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作风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中国传统美德和荣辱观念的新继承;是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荣辱观是以荣辱认知和判断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人民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本位,“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核心。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是要把“人民主体论”落实为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首先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既是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论语》集中阐释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八荣八耻”的精辟概括,是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大力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为荣与远耻并重、明义与循规相须、立德与广才结合、行己与达人兼顾,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特征,也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注重实践,就是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面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王海丽 《工会论坛》2008,14(1):33-34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的文明之邦,有着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不以美为丑,以假乱真,以恶为善。但近些年来,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十分广泛和严重,扭曲的荣辱观已导致价值观的偏差,并且误导社会,影响受众,严重危害“八荣八耻”的道德观的全面确立,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光大。因此要做到明荣知耻、褒荣贬耻、激浊扬清,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必须采取紧迫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深入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对被多元化模糊的主流价值的一种重申,也是对多元化的一种价值整合,是体现时代特征的道德共识。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凸显了时代特征。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荣辱观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价值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