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绣球:情缘就是新生活自从有了电脑和国际互联网之后,地球确实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据一些统计学家的说法,只要在网上连接了58个人之后,就能够在地球上找到任何一个你想认识的人,人们的情感已经进入了六度空间。于是网络就成了现代梁祝们“我想有个家”、“...  相似文献   

2.
李科  屈博洋 《人民公安》2014,(11):40-41
<正>当今时代,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支付端进行"网购"已经无缝对接了人们的生活。殊不知,在潮流和时尚的光鲜背后,却潜伏着一个个网络侵财的安全"bug"。星号密码、U盾非金钟罩"网购是网络金融交易中容易引发侵财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四大队魏警官介绍,植入电脑木马病毒是网购侵财类案件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些木马病毒可能在后台悄悄窃走你在使用电脑时所输入的银行卡号、密码以及支付宝账号,结果"你懂的"。  相似文献   

3.
跨国境犯罪的概念内涵是二元的。一元是地域界限的 ,一元是超地域界限的。电脑网络领域是新型跨国境犯罪的领域。网络犯罪的规律性表现在 :计算机犯罪增长的速度与互联网的普及扩展成正比 ;犯罪量随着网上信息交流的增长而增长 ;网络漏洞的存在促成犯罪的形成 ,加大网上预防犯罪力度就会减少网上犯罪。打击和预防跨国境犯罪 ,不仅要把好地上的国门 ,而且要把好网上的国门。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做客人民网时表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郑州市金水公安局分通过网络聊天工具QQ为无法返回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居民群众开通网上办理二代证业务,设立网上报警业务、网上信访业务,可以说是活学活用互联网的一个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网络给人们以许多的精彩,这不容置疑。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网络化,人际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也随之演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络银行等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与网络有缘.越来越多人正越来越离不开网络。2002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网民人数已多达3370万人。网络是虚拟的。上网的人却是现实的。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同时也给形形色色的骗子们提供着便利,互联网成为他们的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作案平台。在网上,骗子们再也不用像他们的“前辈”那样,需要出门四处寻找诈骗对象-而只需坐在电脑荧屏前,在互联网上撒下诱饵,然后等待上钩的“鱼”。  相似文献   

6.
犯罪分子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成果或工具,或利用软件指令等技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安全。据统计,各类网上犯罪案正以每年 30%到 40%的速度增长。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尤其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实施的各种电脑空间的犯罪也随之而来:黑客、网上诈骗、网上色情服务、网上洗钱、赌博、贩毒、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讹诈、信用卡盗窃和网上传授犯罪方法等等不一而足。   犯罪分子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成果或工具,或利用软件指令等技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安全。据统计,各类网上犯罪案正以每年 30%到 40%的…  相似文献   

7.
网上广告行为的陷井美国传媒教育中心调查报告■高树超/编译在你的电脑中,可能对你的孩子和家人潜伏着一个新的危险。如果你的孩子老是在互联网、万维网或是某个网上的商业服务机构上消磨时光的话,广告就能操纵你的孩子并侵犯他们的隐私。目前18岁以下儿童中,已有1...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上网就像读书、看报、看电视一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当越来越多的电脑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获得网络提供的各种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受到种种网络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威胁,如网络违法、犯罪、黑客攻击、有害信息传播等等。为了防范网络陷阱,广大网民都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素质。一、IP地址与网络身份证在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由授权机构分配的号码,也就是一个统一规定格式的地址,我们称它为IP地址。这个IP地…  相似文献   

9.
马迎 《中国保安》2005,(14):28-30
网络的确给人们提供了不少方便,这也包括生活在网上的骗子们。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成本而高效率的犯罪机会。网络的第一桩诈骗案发生于1995年,这之后,诈骗案的数量就像上网人数一样迅速膨胀起来。实际上,眼花缭乱的骗局最终只归结到一个目的,那就是“钱”。骗子们虽仰仗着高科技,但在骗术上并无多少新奇之处,下面几个事例就能基本说明网络诈骗的类型。这个故事发生在沈阳,被害人王小姐是在网路聊天室认识一位叫“风一样的男子”的网友。这个风一样的男人用词文雅,善解人意,几个回合下来,就赢得了王小姐的欣赏和信任…  相似文献   

