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刚 《党史纵横》2015,(1):43-44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辽西走廊打响,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辽宁大地上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地处大、小凌河两岸的锦县,环绕古城锦州,是辽沈决战的主战场,英雄的锦县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辽沈大决战的支前大军中,为解放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1948年9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了支援辽沈战役的紧急通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决定由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黄克诚负责整个辽沈战役的支前和战勤领导  相似文献   

2.
正在辽宁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在辽宁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黑土地上反复争夺,发生大小战斗百余场。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辽宁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最后胜利,1948年11月2日,辽宁全境解放。在辽宁解放战争中,有四次经典战役,分别是秀水河子歼灭战、鞍海战役、本溪保卫战和新开岭战役。正是这四次经典战役的胜利,才奠定了辽沈决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中由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组成的大决战,以惊人的速度与战绩取得最终的胜利.作为最高统帅的毛泽东,在此大决战中,不但运用了高超的军事战略,而且在心理战术上也表现出令人叹服的斗争艺术,这种心理战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局势,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心理战术与军事战略自的有效结合,使得大决战取得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对后来进行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辽沈战役前和战役发展过程中,作为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林彪,却对率领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尤其是对攻克锦州作战曾几度产生犹豫和动摇,险些失去大决战战机.1948年,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更有利于我党我军而不利于国民党军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7日在给林彪等东北  相似文献   

5.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县里庄创刊。几个月后,人民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就开始了。在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毛泽东关心着新创刊的《人民日报》,他亲自导演的“空城计”——连续撰写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新华社消息和言论,巧妙地化解傅作义军袭击石家庄的行动,影响深远,是《人民日报》创刊之初的一段佳话。傅作义施用“围魏救赵”之计毛泽东选择了东北作为战略决战的起点。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拉开序幕,东北野战军主力直取锦州咽喉之地。眼看东北蒋军退路将被切断,蒋介石急令华北傅作义出兵,与集结在沈阳的国民党军主…  相似文献   

6.
一箭双雕,蒋介石临时抱佛脚 1948年10月下旬,辽沈战役已接近尾声,蒋介石却仍幻想自己有扭转乾坤之力,亲自坐镇北平指挥辽沈作战。月底,当蒋介石从辽沈战役失败的痛苦中惊醒过来时,他才发现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已完成了对徐州进行包围攻击的部署。徐州是南京的门户,它的得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政权的安全。心急之余,他立即电令在武汉的白崇禧到蚌埠去统一指挥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和华中“剿总”,进行“徐蚌会战”。  相似文献   

7.
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解放军之所以能在这场大决战中取胜,除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诸种因素外,还与毛泽东在此之前对全国解放战争进程的长期思考是分不开的。本文拟就毛泽东战略构想的演进与大决战的关系作一探讨,并从中总结出有益的历史经验。一、毛泽东关于北线作战的长期思考,为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全国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的战略重点始终在南线,其在东北、晋察冀和晋绥解放区的兵力较弱。战争头两年,蒋介石用于进攻解放区的兵力分别为218、249个旅,其中北线分别为64、99个旅…  相似文献   

8.
1948年七、八月间,毛泽东以战略家的远大目光纵览全局,敏锐地察觉到历史已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精心筹划新的方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军事和政治上的准备,人们期待已久的战略大决战终于拉开了大幕。这场大决战,是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地组成的。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旅),  相似文献   

9.
在解放战争中,大西北举行了一场震动全国的战略大决战,这就是1949年8月12日至26日进行的兰州战役。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基本上消灭了从来没有受  相似文献   

10.
<正>振兴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在辽宁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如何、能力作风过硬与否,对打好打赢新时代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打好“组合拳”,汇聚释放推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11.
辽沈战役期间,在辽宁的黑山角下,流传着罗大娘支前的动人故事,这故事至今未被人们遗忘……那是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奉命来到罗天瑞大娘的家乡,在黑山打了一场著名的阻击战。随着战争的枪声,罗天瑞的家成为一个临时的包扎所,大娘成了一名护理人员,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2月22日)中共辽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既是一次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的部署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激发斗志的誓师会。全会审议通过的《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是坚决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任务书、作战图,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孟红 《世纪桥》2009,(16):20-24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其意义和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为了把三大战役搬上银幕,八一电影制片厂耗资1亿、历时5年,凝聚演艺精英们殚精竭虑、同心协力拍摄完成了鸿片巨制《大决战》。以其宏伟逼真的气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争史诗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正解放征战激援朝谈判官1945年,丁国钰赴东北地区工作,历任辽宁军区杨靖宇支队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独立二师政委。1948年3月起先后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十四师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政委、第一二四师政委,参加了四保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为夺取胜利建立了功勋。东北四保临江战役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历时3个半  相似文献   

15.
《辽沈决战》是一部真实记录辽沈战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珍贵著作。名震中外的辽沈决战,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领导的反动军队,在辽西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个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向收缩在锦州地区的守敌发起攻击开始,到1948年11月2日解放东北的最大城市沈阳结束,历时  相似文献   

16.
指挥战略大决战取得人间奇迹,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战略大决战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组成.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54万多人.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壮丽篇章.这场气势磅礴的大决战,生动地体现出毛泽东作为卓越军事家的高瞻远瞩、全局在胸的战略眼光和多谋善断的惊人胆略.决战开始时,国民党军队在数量和装备上均占优势.南京政府仍统治着全国3/4的地区和2/3的人口.  相似文献   

17.
<正>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铁岭市委书记宋诚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铁岭市将切实把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找准铁岭定位,把握历史使命,强化铁岭担当,坚决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辽沈战役”铁岭战场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正>1948年11月29日发起,并于1949年1月31日胜利结束的平津战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的与国民党军队的又一次伟大战略决战。为了平津战役的胜利,东北、华北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众志成城、波澜壮阔的支  相似文献   

19.
陈晶 《福建党史月刊》2009,(1):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组织指挥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中国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战略大决战。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年初以来,铁岭市深入落实省委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辽沈战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顺利实现了半年“双过半”。在总结上半年工作时,铁岭市委深刻认识到,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仍然任重道远,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