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2015,(1):22-23
陆镇华,1916年2月生于广西邑宁县,1935年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抗战时期是陆军21集团军16兵团的副营长,1937年10月中旬到淞沪战场。以下是陆镇华讲述的淞沪会战和他的抗战经历。我在1935年(民国24年)进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学习,1937年4月4日分配到21集团军司令部管内务后勤工作,后开赴淞沪战场,在常熟参与战争。当时天不亮吃早饭,晚饭要等到天黑才吃,因为白天不能做饭,做饭烟火会马上引来日寇军机的轰炸。当时战况很激烈,耳边是连续不停的炮火声。头上的飞机,3架、9架、12架的飞过。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受到中国守军沉重打击后,又依靠  相似文献   

2.
正王英泽,生于1914年12月,今年100岁,湖南澧县人,毕业于黄埔七分校十期。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正在读书的王英泽报国心切,毅然要求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但由于要把书读完才能走出去的父命难违,一直到1934年他才来到宋希濂的部队参加抗战。1937年淞沪会战时,他已经是一名少尉排长。面对侵略者,王英泽作战英勇,无所畏惧,后来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他已升任上尉队长,受令在山西中条山区组织小股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5,(4):28-30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期间,许多民间抗日团体在全国各地涌现。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有两位爱国老人组建了抗日"老子军"希望能奔赴前线杀敌,消息传开后曾轰动一时,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士气。发起人是两个传奇人物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此时,一则面向公众筹组抗日"老子军"的消息出现在各大报刊上。消息一出,引人注目。发起人张一麟与李根源,一位年逾古稀,另一位也年近花甲,他们都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上海租界成为日军包围中的"孤岛"。由于英、美、法等国在淞沪抗战期间保持所谓中立立场,日军并没有贸然对租界采取军事行动。当时叶铭汉家住在法租界内,他刚从萨坡赛小学毕业。淞沪抗战爆发后,母亲让他就近上震旦大学附中初中部。震旦大学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华办的大学,震旦附中的教育也是法国式的。1940年夏叶铭汉初中毕业时,他一心想今  相似文献   

6.
胡松涛 《黄埔》2012,(6):32-34
家父胡金通早年在宁波的浙江保安团服役,驻扎在奉化县溪口镇。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的序幕拉开了。父亲所在的部队随宁波防守司令部开赴上海前线,在张发奎将军所指挥的右翼军阵地上与日寇进行战斗。当时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很落后,他们用的步枪是“汉阳造”,  相似文献   

7.
孙瑞星 《黄埔》2012,(6):21-25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今年是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69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抗日英烈。淞沪抗战负重伤军校学习创佳绩1926年秋,孙明瑾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军校毕业,参加北伐,作战有功,历任第八十七师排、连、营、副团长等职。1932年"1·28"淞沪抗战爆发。2月初,蒋介石让何应钦调动散驻京沪杭的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中央教导团,合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立即率部  相似文献   

8.
吴昌华 《黄埔》2007,(5):38-41
第二十三章 淞沪抗战 张治中请缨杀敌   1937年8月13日,侵占平津之敌又从东海向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侵略,史称“八·一三事变”。8月9日,日军两人乘军用汽车向虹桥飞机场猛冲,因枪杀中国士兵一人,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晨,日军即以此为借口,从日租界和黄浦江的军舰上,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  相似文献   

9.
张义声 《黄埔》2007,(6):34-35
1937年秋,我在南京的三民中学毕业后到上海投考同济大学。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当天,我正在上海吴淞口附近的江湾参加考试,眼看就要得到考卷,突听“砰”的一声,教室门猛然撞开,一位监考负责人急切地宣布说:“时局紧张,日本人步步进逼,现在宣布考试停止,请大家迅速离开。”从此,我的大学梦被粉碎了,  相似文献   

10.
吴建民  吴冰心 《黄埔》2011,(6):42-43
常熟登陆战父亲吴亚夫1930年5月于黄埔军校一分校四期步科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第五军五十八师三四七团二营六连任排长。1937年8月10日,五十八师接到上级命令,从武汉赶赴淞沪前线。8月12日下午3时,五十八师分乘6艘大型货轮,在常熟县海港边登陆。父亲时年29岁,担任三四七团二营第五连连长。  相似文献   

