场……  相似文献   

16.
<正>“灯坏了,他半夜都会上门来修;生病了,他跑前跑后。”每有访客,76岁的孤寡老人应久昌总会提起一个人;“他帮我们安上灯,晚上也能做作业了。”上小学的刘畅、刘响姐妹俩满脸幸福;“他让我知道了一支电笔的分量不轻,一颗党心的凝聚力有多强。”志愿者唐洁如此感叹……众人口中的“他”,便是钱海军。  相似文献   

17.
<正>“三个一”勾勒出他的人生轨迹:只读了一所大学——清华大学,只就职于一个单位——浪潮,只从事一个领域——服务器;在普通人看来枯燥又无趣的工作,他一干就是30年,倾注满腔心血推动中国服务器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在他的带领下,浪潮服务器销售额从不足一亿元发展到七百多亿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器供应商。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  相似文献   

18.
“9·18”事变,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丢失了东三省,将30万东北军撤到华北,继而参加了鄂、豫、皖“剿”共、陕北“剿”共。长期的内战,使他损兵折将。“剿”共变成了东北军的“无期徒刑”,“复土还乡”的愿望无从实现。于是,他从“剿”共转到了联共。西安事变实现了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尽管他本人失去了后半生的自由,却  相似文献   

19.
<正>“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开国中将黄新廷的家乡就在洪湖岸边。他15岁参加革命,一生赤胆忠心,身经百战,宁折不弯。红军时期,他曾带领连队用25发子弹打跑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大队;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创造以八路军一个团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记录;解放战争时期,他敢公开对彭德怀的作战计划提出不同意见;“文革”时期,“造反派”逼他诬陷老领导和老战友,但他的检举材料只写着“贺龙是好同志、好领导”“余秋里是个好同志”“王尚荣是个好同志”。  相似文献   

20.
他是张学良将军的副官之子;他自幼习武成为“北腿”正宗传人;他经历过“文革”期间的苦难后成为声名显赫的亿万富翁;他被当地人们称为“扶贫大王”,北美慈善协会第四届年会授予他全球慈善家奖杯;他头顶桂冠,在2004年的头衔就多达4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