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要,保证党的正确领导,避免犯大的错误或少犯错误等。这些为后来邓小平成功主导并初步实现"第二次结合"作了最初的思想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
殷萌 《传承》2009,(12)
中国共产党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中,正确处理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保持并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它又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问题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现在的建设、改革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殷萌 《传承》2009,(24):17-19
中国共产党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中,正确处理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保持并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它又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问题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现在的建设、改革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新中国60年以来的一个永续话题,现代化的界定在学者与政治家们那里明显不同。60年的中国现代化之路,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政治目标压倒经济目标,后30年强调经济目标和民生改善。两个30年的现代化之路迥异,也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对于两个30年现代化的收益与成本,可从三个“视点“与三个“时点”对接中,进行高度简化的归纳。  相似文献   

5.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即1956年至1966年4月,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在探索过程中,他的思想呈现出两个迥然而异的发展趋向。一方面,提出许多闪烁绚烂光辉的真知灼见,为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了先河,另一方面,又形成不少令人扼腕叹息的错误观点,成为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滥觞。科学地阐明这两种趋向,对于正确评价其时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深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军现代化建设以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为主要目标 ,既加快装备的更新换代、体制的改革创新 ,又注重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指导思想上坚持现代化与革命化、正规化紧密结合 ,装备建设上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 ,编制体制上通过精简整编达到优化等等 ,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军情、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7.
三为什么这十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会出现如此截然对立的趋向?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这里主要指出三点。首先,源于探索的艰巨性。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国情极其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一个正确的认识又往往需要经过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此,寻求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这十年,毛泽东的思想始终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由于中国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因此在这一进程中有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多元的关系亟待我们去思考和处理。而在众多的矛盾和关系中,最首要、最根本的有两种,即传统与现代化、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对这两种关系处理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种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建设三个名词的思想内涵,指明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而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代表着一种社会过程,现代化建设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政策取向。三个概念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看到它们逻辑递进关系而避免肤浅。  相似文献   

10.
廖艳彬  金诗灿 《理论月刊》2008,(5):45-46,52
1932-1942年间的十年时期,江西省国民政府在水利等诸多领域实行了崭新的理念和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的现代性的政策和措施,体现了政府在水利领域进行现代化政权建设的努力.尽管其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失败的命运,但是在此期间,通过对现代水利技术、理念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水利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兴修和整治了许多水利工程,客观上也一定程度地促进了江西地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慧丽  刘志兰 《传承》2013,(8):64-65
西柏坡时期,为了使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摆脱旧中国的枷锁,从而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毛泽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发展又及富有创造性的新理论,从而指出中国要想走上现代化的建设道路,必须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压制中国发展的一切反动势力。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构建,初步形成了以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平等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社会道德风尚、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的社会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3.
段妍 《长白学刊》2005,(5):85-88
1931-1945年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的殖民统治不仅给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带来了严重的动荡与混乱,而且使东北区域文化发生了变迁,导致主流文化发展趋向由多元向一元的嬗变;非主流文化--殖民文化与汉奸文化的交相呼应.与此同时,民众的价值取向也经历了洗礼与抉择,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樊文娥 《理论月刊》2002,1(7):69-71
党的建设现代化必须巩固和扩充自己的执政基础,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执政方式,挖掘和扩大自己的执政资源。党的建设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最核心的问题是加快党内民主进程,最根本的保证是“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基础是注重党员素质提高。现代化建设中党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但形式主义严重、官僚主义盛行、腐败风突出,这有其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刹住这些歪风,需要“三个代表”为指导,采取各种有力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们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存在着"方向性"和"设定性"两种不同的路径.如何处理两种路径的关系是影响社会主义运动成功与曲折交替变化的重要因素.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就是在正确认识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种路径进行科学整合即按照"方向性"路径的要求赋予"设定性"路径以新的内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J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李建立 《前沿》2022,(4):82-89
知识分子的理论学习教育,一般与党对干部、普通民众的学习教育要求有叠加的共性特征,又与这些阶层的学习活动区别开来,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殊性。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是以延安为中心汇集而形成的,以思想上认同党的革命理论为特点的知识分子。为了消除“左”倾和右倾错误的干扰,促使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健全了知识分子的理论学习制度,制定了切合抗战实际的学习举措,激发了知识分子的革命自觉。通过理论学习教育,知识分子注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做到了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实现了中共引导与知识分子革命主动性的双向互动,为以后党的理论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就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这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前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起点,即为后一个时期的探索奠定了理论、制度和物质基础。后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延伸,即把前一个时期提出了好的东西坚持下来,把不好的东西改革过来,把来不及提出的东西根据时代特点创新出来。两个历史时期既存在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其联系表现探索主体的一脉相承,探索主题的一脉相承,探索精神的一脉相承,探索成果的一脉相承,探索历史的一脉相承;其差异则表现探索指导思想的差异,探索内外条件的差异,探索实现路径的差异,探索具体内容的差异,探索目标模式的差异。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或者相反,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必然毁党乱国伤民,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让历史虚无主义无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更高位阶的体现,其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两种和解"语境下,"人同自然的和解"和"人同人的和解"所对应的生态文明建设范畴有所差异。探究二者的关联和耦合,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两制关系迄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扼杀与争得生存阶段、并存与对抗阶段、共处与竞争阶段.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共产党人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过分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而忽视或怀疑两制之间需要互相借鉴、交流与合作,缺乏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自觉性,导致苏联模式长期僵化,社会主义实践出现曲折发展以致严重挫折.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及采取策略的科学态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恰当地对待和处理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长期存在具有两种身份的华侨特殊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外,具有很强的回国(入境)和定居(落户)的意愿,新冠疫情下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在入境和回国落户过程中碰到一些障碍,如无法入境、入境后受到处罚或入境后无法落户.通过采取合理性措施限制入境权、尊重华侨解释说明权、区分不同情形按照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落户、尊重华侨落户选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