11.
路月浦 《黄埔》2012,(6):14-17
我的父亲路景荣是抗战烈士,1937年在淞沪抗战中英勇阵亡,那时候我才三岁。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说父亲有两个知心朋友,他们都是黄埔生,都有一身铮铮铁骨,并竭力主张抵抗日本侵略,反对"攘外必先安内"。正是满腔的爱国热情,坚决抗战的信念,使他们由袍泽成为义结金兰的异姓兄弟。他们就是我父亲路景  相似文献   

12.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无比惨重的伤害。八年抗战中,有大小战役无数场。著名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为国家的生死存亡牺牲奋斗,写下光荣的篇毒。这里着重谈谈淞沪战场上的黄埔军人。七七事变后,战火随即烧到上海,由于另一支日军南下,中国被迫决定在淞沪应战。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布自卫声明,将淞沪划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初为蒋中正自兼,后改冯玉祥,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战事发生,即令已经往北调的罗卓英部队(第18军)南下,又将淞沪警备军改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是张治中,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的陈诚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淞沪战事全局。陈本为军政部次长,沪战开打不久调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副总司令,下辖18军、54军。  相似文献   

13.
罗森甲 《黄埔》2009,(4):42-43
1932年,我参加了淞沪“一·二八”战役,当时日军装备精良。我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英勇杀敌,伤亡惨重。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临危受命成立第五军,辖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军校教导总队连夜奔赴淞沪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战斗。  相似文献   

14.
罗家模 《黄埔》2013,(1):25-26
黄埔后代罗用龙女士给本刊寄来了其父亲罗家模于1934年出版的抗战纪实文学《上第二道防线》文章摘录。1932年,黄埔六期学生罗家模作为十九路军的一名战士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他亲眼目睹了日寇践踏中国领土、残害中国人民的暴行,亲历了十九路军拼死抗战壮举,他以此次战斗中的亲见亲闻和经历奋笔疾书了纪实文学《上第二道防线》,记录和歌颂了中国军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国家的事迹。本刊特摘录发表,让读者藉此了解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一些悲壮片断。  相似文献   

15.
夏正君 《黄埔》2010,(1):22-25
在70多年前的那场可歌可泣的淞沪抗战中,有一支英勇无比的中国军队——第九十八师,该师在反登陆战、死守宝山、围攻广福中,打得非常勇猛壮烈,威震日寇,名扬海内,其师长就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夏楚中。  相似文献   

16.
蒋建国  周海滨 《传承》2010,(34):23-25
<正>蒋光鼐,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总指挥、"一·二八"淞沪抗战总指挥,打响了中国正规军抵抗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枪,而年幼的蒋建国在战火中跟随父亲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屈锦娟 《黄埔》2007,(5):12-12
今年是七·七抗战全面爆发及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中,广大黄埔师生和全国人民一道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无论是在神州大地,还是在异域他疆,每一处战场都留下了黄埔将士的身影,都洒下了黄埔将士的鲜血,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战争奇迹,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  相似文献   

18.
耿嘉陵 《黄埔》2012,(3):44-45
父亲耿荫龙1916年生于汀苏省金坛县一户农家,先后在省立苏州中学、杭州省立高中读书。“八·一三”淞沪抗战失利后,沪、杭、宁相继沦陷,学校外迁停课,父亲沦为流亡学生。  相似文献   

19.
李建新 《黄埔》2023,(5):55-58
<正>任之(1907-1937),别号剑青,湖南省南县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训班4期毕业。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任之任18军98师292旅583团3营7连上尉连长;9月在上海宝山守卫战中,任之与营长姚子青及全营600将士一起,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20.
陈予欢 《黄埔》2012,(3):55-57
抗战八年,功勋卓著 1937年8月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甘军侵华攻势日益险峻。1937年8月18日陈减奉蒋介石电召抵达南京,策定抗战计划与战斗序列。他认为:“我国因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