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初,贺龙到延安不久,因感情不和,与蹇先任离婚了。许多热心的老同志对他的生活很关心.纷纷给他当红娘。有一天.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联防军的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会议事完毕后,大家一起聊家常.有人谈到了林彪同女子大学的叶群谈恋爱的事。贺龙对林彪与叶群谈恋爱的事早有耳闻。还听说叶群把林彪写给她表达爱情的信给别人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贺龙很为林彪打抱不平.认为叶群这样做,有损林彪的威信和声誉。现在又听到大家议论此事,就很不高兴地说:“这些小知识分子不像话,轻浮,用损害别人的威信和声誉来抬高自己,应该好好地训她一顿!”  相似文献   

2.
复出前他希望到井冈山走一走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国温都尔汗折戟沉沙之后,“文化大革命”也开始有所降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着手进行各条战线的整顿,落实党的政策,陆续解放了一批老干部。1972年8月1日,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达4年之久的邓小平和全体职工一起,再一次听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罪行报告的传达,算来,这次已是第四次听这样的传达了。听完传达之后,邓小平给毛泽东写去了一封信,表达了愿意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再做些工作的愿望。由于周恩来的关心,这封信…  相似文献   

3.
刘高平 《共产党人》2004,(17):47-48
邓小平一直很想去井冈山看看 1972年12月22日.邓小平按照惯例.早早地起了床。这一天,他和夫人卓琳要去井冈山参观访问。他对自己能有此行.从内心感到高兴。邓小平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文化大革命”一场灾难使他成了“中国第二号走资派”,被“炮打”、“火烧”、“罢官”、隔离审查。1969年10月,他又和众多被打倒的老干部一起,被林彪的“一号命令”遣送离京,流放到江西监护劳动。从65岁到68岁,这位曾为共和国建立了不朽功勋的老人.走过了他一生中一段艰难辛酸而又悲壮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生前多次谈到邓小平的军事才干,曾说:邓小平“武可以与林彪、彭德怀比”。确如毛泽东所说,邓小平有很强的军事才能,而邓小平高超的军事才能集中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略眼光和宏观决策上。古人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此形容邓小平,亳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咱“两小”喝干这杯茅台酒吧 1969年10月,林彪一伙要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下放到江西劳动。江西的省革委主任程世清是跟随林彪的。周恩来察觉了他们的险恶用心。为了保护邓小平,他煞费苦心,在邓小平被押赴江西的前几天给江西省革委主任打去电话。总理知道这个电话是不好打的,一根黑线直接连到林彪那里,而林彪是写进党章的毛泽东主席的接班人,必须巧妙地与林彪、“四人帮”一  相似文献   

6.
李抒望 《党课》2014,(19):25-32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身上所具有的崇高鲜明的革命风格,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党性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爱戴邓小平同志,感谢邓小平同志,哀悼邓小平同志,怀念邓小平同志,是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2页,有一篇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要文献。文章在开头就开宗明义地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林彪否定毛泽东思想,说‘老三篇’就代表了毛泽东思想。林彪还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  相似文献   

9.
艾新全 《世纪风采》2012,(10):11-13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时,他的舅舅淡以兴已满4岁。邓小平从牙牙学语时起,经常被母亲淡氏带回娘家,舅甥俩常在一起玩耍。邓小平和舅舅淡以兴虽说是两辈人,但他们在一起捉迷藏、玩耍时,从来没有顾及辈分不一样,而完全像一对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舅舅比邓小平大,处处护着邓小平;邓小平机智聪明,舅舅有了事他就主动帮忙。  相似文献   

10.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面对“文革”造成的全国乱局,邓小平义无反顾地开始全面整顿,“军队要整顿”更是响彻全军,他从抓军队整顿开始,落实干部政策,“解放”干部。很快,他把目光转向了解放军总后勤部(下文简称总后):总后确实是“文革”中的重灾区,林彪一伙在这里干了许多坏事。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邓小平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刘少奇在这探索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他的经济思想、所总结出的丰富经验教训及提出的许多创造性设想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来源,是邓小平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借鉴。刘少奇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当前,比较研究他们经济思想的共同点及其产生的基础,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有重大意义C刘少奇、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第一个共同点是…  相似文献   

