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是:政府保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又以社会因素相保证。体制关系的重点,是突出强调市场按其内在规律运行,寻求市场自由与有效的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这一关系的顺利进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市场是整个体制关系依以建立和展开的中抠,市场经济自由原则集中体现为市场自由的现实;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则致力于塑造健全的市场机制,而不是取代它去引导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此外,还力图将市场自由同社…  相似文献   

2.
在微观经济领域中,行政权力与市场机制是一 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行政权力的过份 介入就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弱化或退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政治、小社会”的关系模式就属于这种情况:政府的行政权力渗入到微观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其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越了自身的界限而入侵了市场机制应作用的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步完善就是要求调整政府管理经济的领域和层面,使行政权力从微观领域适度退出,重点转向宏观领域,还原市场机制在微观领域的权威。 在确立行政权力与市场机制作用领域的合理界限后,它们是一种相…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伴随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而出现的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形式,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而不象传统的计划经济,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统一配置资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购买什么,由市场来调节,而不是由政府决策,资金、劳动力、商品等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自由进出,而不能人为地加以干预。政府并不直接决定每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或成为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是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裁判”,制定社会经济规则、监督规则的执行,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规范的统一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行…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有企业解困这一重大任务,今年是第二年,可以说是关键之年,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毫无疑问,从国企脱困的目标来看,本身就是一场改革的攻坚战。国企为什么会陷入亏损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当前的情况看,“两个跟不上”恐怕是问题的要害。这“两个跟不上”,一个是企业机制跟不上国家体制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宏观经济上的体制转变后,作为微观经济上的国有…  相似文献   

5.
浅析“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王勇,凌梓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两种手段,各自都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这种现象被称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正确认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存在的原因及其表现,对于有效的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  相似文献   

6.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深刻的制度创新。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将不再按所有制性质划分,而是以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表现为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法人治理制度的统一。这样,在建立现代企业新的领导体制过程中,必然要求有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7.
一、要严格区分政府的双重法律角色国家与政府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政府是国家机关之一种,只代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国家经济行政权的职能主要是由政府,特别是经济行政机关承担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权主体的国家和作为私权主体的国家被人为地混淆起来。不仅企业的法人所有权或法人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国家作为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股东权和国家作为公权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权也是混沌不清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正是凭借着行政管理者与企业投资者的双重身份直接干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微观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通过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国家作为出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一方面使企业摆脱对政府机构的依附地位;另一方面使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以此形成我国新型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塑微观基础。本文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目前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应包括三个方面:①尽快采取和运用各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因企制宜,宜股则股,宜合(作)则合,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实现企业改制,包括一部分企业改“姓”。而这一改革的主导者仍然应该是政府,其次是企业,因为政府作为所有者是旧体制的主要系铃人。②与此同时,实现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机构、方式的市场化改革,塑造市场经济基础要求的国有者主体身份及其管理方式。③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改革,同时推进企业内部的各项改革,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得以完善,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所要求并与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 序,是保证我国经济 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十五”期间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治”和“德治”有着不可分割的统一性。本文就道德调节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与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市场的效率来源于竞争。但竞争必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才能带来效率。维护竞争秩序是政府的主要任务,而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加以调控,以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这些手段一般以外在的力量对参与市场竞…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0,(18):19-19
第一大热点: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提高经济动力活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要素市场发育迟滞,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理顺:国有经济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有些还未破题: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等。权威人士指出,  相似文献   

12.
主动干预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治理工具,运用得当可以纠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运用失当也可能出现“政府失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只有遵循“符合国情、市场优先、有限干预、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注重效率、透明公开”等基本原则,政府干预才能预防和规避“失灵”,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及其所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刘炳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让市场充满活力是我国30多年来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不承认市场到承认市场,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在逐步健全。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对市场经济应该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同时要调整法律政策,消除市场壁垒。我国未来将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管政府的事,不代替市场管市场的事。对宏观经济进行引导,不直接插手微观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持社会公平正义。要活跃市场主体,让各种经济成分自由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政府角色的重塑崔华华1在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一身二任:其一,改革自身体制;其二,增强自身能力。这双重任务,其实便是为政府在转型时期的角色进行了定位与重塑,即通过职能转变使其由微观经济管理者转变为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16.
略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政府寻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政府寻租”张旭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辖区的利益,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谋取经济租金,即进行"政府寻租"。这种极不正常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正在干扰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  相似文献   

17.
从建国到叨年代初的这段时间里,由于计划经济调控机制“铆固”了资金、市场、商品附加值等经营要素,企业唯一可以发掘潜力的要素只有“人”。所以,在这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以“人’为企业经营之本的人本理论相当流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集约型社会化大生产的逐步普及,资金要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融资机制等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贷款利率、股票上市、政府资金注入等均可以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命运。市场体制下检验企业经营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企业效益的增减。这样,以“资”为本的企业“资本”理论在企业…  相似文献   

18.
林兴发 《党政论坛》2008,(21):29-3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劳动.关系也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型劳动关系向市场型劳动关系转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将主要由劳资双方运用市场机制来自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有什么责任?这是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能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难点,它是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范围、作用程度、作用方式等的权限确定,而市场质量应是这种权限确定的深层参考依据。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要立足本国市场发育的生成背景和当前市场质量的实际状况,把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作为战略取向,有序有节地逐步退出市场竞争,回归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主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整个市场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发展进而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是直接促进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央对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地实现向劳动力市场体制过渡,促进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合理有效结合,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的根本性转变和全社会最佳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是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