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95年1月17日,以日本神户市为中心的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阪神灾后重建,日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第一,日本政府开始建立中央防灾指挥  相似文献   

2.
《江淮》2008,(6)
1995年,日本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阪神地震后的重建工作耗费了近10年之久。法律保障灾后重建工作。日本有完善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法律内容和性质分为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灾害应急相关法、灾后重建和恢复法以及灾害管理组织法等五  相似文献   

3.
日本:兴建防灾公园在日本人心目中,1995年的阪神地震是一次惨痛的经历,但有序的灾后重建提高了日本应对地震的能力。针对阪神地震中暴露出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张常珊  夏丹 《前线》2010,(10):I0028-I0029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用了10年。1999年我国台湾省“9·21”地震,重建用了6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下简称汶川地震)的等级和破坏程度均高于前两者,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创造了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性奇迹,探索出了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国模式”。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国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四川等地震灾区获得了中央和全国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有望进一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增长;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有望加快成渝经济圈一些非重点灾区经济的发展;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和影响有望推动金融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对进出口有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几点政策建议:加快制定民生保障政策,尽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做好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多元筹资机制;落实全国对口支援政策,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尽快出台税费减免优惠措施,加强灾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灾难保险制度,完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省部分地区造成了很大灾害。目前,全省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阶段。各受灾市(州)县(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了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5·12大地震紧急搜救和抢险工作的结束,灾后重建逐渐成为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灾后重建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科学发展的原则,必须把恢复重建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本文从四川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目标为取向,提出灾后重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灾后重建中崛起并成为灾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示范和样板。” 都江堰市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从灾后重建启动的那一刻,它就确定了这样非同凡响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芸芸 《党建文汇》2011,(4):38-38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仅在20世纪的100年里。日本造成死亡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地震就高达10次,其中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不但分别造成了14万人和6400人死亡,更进而改变了日本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李琰 《党课》2010,(10):16-17
日本素有“地震之国”之称。上世纪20年代的关东大地震、90年代阪神大地震以及2007年的新泻地震,都给日本社会留下了严重创伤。于是,防灾减灾成了日本政府常抓不懈的治国方针,也成为民众必备的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1.
走进都江堰     
"在灾后重建中崛起并成为灾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示范和样板。"都江堰市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从灾后重建启动的那一刻,它就确定了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市区50%以上的房屋成为危房,不再适合继续居住;山区和沿山区95%以上房屋垮塌,受灾房屋无法正常使用的家庭估计有7万到8万户。都江堰市是第一个开始灾后重建规划的县市,灾后重建的物权争议自然也在这里率先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灾后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的受灾地区已经进入了灾后重建的重要阶段。应该说,这次地震给四川省的三次产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地震不但破坏了大量的产业基础设施,而且打乱了原有的产业结构体系,并使其缺陷暴露无遗,使得灾后四川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地震在促使本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又为调整实现提供了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推动四川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5月,在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省经济呈现恢复回升的良好态势。“同时,我省在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两大主要因素的推动下,全省经济显露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趋势。这一态势令人欣慰。”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熊建中说。  相似文献   

15.
日本防灾体制包括相关法律、应对体制、责任机制以及责任主体结构的构成;日本国家与地方自治体有关地震的事权,包括灾前灾后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内容、类型、责任主体分工等,日本地震确权后的责任表现在一些救灾支出的项目上。3.11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和居民的防灾意识强,防灾机制比较健全,而且国家与地方自治体的责任有明确规定,在灾害恢复中强调"自动、共助、公助"的综合防灾理念,日本灾害重建的速度和效果比较突出,为抗灾救灾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不少教训。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藏省的“大地震”□武升在日本,三天两头有地震发生,人们对于地震早已习以为常。然而1995年的阪神大震灾,数千人死亡,经济损失难以数计,至今仍在日本人心目中震撼不已,每逢提起,总是表现得颇为激动。去年11月以来,日本政府主管财经的最高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省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其中,受灾面最大的是农村,损失最严重的是农民, 全省农业、林业、畜牧、农机和供销系统损失巨大.据初步估算,全省灾区农业农村经济直接损失在2700亿元左右.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生产、灾后重建阶段.我省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是农民.抓好全省农村灾后重建和农业恢复发展, 事关全省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8.
5早在20世纪60年代,秘鲁人就制定了应对灾难的方案,不过科研组织和行政部门都未把灾后重建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但1970年5月31日的地震改写了灾后重建的原则。1970年的秘鲁大地震影响到了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保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有力和有效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恢复重建政策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的同时,也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灾民之间等等产生了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影响。在灾后重建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将中央和省上确定的各项重建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政策实施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不断加以解决,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市区50%以上的房屋成为危房,不再适合继续居住;山区和沿山区95%以上房屋垮塌,受灾房屋无法正常使用的家庭估计有7万到8万户。都江堰市是第一个开始灾后重建规划的县市,灾后重建的物权争议自然也在这里率先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