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2,(8):62-64
3月10日,正生病住院的胡乔木带病率中宣部两位副部长郁文、贺敬之和文联副主席夏衍以及王若水,一起来到周扬家,谈他对周扬报告的意见。郁文作了记录。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2,(10):62-64
四、邓小平对"异化"问题的意见、周扬的检讨与反对精神污染1983年8月,邓小平找胡乔木谈话。邓说:他最近看了一些材料,觉得文艺界的问题复杂,思想界的问题严重,人们的思想很乱,所以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讲讲这些问题,并出了一个题目叫《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郭大方 《党政论坛》2012,(13):42-4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打破了封闭、单一、沉闷的状况,呈现出开放、多样、活跃的局面。在思想观念上,西方与东方碰撞激荡,历史与现实传递转化,正确与错误斗争较量。在价值取向上,由封闭式的局限性趋向开放式的广泛性,由传统的一元化趋向现代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1,(20):62-64
胡乔木主持起草的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的讲话,在国内外反响强烈。这个讲话集中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在关于“文化大革命”问题和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却采取了保留的态度,且只是在原则上分清是非,并没有具体说明问题。显然,中共中央的意思是过几年再找个适当的时机作出恰当的文件。但叶剑英的讲话,却像一个助推器,各种议论纷纷出笼,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5.
档案是人类在各个时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这项工作,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21世纪,“以人为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些何责任感的理论工作者开始重新提倡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人为本”再次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声音。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正式被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宣布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政治发展目标,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这标志着“以人为本”从知识界的一种理念转变成为党和政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对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鲍梦远 《各界》2010,(9):95-96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城市居住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其环境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没有绿色环境,就没有人类居住赖以生存的氧气。怎样创造一个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组团绿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规模绿化概念。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现象。恰恰相反,我们透过文化全球化的景象,发现文化全球化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这使得我们党在制定意识形态战略时必须高度关注这一条件,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介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工具 ,在新形势下 ,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就当前新闻媒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回顾30年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第二阶段,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到现在的10年。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2,(2):62-64
《历史决议》历经一年零三个月终于面世1980年8月21日和23日,邓小平接受了以“提问尖锐,言辞泼辣,善于触及敏感问题”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因为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所以连邓小平本人也说是一次“考试”。  相似文献   

13.
为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从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出发,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共组织超规模“四千人讨论”,政治局会议上叶帅热泪滚滚198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组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讨论稿)〉讨论的通知》。随通知发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一九八。年十月供党内高级干部讨论稿)》,要求在10月15日前发到各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姜建芳 《理论参考》2009,(11):29-31
自20世纪2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定了须臾不可偏离的历史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过来又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是在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16.
近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集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正式提出精神文明概念,以中央名义出台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即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全国上下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杜高琴 《学理论》2012,(31):248-2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党依据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任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性质及其工作内容,立足教育与宣传两大意识形态阵地,围绕新时代的新技术和新手段等开展专题研究。纵观近三年来,相关问题研究呈现出外延广阔、注重实证、结合当下等理论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张远新 《理论探讨》2004,2(4):117-119
依靠制度防腐反腐,是20世纪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之一。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党内纪检监察制度;建立健全人民信访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廉政监督制度。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制度,从中可以获取有益的启示,对于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