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结识《红广角》是偶然的机会,应该从2010年12月1日《红广角》举办的"红广角杯"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开始。偶尔看到"红广角杯"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启事,心里就活了,总想写一个人,把这个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于是,我就特别留意了《红广角》这本杂志,千方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是《红广角》(原《广东党史》)杂志创刊32年、办刊200期的大喜日子。作为一个关心党史研究的老同志,《红广角》杂志的一个老读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与《红广角》杂志的交往确实有很长一段历史了,还挂了一个顾问的头衔,可以这样说,我亲眼见证  相似文献   

3.
我与《红广角》的那份深情洪汉文:因为受到《红广角》和她的工作人员的认真追求真理精神的感动,我在阅读和思考中,也就常常有所得,有知识的拓宽,有视野的改变,有角度的更新,也有老友促膝而谈的惬意。在实用主义泛滥、价值观念混乱、金钱物欲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红广角》杂志的稿源,加强与兄弟杂志的经验交流,《红广角》杂志编辑部于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前往北京进行组稿活动。此次活动座谈、采访、组稿任务顺利完成。10月31日,《红广角》杂志编辑部在广东省委党史研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11,(9):F0003-F0003
2011年8月17日,《红广角》杂志重点作者笔会在广州增城市派潭镇门水寨召开。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淼翔主持会议并讲话。《红广角》杂志主编王国梁介绍了《红广角》杂志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是我刊《红广角》(即《广东党史》)杂志创刊32年、办刊200期的大喜日子,我刊于本期起开设"我与《红广角》"栏目,发表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叙述与本刊交往的过程及感想,抒发对本刊的感情,对本刊办刊特点、成绩的评价,对本刊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文章。以促进我们奋发向上、拓宽思维、吸纳合理建议,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发挥本刊作为中共党史宣传的窗口作用。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来稿,我们将择优在本栏目发表。本期发表以下三篇诗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本刊启示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提出的"抓好主业"、强化党史研究的工作部署,不断提高《红广角》杂志的办刊水平,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决定,从2016年第7期起,《红广角》杂志全部改为学术版,不再办综合版。《红广角》杂志将围绕党史研究,进一步加强组稿力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致力扩大党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红广角》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合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刊物;是一本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追求融党史纪实和学术研究,可读性、资政性和地方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办刊风格的杂志。自从2010年七月本刊由《广东党史》改名为《红广角》之后,注重刊物的可读性和资政性,  相似文献   

9.
本刊启事     
<正>近期有少部分读者反映未能收到《红广角》杂志,经本刊了解,主要是部分读者因工作调动邮寄地址未及时更新或原邮寄地址登记不准确所致。因此,请未收到《红广角》杂志的读者及时与本刊发行科联系(电话:020-28865059)。不便之处,敬请海涵!  相似文献   

10.
本刊启事     
<正>近期有少部分读者反映未能收到《红广角》杂志,经本刊了解,主要是部分读者因工作调动邮寄地址未及时更新或原邮寄地址登记不准确所致。因此,请未收到《红广角》杂志的读者及时与本刊发行科联系(电话:020-28865059)。不便之处,敬请海涵!  相似文献   

11.
《广东党史》2010,(6):1-1
<正>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广东党史》杂志现更名为《红广角》。特此公告。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合办的《广东党史》  相似文献   

12.
林戈 《广东党史》2011,(6):41-45
《红广角》2010年第12期一篇文章——《东欧剧变过程及原因探析》中指出,东欧剧变的原因是苏联来的:"东欧国家无一例外地照搬了那种中央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苏联又是亦步亦趋"。我认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苏联是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党史》2010,(9):I0002-I0002
<正>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发表讲话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主编任贵祥作大会总结《中共党史研究》、《红广角》等六家杂志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4.
杨奇 《广东党史》2016,(6):38-40
正《东江纵队图文集》出版后,受到当年战友和广东历史学者的关注,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立平更是率先撰文评论(见《红广角》2016年第4期)。与此同时,他打电话和写信给我,了解《东江民报》出版的始末,要我提供准确的史料。鉴于当年报社同仁俱已先我离世,深感责无旁贷,因而欣然命笔。《前进报》的前身是《东江民报》,而《东江民报》的前身则是《大家团结》报和《新百姓》报。谈《东江民报》不能不回忆它的前身。  相似文献   

15.
《理论广角》于1996年4月创办。4年来,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求是》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省、市领导及众多专家学者对刊物给予了热忱关怀和支持。 原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程维高看到《河北日报》转载《理论广角》的《众家评说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专题文摘后,认为“很长见识,我从头到  相似文献   

16.
<正>《红广角》(原《广东党史》)杂志创办于1980年,至今已出版242期。被中国知网、人民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中心收录传播,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2016年,《红广角》将继续保持单月综合版、双月学术版的格局。学术版着力突出刊物的学术性,努力营造学术氛围,致力扩大党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综合版除刊发学术文章外,着力提高党史宣传、党史教育的效果,以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不断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黄秀华 《广东党史》2011,(12):48-49
接到任职通知的那一刻,我正在资料室,手里正捧着你——《红广角》杂志,内心没有太多的喜悦和兴奋,却暗暗地滋生起一阵阵无名的失落。到别的部门工作,就意味着我和你再也不是零距离;我和你再也不能象现在这样天天见面,想读你就再也不是伸手可得的事了,唉……!一声叹惜便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8.
《红广角》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刊物;是一本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追求融党史纪实和学术研究,可读性、资政性和地方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办刊风格的杂志。自从2010年7月本刊由《广东党史》改名为《红广角》之后,注重刊物的可读性和资政性,注重迎合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注重发表名人逸事、名人盛事、名人之后稿件,来稿数量数倍增长,但在大量的来稿中,也发现不少抄袭、重复发表的文章。为提高稿件的质量,提高办刊水平,更好地发挥本刊在中共党史宣传中的窗口作用和资政育人的作用,本刊编辑部特设立"2012  相似文献   

19.
《广东党史》2011,(3):14-14
广州海运党委工作部日前发出通知,为纪念党的90华诞,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根据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的通知要求,组织广大职工参加由《红广角》杂志举办的“红广角杯”纪念建党9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及内容是: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即在党的领导下本单位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变化和成就;本人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茁壮成长的经历,或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两年前在查阅《广州民国日报》的过程中,曾发现1927年1月上旬和中旬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以下简称"总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围绕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视察武汉而撰写的四份电文,并在《红广角》2010年第12期上发表了小作《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