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有一个人比苏联活得还长,比苏联的创建者和毁灭者更为长寿,见证了苏联创立、崛起与崩溃的历史进程,这听上去似乎不可理喻.这个人就是索尔仁尼琴,一生时光分隔于苏联与西方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2.
帝国无论是作为一种历史现实、概念范畴还是分析工具都是很重要的。然而,学界关于“帝国”的概念存在许多的混乱,“帝国”一词被政治家和学者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而赋予迥异的涵义和褒贬色彩。本文试图摆脱当代关于帝国主义的两极辩论的限制,详细考察从最早的罗马帝国到现代“帝国”概念发生的历史沿革以及它所具有的丰富的政治涵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讨历史上的帝国和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使俄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移民,引发了两次移民运动的高潮;随着铁路的修建,东部地区的居民点数量大幅增加;西伯利亚大铁路管理局作出了在东部地区建立社会基础设施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加速了其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铁路的开始敷设,越来越多的欧俄居民迁移到东部地区居住,使这里居民点数量显著增加,而铁路沿线居民点的发展更快。特别是铁路管理部门对东部地区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因此,铁路修建的直接后果是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另一方面,它在俄国社会上也引起了深刻的矛盾:既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又进一步加深了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西伯利亚地区对欧俄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东北亚国家的地缘关系,是列强在东北亚地区利用铁路开展竞争的滥觞。一战前,沙皇俄国利用铁路推行扩张政策;一战后,苏维埃俄国在重构东方发展环境过程中仍须倚重西伯利亚大铁路。俄国政权的更迭并没阻碍西伯利亚大铁路战略地位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彼得大帝时代起,在民族自我反省过程中,大俄罗斯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其核心要素是:(1)根深蒂固且极力张扬着的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2)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其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3)帝国的俄罗斯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大俄罗斯主义特别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性,结果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和国家政治与社会结构日趋脆弱.在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国家思想一元化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同一性的根本所在,是大俄罗斯主义的重要特征,但也是其致命弱点.目前俄罗斯还没有一个一元化的国家思想,所以当今俄罗斯政坛上,意识形态多元化意味着大俄罗斯主义的退潮.  相似文献   

7.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大陆桥,它不仅架起了横跨俄罗斯通向欧洲的桥梁,也成为促进日俄商务往来的重要通道,在20世纪70-80年代成就了日俄商贸发展史上的一段繁荣,赢得“日俄商务大动脉”之关誉。然而,俄罗斯经济转轨后,大陆桥铁路货物运输步入低迷期。经由西伯利亚大陆桥的日俄商务活动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停滞。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罗斯经济全面恢复,东北亚各国利用西伯利亚大陆桥的铁路货物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值此之际,日本国内复兴西伯利亚大陆桥的声音再度高起。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自1 6世纪中叶以后就开始以帝国的形式存在。庞大的帝国和持久的大国地位给俄罗斯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和强烈的自豪感,然而也成了它发展的包袱。正是帝国之累,使其长期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以至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不断落伍,直至最终解体。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终于甩掉了帝国包袱,开始正确认知国家利益,国家的内政与外交都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在俄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中 ,大俄罗斯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其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为沙皇俄国的扩张勾画了一个最初的构架和蓝图 ,同时也为帝国的俄罗斯化赋予了历史的合法性 ;地缘安全假说从理论上并最终在实践中确立了俄罗斯的帝国中心地位 ;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为俄罗斯企图建立一个泛斯拉夫帝国编纂了理论依据。这一理想化思想体系最终是要实现帝国的俄罗斯化 ,亦即俄国秩序。作为一种政治—历史文化 ,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的俄罗斯丧失了帝国但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国家定位。关于俄罗斯国家定位,从内部看是如何处理帝国后遗症与走向正常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外部看是关于走向西方与面向欧亚之间的矛盾。在经历国内政治、经济的艰难转型以及对外的外交博弈,帝国之后的俄罗斯其国家定位必然是建设在面向欧亚基础上的正常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1.
“美利坚帝国”论与美国的大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利坚帝国”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较过去更直言不讳、更不加掩饰的形式出现的美国支配全球论。它是当今世界力量对比状况的一种突出的反映。 2 1世纪初的美国 ,正在形成新的大战略。不管以何名之 ,也不管其制定者是否使用了“帝国”一词 ,这一战略的宗旨正在于支配世界和改造世界 ,造就和保证一个君临天下式的“美利坚帝国” ,使 2 1世纪成为又一个“美国世纪”。  相似文献   

