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侦部门在对案件进行侦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个别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证人在开始就串供、串证,给案件的侦查工作设置了障碍。但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这种做法往往是好事,只要办案人能及时调查并充分利用,那么对整个案件的侦破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犯罪嫌疑人、证人串证,目的是隐瞒事实真相,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给侦查工作设置障碍。串供要通过一些行为来实施,这些行为又产生了新的证据,即证实嫌疑人掩盖原有事实的证据,这种证据为我们想查但又未查明的问题指出了方  相似文献   

2.
3.
4.
犯罪嫌疑人因为同一犯罪事实已被香港地区追究刑事责任,内地司法机关虽然对该犯罪嫌疑人具有管辖权,但不宜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就法律层面分析,法律对"律师伪证罪"客观方面描述不清是辩护律师被滥诉的重要原因。但更为关键的是,现行法律体系没有设置合理的程序防止此罪名被曲解、滥用。因此,法律除了要对罪状做精准描述之外,还要构建一个公正的程序防止相关罪名成为职业报复的工具。就此而言,《刑法》不应单列"律师伪证罪",《刑事诉讼法》也没有必要单列条文强调辩护人不得伪证的义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虽然对相关条文作了修改,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6.
施艳 《检察风云》2011,(20):32-33
他是我所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年龄最小的犯罪嫌疑人,案发时才25岁。在他身上,没有刑事犯罪分子的那些“戾气”和“怨恨”。与一些老奸巨猾的贪官相比,他没有很深的心机,给人的印象内向腼腆,言语不多。  相似文献   

7.
所谓“污点证人”就是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公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在国外影视作品中,这一名词并不鲜见。但在我国,现行法律对“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尚无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的证言也仅适用于刑法中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恐怖主义在世界各地呈愈演愈烈之势,已严重威胁到各国的安全。本文首先谈及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种种认识,接着分析了当前恐怖主义及其组织的发展现状,最后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防治和消除恐怖主义这一国际毒瘤。本文认为国际社会要有效地防治恐怖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在联合国领导下的国际反恐怖主义大联盟;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世界大国不得采用双重标准;更多地用非军事手段来对待恐怖主义,以达到治本之效;增强国家抗恐怖主义能力;国际社会应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主要是消除贫困和愚昧,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9.
出于种种原因,职务犯罪被告人会出现当庭翻供现象,这将直接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公诉人如何正确、有效地应对这类被告人的翻供,成为认定案件的关键。本文从翻供成因入手,寻找了解决职务犯罪被告人翻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各国著作权法在注重维护作者权益的同时,无不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理由创设了著作权限制制度。但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昔日作为作者权利和社会利益的最佳协调器的著作权限制制度,此刻却成为使得公众权利和作者利益冲突并激化的原因所在。本文指出研究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问题,对于调解作者与公共利益享有者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东 《政法学刊》2008,25(6):61-65
反侦查是当前刑事犯罪中最具时代性的现象,伪造身份、异地作案、高科技犯罪、网上销赃等成为当前犯罪一种“时尚”。一直以来,侦查面对反侦查的挑战颇感困惑,侦查技术的发展总跟不上犯罪发展的步伐,如何认清反侦查的本来面目是侦查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刑事案件的研究,采用文献、实证资料研究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刑事侦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反侦查行为进行研究,对反侦查行为若干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反酷刑的哲学和历史学依据 ,认为历代儒家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始终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承反酷刑思想 ,并积极地用之于历史上司法实践 ,给我们留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儒家的思想又受到历史的局限 ,其反酷刑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4.
吕丽娅 《法制与社会》2010,(24):295-295
著作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创作积极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最终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但法律对任何权利的保护不会是绝对无条件的,著作权作品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延续性,不应为著作权人所独有,而应使全人类最终从中受益,从而有必要对著作权的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15.
16.
王沛 《法律适用》2013,(6):50-53
一、酷刑犯罪的内涵酷刑是全人类的公敌,打击酷刑犯罪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任务。《世界人权宣言》第5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均对酷刑犯罪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指出"对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处罚"。198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禁止酷刑公约》,其中第1条明确规定了酷刑犯罪的概念:"酷刑系指  相似文献   

17.
任颖峰 《政法学刊》2002,19(4):53-55
犯罪现场是侦查与反侦查矛盾斗争的核心阵地。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突出地表现在犯罪现场构成的各个要素之中。在刑事案件中反侦查现象日益增多及反侦查手段不断升级翻新的形势下,对犯罪现场中的反侦查现象加以系统研究,坚定对其加以识别的信心并提高识别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反酷刑政策与罪犯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克芳 《法学论坛》2007,22(2):49-57
酷刑严重侵犯人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严重犯罪之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反酷刑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是人权意识的觉醒和人权运动的兴起.随着人权保障的国际化,反酷刑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因而联合国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人权公约来禁止酷刑,并建立了反酷刑的国际监督机构.就我国来说,国内有关法律,如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大都有反酷刑的内容或规定,但是,这与国际人权公约的有关规定相比仍存在着差距.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反酷刑措施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法学杂志》2021,(6):47-60
  相似文献   

20.
张扬 《法制与社会》2021,(2):168-169
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和研究,阐明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作为知识产权的兜底法律.论述了新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法律责任过于严苛、过度依赖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网络侵权法律法规、以及过度增加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并且针对以上现实问题,提出了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