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是落实党和国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回笼工作关系到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支农资金运作模式的成败。因此要强调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作用,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用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消除影响的有效途径。一、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作用1.小额农贷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不仅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提供良机,而且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长期以来,信用社贷款扶…  相似文献   

2.
北票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科技化、集约化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农民致富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及时组织成立“农户信用联合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农户信用联合体”.就是5—10家农户,按照产业相同、自愿结合、技术互助、贷款互保的原则成立起来的农户合作性经营组。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无形的,属于意识形态上的概念,所以要想构建市场的信用制度就必须寻找到一个有形的载体和基础,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衡量信用。而产权制度恰好起到了衡量信用的作用。产权是信用存在的基础,如果当事者根本不具备产权,就失去了谈信用的载体,是空谈信用,这样的话信用无从谈起。因此说,只有建立在产权之上的信用才有意义,只有建立在产权之上的信用才稳定。  相似文献   

4.
郭家庄人富了,有人说,富在了诚信上。康乐县郭家庄村地处康临公路相邻的鱼嘴山下,人多地少,农民主要以育苗种植和养殖为主。过去,看到周边群众都富起来了,郭家庄人很着急,但苦于没有资金。2004年,在县信用联社的支持下,郭家庄村配合全县农民信用建设工程,开始实施信用村建设,群众可以凭借"诚信度"向信用联社贷款。随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我国商业信用,重构银企信用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 商业信用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产生以后,就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信用形式。这是因为从卖方企业来看,商业信用直接为商品流通服务,以商业信用作为优惠的销售条件,是商品销售最有力的竞争手段。而且卖方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后,可通过商业票据的贴现,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因而有闲置资金的卖方企业愿意向买方提供商业信用;没有闲置资金的卖方企业也愿意用商业信用来推销商品。从买方企业来看,商业信用是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最简捷的方式,买方企业寻求信用无非是缺乏交易手段,如果买方的债务能被对方接受,通过商业信用就能解决作为流通手段的资金不足的困难,那么买方企业就无需  相似文献   

6.
刘青  吴航 《当代贵州》2010,(18):172-173
他们自称是农民的儿子,要时时刻刻为农民的难处着想;凭借“信用”两字。他们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8亿元。他们就是关岭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员工。他们创建的是利民、利社、利县的信用工程。  相似文献   

7.
江苏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的“一折通”用户发现自己的名下突然出现了贷款。这些贷款不仅让这些农民有了不良信用记录,也导致其他业务都无法办理。对于类似灌云县出现的农民“被贷款”事件,人们已是屡见不鲜了。近年来,农民“被贷款”的事件时有发生.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正村民想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但常苦于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高锦村村民杨波就遇到了创业初始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苦恼。"多亏朱书记帮我申请了15万的贷款,我的刺绣厂才能正常开业运营。"杨波所说的"朱书记"是黔西县林泉镇高锦村"金融书记"朱曦。"‘金融书记’就是来给我们送金融知识、解决资金困难的。""想办‘特惠贷’,找朱书记。"说起金融、产业发展资金方面的事,大家都会提起村里的"金融书记"朱曦。2015年12月,黔西农商银行林泉支行行长朱曦多了一  相似文献   

9.
<正>"三变"改革不仅让贫困户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农民到股东的身份转变中,更打开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思维局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缺少资源、没有资金、思想局限,是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的三个难题。找准致贫"病根"、开对脱贫"方子","三变"改革为都匀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路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都  相似文献   

10.
做好农村信用社发展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英 《实践》2007,(6):30-31
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做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工作很重要。要针对现存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经营发展对策。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法人的经营模式与贷款利率的不伸展性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当前农村集约化水平提升,农村资金向二三产业特别是向工业转移,资金需求呈多样化,而农信社的服务空间受到明显制约。再者,贷款利率也一直受控,不能根据贷款用途、贷款项目、风险的高低和客户的信用程度等进行灵活调整,缺乏必要的弹性。  相似文献   

11.
他走到哪里就把科学技术宣传到哪里,为农户想办法、找出路,依靠科学技术引领农民踏上致富路。他每天的生活内容和主要精力就是调查、走访、培训农民、试验、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1亿元扶贫贷款为何引来怨声一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亿元的扶贫贷款,不仅没有造福一方,反而使得农民莫名其妙背债务,提心吊胆怕逼债;银行遭受巨额损失,资金大量悬空;村干部劳民伤财反遭戳脊梁骨——6年前,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争取了一笔1亿元扶贫贷款给农民修梯田、打水窖;6年后的今天,这笔巨额资金不仅没给农民带来福音,反而引来当地农民、银行和村干部的一片骂声:许多农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背上了巨额债务,银行发放的扶贫贷款大量悬空,乡村干部为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强行发放扶贫贷款……被迫贷款修梯田农民坚决不认账家住安定区凤翔镇南二十铺村63岁的景春明一辈子种地过日子,没欠过谁的钱,然…  相似文献   

13.
何云江  晏青 《当代贵州》2010,(23):40-42
绥阳县以"双信工程"(即信用乡镇建设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为载体结对共建,创造性地把基层党组织在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优势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三农"有效金融需求全覆盖,广大农户脱贫致富资金支持获得有效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用贷款是一种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种贷款形式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都无法顺利开展起来。本文用两个简单的博弈模型,讨论了该贷款形式无法开展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山村农民要脱贫致富,笔者认为,应坚持四个“引导”。  从破除“等、靠、要”思想入手,引导农民树立勤劳致富的意识。笔者调查发现,贫困山村的村民普遍低报自己的收入,制定脱贫规划时把目标定得低低的,而把要求上级扶持的资金规模定得高高的,以便保住“特困”的帽子。人多耕地少,农闲时间多,但农民学技术、搞开发的不多,打牌、闲逛甚至赌博的却比比皆是。群众的观念陈旧,是阻碍贫困山村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因此,要摆脱…  相似文献   

16.
正"俺家里人都没工作,也没什么技术,现在想办点贷款养几头猪,你们能支持不?"一位拄着双拐的农民小声问着,底气有点不足。"支持!大力支持!我们来,就是要帮咱们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晚上七点多,苗朱乐村开办"金融夜校"的小广场上,灵寿联社宣讲员正在解答着村民的疑问。而这仅仅是灵寿联社实施"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的一个缩影。"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是通过加强基层农村信用社和基层党组织(简称"双基")的深度合  相似文献   

17.
正铜仁市农信社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和农村金融信用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取得"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铜仁市农信社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社会诚信体系"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和农村金融信用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加大"三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信用担保机构作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问题的中介机构,近年来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约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目前信用担保的外部环境不完善、相关规范监督的缺失以及民间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的效果和效率一直受到一些质疑。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准确判断了信用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的作用与效果,在全面了解温州信用担保机构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我国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7)
<正>卓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境内多丘陵山地,少平川沃土,十年九旱,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卓资县一些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禀赋的孱弱和不足。据2004年的一项农业调查数据显示,全县粮食每亩产出平均收益为50元。效益如此低下,一方面是土地的涵养量差,另一方面就是配套设施落后,耕作粗放,农田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必须从土地这篇文章做起,加强基础条件的改善,增加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特色项目有了专项贷款,特定人群有了资金支持,即使是贫困地区,"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服务愈发丰富便捷。近年来,固原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线持续奋战,坚持信用先行、产业支撑、金融保障,探索出了适合原州区"三农"发展的金融扶贫新路径、新思路、新方法。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在固原贫困地区扶贫不是简单放放款子、给给票子就能解决问题,要彻底拔穷根,就要紧紧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