12.
日本俄苏史学界盛行使用"帝国"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和考察沙俄帝国和原苏联的历史,帝国与比较帝国理论已然构成日本斯拉夫—欧亚地区研究的理论支柱。值得注意的是,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望月哲男提出通过意象地理的理论框架来重新归纳俄罗斯文化的表达渊源、历史结构与逻辑思维,丰富了日本学界的帝国理论诠释图景,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俄罗斯社会在近代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至今仍处于世界观的过渡期与摸索期。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使俄罗斯北方小民族从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进入现代社会。他们与其他民族一样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建立了各级自治机构。苏维埃政府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对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改造。苏联的北方小民族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民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失误。北方小民族面临着丧失民族性的危险,民族生存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14.
考察 《海内与海外》2000,(11):43-47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提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曾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种种奇异的现象,使那棱格勒峡谷显得神秘异常,以至多年来成为人们不敢涉足的“死亡地带”。日前,记者和几名探险爱好者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考察,发现不少有趣的自然现象。惊人一…  相似文献   

15.
1942年至1944年间,伪满文坛出现了大东亚文学的潮流。被认定为弄潮儿的古丁,由于留下了三次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经历而难辞其咎。古丁与大东亚文学的关系,于是成为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从作家真实经历与文本深层解读两个视角,对这一时期的古丁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现代解读,力图触及伪满作家作品研究的复杂与艰难,并借此找到古丁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披着一层神秘面纱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不少人还不知道,在这块谜一般的高原上还有一片更神奇的土地,这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关于未来国际体系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美国在遭受“9·11”事件的打击之后,能否继续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世界建立“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甚至新式“美利坚帝国”。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与俄罗斯,无论在地区还是在全球政治中,都是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在历史与现实中,两国的国家主义传统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国的国家主义对近代以来各自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对地区和全球政治格局的构造与变迁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两国的国家主义在历史上既有冲突又有合作,在现实中既有竞争又有协调。作为邻国,日俄两国国家主义的取向和属性,无疑会对中国对日、对俄战略产生基础性影响,它会制约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战略定位的层级。  相似文献   

19.
洪军 《欧亚观察》2001,(1):37-38
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解放日报》社国际部联合举办了“世界各大力量的战略调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讨会。京、沪两地学者潘光、黄仁伟、伍贻康、周敦仁、王少普、吴寄南、赵华胜、沈丁立、李秀石、张祖谦、崔志鹰、刘鸣、金应忠、侯若石等参加了研讨。现将会议讨论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0.
普京在2016年6月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是继欧亚经济联盟和“转向东方”之后一项宏大的战略构想.“大欧亚伙伴关系”包括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世界秩序三个层次的内涵.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是其起点,世界秩序是其最终目标.从地缘经济方面看,“大欧亚”意在发展俄罗斯的东部地区西伯利亚和远东,以及推动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地缘政治方面看,“大欧亚”意在使俄罗斯成为大西洋和太平洋强国,以及欧亚大陆的中心;从世界秩序方面看,俄罗斯希望将“大欧亚”打造成为新世界秩序的发源地和载体,作为单极世界的替代品.“大欧亚”概念已经面世,后续措施将会陆续出台.但是,由于各种客观障碍及主观不确定性,俄罗斯更注重“大欧亚”战略构想的地缘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