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未雨绸缪我边防军备战东北 1950年7月1日,继向朝鲜派出空军和海军之后,美国又出动了地面部队投入朝鲜战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冷静分析了朝鲜战局,认为朝鲜战争已趋于复杂化,朝鲜局势有恶化的可能,美国甚至可能进一步扩大战争,有攻击中国东北的可能,中国人民不能不有所防范,预作必要的准备。 毛泽东委托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召集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以及林彪、肖华、肖劲光、刘亚楼、杨立三、李涛、许光达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于7日…  相似文献   

2.
姚淼 《党史文汇》2010,(10):57-58
1950年夏,朝鲜半岛爆发了内战。不久,美国侵略军从朝鲜北部的仁川登陆,与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南北夹击朝鲜人民军,战争出现逆转,朝鲜人民军处于危难之中。朝鲜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党中央和毛泽东毅然采取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行动。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在全国上下和党内开展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力配合了战争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1953年 7月 27日,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至此,长达 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有一位“隐形人物”始终坐镇幕后,运筹帷幄。他,就是中共秘密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李克农被中央送往苏联养病。在苏联,他每天都通过报纸分析局势的发展。随着战争不断升温,李克农再也无心疗养,他迫不及待地返回北京。当朝鲜谈判的信息传来后,李克农毫不犹豫听从毛泽东的点将,抱病前往朝鲜。   1951年 7月 6日,李克农拜会金日成。经与朝鲜方面协商,李克农为中朝代表团…  相似文献   

4.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8,(11):37-37
1991年10月笔者为筹建周恩来纪念馆赴京征集文物和资料时,曾见到了刚从毛主席纪念堂离休的韩福裕老人。韩老祖籍山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因家庭贫困随家人闯关东,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945年日本投降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他有些文化,思想觉悟比较高,军事训练项目和军事素质都很好,所以在1948年东北解放军入关后不久,就被选调到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当贴身警卫。那时,毛泽东、周恩来两人都住中南海的丰泽园。他每天除了跟随在周恩来身边外,天天也能见到毛泽东主席等其他领导人,特别是他还亲历了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重大国事活动,耳闻目睹了开国初发生在开国元勋们身上的许多动人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周恩来决定中国命运的结合 毛泽东与周恩来同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们几乎同时探求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们站在新思想的前沿,为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共同奋斗。尽管他们之间也有过误解和分歧,但纵观他们交往的全部历史,他们仍然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和知音。 1924年,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广州结识,开始了两个人的交往历史及伙伴关系。从1927年到1935年,先是周恩来在中共中央作为领导者,毛泽东在地方建业;后来毛泽东、周恩来同在中央苏区工作,仍然是周恩来处在领导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194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了关键时刻。3月29日晚至30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中央首脑机关转移到陕西北部清涧县石咀驿附近的枣林沟。在这个小山村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研究了中共中央领导的分工和中央机关的行动。会议在郑重讨论之后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比较精干的机关留在陕  相似文献   

7.
在和平解决两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的事宜。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周恩来的南京之行已在酝酿之中。可是,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被扣后,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改变了原先的计划。1937年1月5日和6日,毛泽东等连日给在西安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8.
加强东北边防,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1950年6月,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按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和部署,有条不紊地、卓有成效地工作着。然而,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态迅速作出反应。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  相似文献   

9.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在金日成和斯大林的共同请求下,开始考虑是否派志愿军前往朝鲜参战的问题。在中央讨论是否参战的会议上,鉴于中国面临的许多实际困难,政治局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周恩来是中央领导核心中支持毛泽东参战的主要人物。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周恩来强硬的外交立场,迫使斯大林不得不改变远避战火的消极态度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南朝鲜仁川登陆。针对朝鲜战争,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根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杨飞 《党史纵横》2013,(10):44-47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主持常务工作的周恩来,倾心竭力协助毛泽东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更为战争取得胜利和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周恩来从战争年代养成了在夜里办公的习惯。周恩来常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晚报到他这儿,他夜里批了,第二天一早下面的同志就执行。不耽误事。1974年他已76岁高龄,患癌症已经两年,每天还工作十几个小时。华国锋和国务院的其他同志经常在夜里被叫到周恩来那里开会或研究工作,大家都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2.
胡飞 《党史纵览》2010,(1):28-31
1952年6月,正在朝鲜战场指挥作战的陈赓接到中央调令,让他担任新组建的军事工程学院院长。接到命令后,陈赓挥别了一起战斗的战友,回到北京,在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商谈之后,立即开始着手组建军事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3.
钱江 《党史文苑》2012,(19):45-48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武装干涉,还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朝鲜战争扩大为大规模局部战争状况。如何掌控和投入朝鲜战争报道,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日报》突然面临的情况。《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向朝鲜战场派遣记者战争开始前,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日成曾来北京,向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通报朝方作战决心,听取意见。但是,具体到战争哪一天爆发,则是朝方高度机密。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只有半年的范长江,和此前几个月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对此都没有准备。对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需要有一个认识和判断的过程。朝鲜战争爆发当日,在《人民日报》夜班值班的总  相似文献   

14.
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  相似文献   

15.
马丽 《党史纵横》2012,(9):44-48
抗美援朝,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最艰险、最没有把握的一次大兵团现代化战争。带兵到国门之外作战,并且主要对手是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加上南朝鲜军及英、法、加、印等国组成的“联合国部队”,这对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麾下的战将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毛泽东选择入朝部队最高指挥员是十分慎重的,为此,他将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位置空缺,等了林彪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前,林彪与毛泽东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1950年10月28日9时半,在庄严肃穆的哀乐声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扶起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灵柩,然后由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执绋前导,向劳动人民文化宫缓缓行进。灵柩中安息着他们的亲密战友和同志——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同志。  相似文献   

17.
王兰生 《党史纵览》2011,(10):45-46
在《毛泽东为什么要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党史纵览》2010年第8期)一文中提到:1950年10月初,中共中央在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为了你到朝鲜后工作上的方便,先把岸英带去,他既懂俄语,又懂英语。  相似文献   

18.
柳哲 《党史文苑》2014,(6):38-42
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先生在澳门逝世,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极其关注。周总理不仅委托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先生在港澳成立曹聚仁先生治丧委员会公祭,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开展了一次增产节约运动。时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积极响应号召,与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爱国增产节约的运动中。周恩来与增产节约运动的发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到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周恩来看到此景后,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要医治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要从事经济的文化的国防的各种建设工作,国家的收入不足,开支浩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一项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这些外交活动,既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也在外交舞台上展现了新中国领导人高超的斗争艺术。更重要的是,这些外交活动,对于揭露美国的阴谋和结束朝鲜战争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