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玲的早期作品充满着浓厚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主要表现为文本中女性主人公在个体生存与精神灵魂上的孤独感以及文化话语领域处于失语状态的孤独。它具有深刻的文本认识意义,使其早期创作呈现出难以尽言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杰出的美国南方作家,怪诞、孤独、精神隔绝是其作品体现的主要主题。本文将聚焦于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借助创伤理论,分析小说中两个典型人物形象,酒鬼杰克·布朗特和黑人医生考普兰德,及其由于文化历史社会现状所遭受的创伤。本文旨在进一步揭示麦卡勒斯反映的孤独主题的深层内涵——孤独的不可解救,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寻求治愈创伤的办法,但都无法逃脱人性的孤独。  相似文献   

3.
李厥云 《工会论坛》2013,(6):169-171
当代移民作家群体,比如石黑一雄、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和提摩西·默等,试图展现源自异域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经历,刻画移民群体因孤独、失落和身份危机而面对的精神困境。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通过其国际化写作主题和卓越的叙事技巧,描述了移民群体遭受的文化身份困境,流露出他对文化或种族冲突因素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对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和死亡意识进行探析,探索特定环境下它的深层含义,剖析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不同视角去深入认识作家和作品.  相似文献   

5.
美国女作家伊迪斯·华顿在她的游记中显示出迥异的叙述策略。在欧洲游记中,她尽力遮掩自己的女性作家身份,模糊自己的文本控制者地位,让叙述者处于边缘地位。在摩洛哥游记中,文本叙述者从边缘走到了中心。在这里,东方"他者"衬托出了根深蒂固的白人优越感,并催生出一种彰显自我的强烈冲动。华顿游记中叙述策略的变化清晰地显示出当时西方白人女性作家特有的性别意识和身份困境。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审美物象承载的审美意蕴都能跨越单一文本的界限,在其前其后的文本中找到投射的影子,并借助其他文本获得意义增殖。也就是说,一切艺术形象都具有承前启后、前后对接和相互渗透的功能。张洁文本中的男性形象,共同铸成了一个异形同构、相互指涉的人物艺术画廊。这多个人物之间存有一种内在的互文互证性,从某个侧面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两部小说《城南旧事》与《吉祥时光》的具体文本分析,探讨了小说中父亲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精神的变迁给父亲形象的塑造带来的影响,对两部小说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探讨描述,论文指出:《城南旧事》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追忆父亲的眷恋中仍有着“审父”情结;《吉祥时光》中的父亲形象,是作家文化寻根过程中寻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莫言关于饥饿、孤独、屈辱、恐惧的童年记忆是其小说创作的丰富库存;莫言创作的三十多年跨越了天马行空、大地歌唱和灵魂忏悔三重境界;其小说文本对于女性的赞美,表现出了作家的男性视角,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来看,这是俄狄浦斯情结中恋母情结的表现。这种情结的萦绕,总是使莫言的作品潜含着温情和对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切入点,借鉴了包括叙事学在内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方法和视角,并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刘易斯主要小说的叙事特征及其作为虚拟空间的意识形态性、文本内涵和文化意蕴,进而挖掘出刘易斯小说的叙事空间特质、作家的文化情感结构和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是个高产作家,其创作不仅高产而且有质量,因而吸引了许多评论者的目光,但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研究难度甚大。将王安忆小说文本的叙事修辞与作家的叙事理念相结合,在对其小说文本的叙事探究中注入修辞分析的元素,从修辞对话的层面阐释其小说创作,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