10.
网上交友,网上恋爱,网上购物,网上寻职……,互联网为现代人提供了一条生活的捷径,把人们想做的许多事情都搬到了网上,上网者只要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做到心想事成。现在,人们讨论网络的功能时,并不是问网络能做什么,而是问网络还有什么不能做。有人甚至认为,人类除了为生育繁衍所必须进行的生理活动之外,几乎什么都可以通过网上来完成——所以,许多人都喜欢套用“一网打尽”这个成语来形容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且不论“一网打尽”这个词形容网络功能是否夸张,但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网络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大踏步闯…  相似文献   

11.
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的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即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且其危害性随着网络的进步日益增大。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因网络这一载体的作用在犯罪构成特征上表现出与传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未来的浪潮”因特网作为信息社会的象征已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 ,其用户正以成倍的数字逐年猛增。与此同时 ,因特网自开通以来就成为罪犯们觊觎的对象 ,如今网上犯罪更是花样翻新 ,层出不穷。因特网最触目惊心的罪行不仅仅是传播色情资料、贩卖枪支、毒品 ,更令人担忧的网上犯罪是窃取商业机密、偷盗知识产权、破坏数据、释放病毒、从事电脑恐怖活动和网上欺诈。新近提交的一份报告估计 ,仅美国金融服务部门每年因遭计算机侵袭所造成的损失就达24亿美元。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 ,网上资金交换和网上购物已成时尚 ,据估计…  相似文献   

13.
网上追缉     
陈新,一个鲸吞公款4000万元,震惊重庆的“第一巨贪”,一个诡计多端、反侦查能力极强的犯罪高手。他在携带巨款潜逃后,被列为全国B级通缉逃犯。重庆电脑警察利用高科技在网上追踪,经过斗智斗勇,反复较量。终于将其擒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通讯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及时通讯工具迅速普及,在方便大家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高校师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活跃群体,学校内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必然呈高发态势,一系列恶性案件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其内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也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决定了其治理方式应有别于其他群体。文章通过对N市部分高校的调查,总结了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师生个体、高校自身、公安机关、通信部门、金融机构五个主体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型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非法集资等网络"非接触式"侵财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由于此类犯罪具有侵害对象广泛、犯罪时空分离、犯罪行为隐蔽等特点,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公安刑侦部门应及时研究网络"非接触式"侵财犯罪的特点、发案原因,积极全面地制定侦查对策,以有效遏制网络"非接触式"侵财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因特网的建立把世界带入了信息时代,人们争先恐后地到网上冲浪淘金。但是,也有人在网上散布色情黄毒,进行赌博、金融诈骗甚至恐怖活动。网络犯罪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今,警察与小偷的斗法也在网上展开。12年前,当高级警官凯文·曼森在美国联邦执法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犯罪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网络空间内 ,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作为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然有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将更加严重 ,网络诈骗犯罪会愈演愈烈 ,网上贩毒将发展迅猛 ,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将不断增多。对此 ,必须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上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虚拟性、便捷性和大数据时代的即时聚集效应,使网络社会中的涉毒犯罪活动呈现出犯罪数量不断激增、犯罪人数急速增长、犯罪年龄呈低龄化、犯罪破坏性急剧扩张等特征。目前,学界对互联网吸贩毒"聊天平台"的定性存在辩争,因而极有必要扩大解释容留他人吸毒罪,以约束网络涉毒组织行为。此外,共犯中的组织犯和帮助犯在互联网中出现了异化,相较于传统犯罪主犯,组织犯作用在递减,较之传统犯罪从犯,帮助犯作用在递增,因而必须从严打击互联网涉毒犯罪的帮助犯,并对借助互联网实施涉毒犯罪人员增设资格刑。针对互联网新型毒品犯罪的法律缺漏,需要增设组织吸毒罪、传播毒品信息罪,强化对毒品犯罪源头和消费行为的打击。  相似文献   

19.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设置了风险防控这一犯罪预防性责任。犯罪风险防控责任来源于互联网平台在网络治理领域所承担的主体责任,并以风险防控作为责任的价值目标。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条文规定,犯罪风险防控责任由信息核检义务、特定行为禁止义务、合理注意义务以及侦查协助义务四项基本义务构成。犯罪风险防控责任需通过确立政府监督者地位、提高义务履行标准、限定责任承载范围以及完善既有评价机制的方式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领域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中 叶,当世界上第 一台电脑在美国 问世的时候,很多人还对它嗤之以鼻。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电脑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横架全球,掀起互联网的潮流。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对于青少年,不需要向他们兜售互联网的好处,他们许多人远比父母甚至老师更为熟悉和了解互联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解互联网,利用互联网为政治课教学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