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Ο一Ο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 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 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 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 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 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 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 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 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 模范。在新时期干部的法律素质与依法治国之间关 系密切,要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提高干部 的法律素质。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律师世界》2002,(12):1-1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О-О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徐劲 《政府法制》2009,(1):28-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8年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加强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不仅对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也指出,要“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把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作为地方人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为此,本刊从本期起将原“同行”版块中“新法出台”栏目扩展为一个新的版块——“法意”,并在这一版块中开辟“新法解读”、“以案释法”、“学法札记”等栏目,以更好地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6.
杨紫? 《中外法学》1998,(1):18-26
<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要求。但是,中国法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立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为地方立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立法观念,端正地方立法指导思想,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坚持实事求是,从基本省情出发,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确定并实施立法项目。既要避免照抄照搬国家法律条文,又要防止违背法制统一原则,盲目追求“地方立法体系的完整性”。 …  相似文献   

8.
法律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松 《行政与法》2007,1(3):17-18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不公多与法律制度不公有关。完善法律制度,保证立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实现以体现公正价值,体现民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的良法之治。同时还应该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9.
房蔚  冯志毅  房雨霞 《行政与法》2003,(11):125-126
公安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立法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出发,公安机关的各项执法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安法律、法规、规章更应当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必须加强公安立法工作,对部分公安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时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同时要注意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刷新立法理念 提升立法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适应形势的要求,不断刷新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然而,在国企改制中,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却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如社会保障不落实,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民主政治权利不落实等等。如何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保护职工权益,是国企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欲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以完善有关法律规范为进路,进行有关专门立法、提高法律规范层级、健全社保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程序规定,全面维护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七大全面部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任务。11月27日,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二是要加强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统一多层次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配套制度是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制度,也是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的重要保障。完善法律配套制度,加强和改进法律配套规定督促工作,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坚持以德为先,依法治国的理念,坚持法德并举的道路,强化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素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深入学习《建议》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30)加快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坚持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统一,做到改革决策、发展决策与立法决策紧密结合,并把经济立法放在重要位置,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  相似文献   

16.
《天津检察》2009,(1):1-1
2009年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为保证,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一、准确把握宪法定位,坚定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 “我国宪法规定设置人民检察机关,并把检察机关确立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法律监督职能,是我们党和国家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检察机关的这一宪法定位,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对于保证司法、执法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清廉执法,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切实承担起宪法赋予的神圣使命,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稳定性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令等规范性的文件,应保持其严肃性,不得任意变动和修改。立法上的稳定性是社会主义法律具有权威性和尊严性的必要条件,是法律富有生命力的表现。首先,社会主义法律是根据一定阶段的任务制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体现了在一定阶段内法律和经济基础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因此,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对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保持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法律朝令夕改,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目的是要民主制度化、法律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立法经历了开创期、挫折期、中断期、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形成期。其经验主要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起来,把立法与党的理论及国家重大决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立足国情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着眼现实与注意立法的前瞻性结合起来,把立法的速度与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把立法机关立法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维护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立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确立,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在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权的实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集中地代表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律代表的意志是一致的.只有依靠共产党这个政治领导核心的权衡和引导,立法机关才能把握立法的方向,才能捕捉立法的时机,才能使法律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完全证明了这一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决定,1979年6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根据三中全会精神,把加强民主与法制作为中心议题,制定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在内的七个重要法律,从而把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实践证明,党不失时机地向国家机关提出制定、修改某些关系全局的法律的建议,权力机关才能充分发挥其立法职能.比如党中央在1980年8月30日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