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7,(1):47-51
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发展迅速,它从三个方面影响着地方政府治理:激发地方政府的问题意识,影响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议程设置;促进公共政策的执行,影响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增强对干部权力的监督,影响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干部行为。但是,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数字鸿沟、群体极化和地方政府面临的双重压力、官员的自利性与有限理性,也削弱网络政治参与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出现并不断扩大,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形态主要有网络舆论、网络社团、网络政治人及其精英等,广泛的网络政治参与对廉洁政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首先,网络政治参与克服了传统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中的弱点,为监督机构充分履行遏制腐败的责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监督形式。其次,网络政治参与简化了反腐程序,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改善了整个社会反腐的文化观念氛围。最后,网络政治参与为人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促进了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它有助于人们及时表达政治见解,释放,情感情绪;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调整政策,化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对我溺的民主机制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保诞杜会的政治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兴起与普及推动了政府公共决策与公众参与之间的互动,目前在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构建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机制,应建立适合网络公众参与特性的辅助决策机制;加快对网络公众参与行为的法律规范;构建地方性的网络公众参与长效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0)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到国家的公共管理之中的现象越来越兴盛,公众的网络参与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本文主要对公共管理中的网络参与进行研究,着重其现状(特点、问题)的探讨,分析其利弊,对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直接现实性、平等参与性、快捷时效性三大基本特点;是执政党展示政党形象的新舞台,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新特征,是反映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平台.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公共理性,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应把握网络政治参与提供的契机,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进行政治宣传。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制定完善的网络立法体系,规范公民的网络参与秩序;提高网民政治素质,培育网络公民意识;树立政治安全意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旭 《学理论》2008,(8):39-4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当代中国也进入了网络政治时代。在网络政治时代,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水平与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不相适应,严重影响着我国政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实现网络政治时代政府有效性与网络政治参与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政府的管理对象、体制环境与法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政府职能发生相应变化.我国政府应从当前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向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公共管理,面向各种经济成分提供公平的、无差别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为此,我国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观念、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完善公共管理的制度与法规,实现从政府干预向公共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网络技术革命 ,给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为此 ,我们应及早采取对策 ,扩大其积极作用 ,同时尽可能防止由此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
近些年互联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意见与建议。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可以拓宽信息来源、扩大参与主体、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决策认同度,但也存在民意代表性不足、民意表达具有随意性和非理性、网络具有"协同过滤性"、信息权分配不均等问题。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民意,让其服务于公共决策,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要健全网络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参与主体;引导网络舆论方向,规范网络议政环境;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民意调查机制,提升舆情把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使公共决策的决策者与社会公众有可能建立起许多新的多向度的联系渠道,扩大社会公众参与体制内民主的范围和形式,增强公共决策过程的透明性、互动性,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新的方式,一方面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利、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政治参与本身的特点,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出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状态等。因此有必要从提高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拓展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入手,对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加以管理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上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我国公民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参与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伦理缺失、非法参与扩大以及非理性参与等诸多问题,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效应对政府回应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刚性网络法制的规范、柔性网络伦理的生成、网络道德监控机制的约束以及政府对市民社会的推动等是政府回应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正负面效应,促进其理性、有序、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可以起到缓和现代化对政治体系带来压力的作用。实现政治参与的自主、自动 ,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民主化、合法化需要政府具有能力。在推动有序的政治参与形成的过程中 ,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自治的成熟。从政府主导到社会主导是政治参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需要优化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提高参与者主体素质、积极引导其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同时,强调网上与网下政治参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史富 《学理论》2013,(11):16-17
信息革命的推进使各国经济发生迅速变化,其对政府的运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政府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存在可能性互动,电子政府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主要有:提供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提供丰富的公共资源信息;促使公共管理者学习新技术;在责任和管理模式上影响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 2 1世纪 ,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同时 ,将建成一个上至中央、上至乡镇的政府互联网络。网络技术在政治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深刻影响中国的政治参与。网络技术能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 ,提高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 ,保证政治参与的数量和质量。与此同时 ,网络技术也可能会导致“参与爆炸”“信息霸权”“政治期骗”等新情况 ,对政治参与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已成峰火燎原之势.在网络政治参与众语喧哗的背后,蕴藏着我国公民对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诸多期待.这种期待是网络政治参与动机的重要构成部分.网络政治参与动机主要有三种:经济利益动机、伦理道德动机、归属和成就动机.在多种动机驱动下的网民,通过网络上的学习、交流和强化,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网络政治参与心理进行调适和疏导.  相似文献   

20.
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小安 《理论探索》2008,3(3):127-129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蚊刃剑,对政治稳定产生双重影响:既可能缓解政治冲突,促进政治稳定;也可能激化政治冲突,解构政治秩序.因此,在网络时代,在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拓宽的情况下,促进政治稳定的关键是:政府和公民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介,并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作为政府,应积极利用和调控网络,与公民良性互动;作为公民,应增强参政理性和参政能力,提高参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