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辽宁从本省实际出发,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2.
启事     
李颖成 《新长征》2008,(11):64-64
在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江阴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强 《唯实》2006,(3):36-38
江阴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力。从2003年至2005年。江阴市连续三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荣登榜首,实现三连冠。最近,笔者对江阴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周金堂 《求实》2007,46(12):99-1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县域生产力,壮大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提升县域经济素质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拉动和带动效应作出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实事求是地提出进一步推动县域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建议对策和路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其实力与活力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诸城市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批示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改革发展思路,实施以横向合作、城乡合作、政务合作为核心的县域合作化经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发展。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南临黄海,北依群山,陆域面积40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91.7万。近年来,庄河市立足本地资源,从市情出发,以建设生态型中等海滨城市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农业富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生态化的进程,实现了县域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衣保中 《新长征》2009,(6):30-31
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陈永昌 《奋斗》2006,(12):11-1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中担当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陈林 《当代贵州》2007,(1):40-40
野鸡坪村抓住本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不松手,通过坚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实施能人工程带动与构建民主和谐村寨促动”的建设思路。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县域工业的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公平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县域工业在福建省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并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分析了福建省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福建省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快经济转型,走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同时还要推进县域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2.
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强则全省强,提升全省经济实力的潜力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2008年平安县将结合县情,以工业发展为核心,主攻民营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构建109国道沿线小型加工业“产业带”,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特色经济,提升劳务经济,构建湟水沿岸特色设施农业“经济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搞活商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建设平安物流中心,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课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培枫 《党建文汇》2006,(11):30-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委融党建于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着重从“创、联、培、建”四个方面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互融点,走出了一条党建与经济互融共长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5.
李庆卓 《奋斗》2006,(12):21-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生产.近年来,我们明水县努力打造产业优势,以主导产业牵动优质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绿特色产业和劳务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乃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县域文化建设是青海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证。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文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以平安县为例,对当前县域文化建设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聂耕寰 《奋斗》2006,(12):14-1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从肇东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新一轮加快发展机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推动市域经济跨越攀升。2005年,肇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财政收入6+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1元,分别增长16.2%、10.3%、9.1%和6.9%,  相似文献   

18.
新疆的“三农”问题与发达省份和内地省区相比更为严重和突出,推进新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大。必须立足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构建起包括适应新疆新农村建设的财税体制制度体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新体系,以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林  邓威 《新长征》2010,(1):34-36
2006年以来,辽源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的同时,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战略,打造和集聚了农村新的发展优势,县域经济突飞猛进,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村屯面貌明显改善,农民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