12.
一 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74岁高龄、敏捷硬朗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他脚步轻快,检阅了仪仗队之后,同我一起乘车到总统府的宾馆去。那是我们总统府里的迎宾别墅。当天下午,我们在内阁会议室进行正式会谈。  相似文献   

13.
话剧中林彪扮演角色,在台上“任性发挥”,搞得其他演员手忙脚乱。1936年,29岁的林彪出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此时的林彪,仍孤身一人。他虽个头矮小,年轻时的他长得并不十分难看,一副椭圆形的脸盆,肤色浅黑,高高鼻梁,一对深不可测的大眼。然而他却生性孤历,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私生活呆板而严肃。红军到达延安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格怀等,常与青年男女一起在枣园庭院翩翩起舞,林彪则从不介入。一次,红军举行文艺会演,要求首长都要出节目,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却找出理由加以…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斯·卡尔逊数次来到中国.并在抗战初期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他先后见到了朱德、任弼时和左权等领导人,也会见了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徐向前、薄一波、陈赓、陈锡联、徐海东等八路军将领。毛泽东、邓小平的坦诚相见,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向全党提出思想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怎样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他要求向罗荣桓同志学习,敢于同那些教条地割裂毛泽东思想和庸俗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做法作斗争。他在一次重要会议的讲话中追忆说:“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那套做法,罗荣桓首先表示不同意,说学习毛泽东著作要学精神实质。当时书记处讨论,赞成罗荣桓同志这个意见。”那么,当时罗荣桓是怎样反对林彪的庸俗做法?问题又是怎样反映到中央书记处的呢?  相似文献   

16.
冯晓蔚 《世纪桥》2005,(11):61-64
1967年7月,毛泽东外出巡视,周恩 来让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 杨成武随行当“联络员”,直接同他联系, 当他的联络“密使”。周恩来这一着棋,就 像在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心脏插入了 一把尖刀,同时也为党内健康正义的力 量同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邪恶势力作  相似文献   

17.
王勇  王鹏 《党史文汇》2000,(11):27-29
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与林彪共事最多的,除了罗荣桓外,就是聂荣臻。从红军时期到抗战初期,两人多次在一起搭档。长期的共事与交往,使聂荣臻对林彪有着较深的了解。他努力配合林彪工作,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却从不妥协,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今年是聂帅诞辰100周年,回顾这段历史,对后人是不乏启迪的。原则分歧聂荣臻与林彪第一次搭档,是在红一军团成立后,林彪任军团长,他任政治委员。但二人的相识是很早的。在回忆录中,聂荣臻这样记述他与林彪最初相识的情形:“我在黄埔军校就认识林彪。北伐到武汉,林彪由黄埔…  相似文献   

18.
温都尔汗沙掩落日,南昌市郊眼跳眺曙光/毛泽东黯然反思,陈毅追悼会春寒透暖/周恩来苦心力促,“打不倒的小个子”潮平帆悬 197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发生。邓小平在江西省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和工人们一起,听了传达的关于林彪叛党叛国、于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的中央文件。这是邓小平自被打倒以后,第一次享受听传达中央文件的“政治待遇”。在两个半小时的过程中,他神情专注,一言不发,听了中央文件以后,工厂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讨论,邓小平只是静静地听,没有  相似文献   

19.
王永钦 《党史博览》2002,(5):18-21,41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但他不仅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党内外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判极“左”思潮、“组阁”、“反对经验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为中国今后  相似文献   

20.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迫害至死,成为“文革”中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做出了公正的评价。 林彪向罗瑞卿发难,贺龙力保,林彪的暗箭瞄准了贺龙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由于林彪长期称病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