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粤若稽古,日月星辰移焉!在那浩瀚无际的宇宙中,一轮月亮闪耀其间。时明时灭,明亮至盛时谓之“望”,“望”字本义生焉。在天体运行中,月亮是不发光的球体。月光是太阳照耀在月亮上而又反射到地球的清冷之光。在天体运行的同一时间里,月亮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暗体。同时,月亮绕地球转,又跟着地球绕太阳转,故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对着地球放光的一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 《党政论坛》2009,(12):19-19
冥王星离太阳太远,达59亿公里,温度低至-200℃,无生命可言。水星离太阳太近,约5000万公里,温度高达400℃左右,亦无生命可言。地球离太阳约1.5亿公里,处在离太阳适当的位置上,不太远也不太近。有热情而不至干焦灼,有清凉而不至于极寒,温度宜人,于是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3.
曾招娣 《党政论坛》2012,(16):18-18
大树有大树的挺拔,小草也有小草的柔媚;花朵有花朵的芬芳,绿叶也有绿叶的蓬勃;大海有大海的浩渺,小溪也有小溪的清澈;太阳有太阳的辉煌,月亮也有月亮的秀丽……造化是包容的,它容许各种特色和个性的存在。也正是万物不同的“本色”,才汇成了浩瀚无边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背着太阳走路,阴影老在前头;向着阳光耕耘,会听到花开的声音。树冠遮住阳光,树荫应运而生;心灵拒绝阳光,生活的阴影自然形成。无论命运的阳光是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3,(8):6-6
合适的距离 听专家说,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再近1%,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如果再远3%.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官”。而现在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仰望那些孤寂荒芜的星球.真是庆幸我们拥有多姿多彩的天气、舒适宜人的温度,庆幸我们与太阳之间有着合适的距离——所以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相似文献   

6.
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  相似文献   

7.
燃烧的月亮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l血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相似文献   

8.
甲:月亮上为何没有生命?乙:因为它永远靠太阳的光照亮自己。  相似文献   

9.
亚洲天文学理论奠基于颇为不同的天体运行观——阿拉伯传统将地球视为天体运行的中心,中国传统将北极星视为天体运行的中心,而印度传统支持以地球与太阳为中心的理论,其中,行星环绕着太阳,太阳则依次环绕着地球.普遍得到承认的是,这些亚洲传统在数学、天文学与宇宙论中预见到了后来归功于近代早期欧洲科学革命的大量观念.我们将探究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些传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科学革命,而工匠在天文学知识的交流媒介中可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1日,对地球人来说是个有分水岭意义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一个过去被人们所忽略的概念——恐怖主义横空出世,以千钧之重猛烈地撞击着全人类的脑神经。恐怖主义究竟是什么概念?恐怖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4):18-18
人类似乎已征服了整个地球。但地球上还有未受人类影响的地方吗?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仍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可是,再过许多年,这些“最后的地方”还会存在吗?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 《党政论坛》2008,(12):10-10
和不同的人交往,就像打开一扇扇不同的窗子。 和天性乐观、自信的人交往,我们就仿佛打开了一扇快乐之窗,展现在眼前的,全都是阳光明媚,碧野飞花。这种人的脸上总是写着笑容,眼里总是含着渴望,仿佛生活一直风和日丽,仿佛世界永远充满花香。即便厄运临头,他们也坚信,乌云过后就会出太阳。和这样的人交往久了,你也会渐渐变得乐观、坚强,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唯一具有美丽蓝色外表的星球。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地球裹着厚厚的大气层。众所周知,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就只有死亡。地球大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大气在养育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时下思想政治工作不那么好做,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要求一定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对现实的新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环节,我看,在于广大政工干部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时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离了谁地球也转。’话本不错,但是被有的人歪曲了,成了不去努力工作、不肯奋发有为的挡箭牌。片面强调‘离了我地球照样转’,也就否定了人们自身的‘影响力’,而对于政工干部,就等于说我们不必花费精力去努力工作了,思想工作可有可无了。在时下相当范围和程度上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5.
透明的地球     
如果我们想知道地下深处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打钻孔取出岩芯,但这只不过是“一孔之见”罢了:我们也可以像医生检查患者身体那样对地球来个“CT扫描”,但这样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假如,我们的地球能像水晶一样透明,那地下的一切情况岂不是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0,(30)
据专家介绍,所谓太阳风暴,涵盖了X射线、射电爆发、太阳风和紫外线、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和磁暴等,一般指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空间释放出的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太阳黑子活动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黑子活动的高峰期太阳风暴发生比较频繁、强烈。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X射线、无线电,以光速到达地球,一般只影响日照地区,但通常都在80公里左右高空中被电离层吸收。第二类是高能质子,达到地球时间一般需要几个至十几个小时,只从两极地区侵入地面,影响范围局限在极冠区。第三类为带电粒子流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主义改革。这种改革的实践方兴未艾,正在不断地向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领域发展,它将日益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我们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都纷纷地起来响应,勇于创新,勇于革新。也有些同志思想有些耽心:改革会不会搞乱了?搞糟了?改革能不能成功?有的同志说:历史上的改革往往失败,改革人物往往没有好下场。商鞅变法失败了,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康有为、粱启超等人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西方呢?布鲁诺、伽里略坚持地球围绕太阳  相似文献   

18.
细节识人     
人性是多面的,复杂的,易变的。笑脸可能暗藏奸诈,握手可能潜伏杀机,朋友常会背叛,手足也会反目。让人感慨良多,唏嘘不已:知人知面不知心!芸芸众生,困于学识,限于经历,囿于眼界,让我们读不懂、看不明、猜不透。但“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真正的大家,可以通过细节明察秋毫,入木三分,则了然于胸。这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  相似文献   

19.
屠雨迅 《民主》2009,(5):56-56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有一类信息最受大众关注,那就是明天会发生什么?例如股市、楼市、期货等等明天(未来)是涨还是跌,往往令人魂牵梦系,因为这关系着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其实人类自有思维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摆脱过对未来的焦虑:明天,太阳还会照样升起吗?我们还会像今天一样平安地度过吗?  相似文献   

20.
俞明 《瞭望》1988,(10)
中国的传统医术被外国人称之为“古老而神奇”的医术,具有“不可思议”的疗效,这话不假。 十六世纪二十年代路易十三的御医认为瘟疫是由月蚀之类星象变化所引起的,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国王法兰西斯第一的母后路易丝的御医推出了日月星辰和人身健康关系的理论,诸如太阳管心,月亮司脑、胃、肺等。1661年巴黎有名的巴丁大夫给一个病人放血达二十二次,他自己得了重伤风,也放了七次血,当然,若月亮在双子宫星座时,就没有医生敢施行放血了,因为那是犯忌的,以药典讲,古埃及的药方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