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译文]子路去见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答道:“我爱好长剑。”孔子  相似文献   

2.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3.
国学赏析     
《侨园》2017,(6)
正【选自】《论语·述而篇》【原文】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注释】(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  相似文献   

4.
国学赏析     
《侨园》2016,(12)
正【选自】《论语·述而篇》【原文】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注释】(1)叶(she)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而已,罢了。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不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老年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5亿,超过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并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暖,是党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述志中所讲的让老人得到安顿、在朋友中间讲诚信、对未成年人多关心,这三条不正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齐人见田骈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离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  相似文献   

7.
国学赏析     
《侨园》2016,(9)
正【选自】《论语·述而篇》【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含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论证(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12500人。(4)与:在一起的意  相似文献   

8.
提起秦始皇,谁都知道他是一个专断的暴君,人人都知道他焚书坑儒的劣迹,读书人都会想到尉缭子对他的评价:“少恩而虎狼心”、“得志亦轻食人。”  相似文献   

9.
晏子拒更宅     
【原文】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yù]卖)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相似文献   

10.
【原文】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悚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疆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1.
片语小记     
韩羽 《瞭望》1989,(45)
《巢林笔谈》:‘千墩陈大年尝谓予子昭曰:“君讲立品极是。但生计既薄,须善作家,先使衣食不外假,立品较易。”予深韪其言。’  相似文献   

12.
朴实的志向     
看《论语》,可以发现,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有时会问他们的志向,大概是想以此来观察并激励他们吧。最为人称引的该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的那一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情景确实令人神往,无怪乎孔子情不自禁地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吾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相似文献   

13.
犹豫的境界     
几乎每个入都有犹豫的时候,仔细观察,可从中看出不同的境界。孔子是个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坚决不谈鬼神。子路向他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人死后会去哪里.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  相似文献   

14.
卫君论臣     
【原文】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音 Yuè,断足之刑)。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擅称君命)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战!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爱我战!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弥子色衰爱驰,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啗我以余  相似文献   

15.
国学赏析     
《侨园》2014,(4):54-54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2).”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相似文献   

16.
有些情节大体一致的故事,读起来觉得形式和内容都有差别。 一、《三国志》的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指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相似文献   

17.
有这么一首诗:“拂拭尘埃暗自吞,留得净饭供先人,一心虔诚祭如在,谁料吾师隔户嗔。”说的是孔子家祭时子路被误会的事。孔子家祭,让几个弟子帮忙并习礼。因孔子常说,要做到“祭如在”,所以学生们特别虔诚。子路端饭走过甬道时,不小心把一些饭粒掉在地上,他诚惶诚恐地拾起来,饭粒已沾上尘土,不好再放进碗里上供,出于对粮食的爱惜,就拂去尘土吃了。恰巧此时孔子在门外偶一回头,看见子路在半路上正把饭  相似文献   

18.
将孔佛二语联用的,出于金圣叹。“或问金圣叹度岁如何?答扎云: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两圣人一语尽之矣!”(顾公燮:《丙午日记》)现  相似文献   

19.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年轻朋友抱怨家中的老人性情古怪,不易相处;听了以后,往往想起孔子说的几句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女尽孝,难在对父母和颜悦色。假如仅仅是有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们胡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种种“根据”:一曰它是“相对真理”;二曰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三曰它须得“革新”;四曰它已经不是科学云云。时此,本文逐次批驳,指出: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并非“日用大全”的作用;“革新”马克思主义就意味着象伯恩斯坦等人一样去篡改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