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前,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正处在分化、重组之中。在这种情形下,几个自称坚持“科学共产主义”的共产党组织组成“马克思主义协会”,并呼吁所有共产党人参加进来,对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改造并使之现代化。现将该协会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2004年第3期的呼吁书全文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直接取决于俄罗斯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的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了许多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然而这些政党经过短暂的发展后逐渐走向了衰落,尤其是到21世纪以后,其发展更是一落千丈。导致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3.
新官场秘经     
“新官场秘经”,乃是一部书的名称。知道有这么一部书存在,完全属于偶然。 那天在办公室清理废纸,忽然见到了“重点推荐《新官场秘经》”的征订材料。书名一看,我就犯起迷糊来。“新官场秘经”。是新的“官场秘经”呢,还是“新官场”的秘经呢。这些东西,语言上固然不无“时代特色”,但其内容又何“新”可言呢?难道“新官场”的秘经与“旧官场”的秘经,竟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吗?据编者说,这些东西是“官官在用、时时在用、事事在用,用了几千年但做而不说,秘而不宣的官场圣经”。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苏联为什么会失败?“新”“老”社会主义的区别何在?“新”社会主义是否就有前途?在俄罗斯的社会民主主义流派中发生了什么?左翼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持何态度?社会主义思想的批评者和反对者错在哪?为了回答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的这些迫切问题,著名政治学家、政论家鲍里斯·斯拉温教授撰写了<社会主义和俄罗斯>一书。 该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二章:社会民主主义流派;第三章:从左的角度分现实的俄罗斯。第四章:俄罗斯和人类未来。第五章: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继承和屏弃的是么;第六章:思想的砧污(争沦性文章)。 斯拉温认为,在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而这种模式几十年后又遭到失败的国家里谈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又不能不谈、因为必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消极后果。在作者看来:(1)社会主义的一种国家模式在历史中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具有国际性质的思想会消失;(2)现实社会主义的其他模式仍然存在并得以发展:(3)人类的厉史没有终结,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许多新的形式和模式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低潮的出现都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共产党人应时刻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争取工作,赢得他们的真诚拥护和支持。为什么争取群众如此重要呢? 首先,这是由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他与邓丽君越洋通话;一年后,他又有什么新动作呢?由于这位神秘的人物—1985年12月15日,富丽堂皇的东京“楼外楼”大戏院沸腾了,风靡亚洲、北美的歌星邓丽君手持麦克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19日,俄罗斯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统一俄罗斯”党获37.57%的选票,位居第一,第二名俄共获12.61%的选票,第三名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获11.45%的选票,三个月前组建的人民爱国主义联盟“祖国”竞选联盟获得9.02%的选票,成功进入国家杜马,位居第四。俄罗斯右派代表——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夫林斯基领导的“亚博卢”集团即“苹果”党未能突破5%的门槛,被排除在国家杜马大门之外。这届杜马选举会对未来的俄罗斯政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普京当选总统。次年4月,俄罗斯正式出台了“新军事计划”,新军事计划与普京政权几乎同时诞生显然不是巧合。在俄罗斯新军事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该计划明确提出了俄罗斯“有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俄罗斯都将拥有能够给所有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核武器”、“俄罗斯拥有使用核武器给对俄罗斯及盟国进行大规模侵略予以回击的权力”等字眼。也就是说,在俄罗斯新军事计划中,俄罗斯安全的基础是核武器。而计划中所提到的“各种核武器”并不是指战略核武器,而是指包括中子弹在内的战术核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讲,俄新军事计划是一份积极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宣言。  相似文献   

9.
普京在自己的第二个任期内将走何种道路?他会继续支持使他继任了叶利钦总统职位的寡头吗?寡头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的私有化摧毁了俄罗斯的工业,破坏了生活水平、公共服务、科学技术,导致人口减少。这些情况会促使普京改变方向,强制推行他所称的“新社会契约”吗?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又是什么呢?2003年底的大选中,右翼力量联盟及其姐妹党亚博卢未能跨越5%的门槛,在杜马没有获得席位。为这两个党派提供资金的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的首富(财富达到80亿美元)、梅纳杰普银行和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前首脑———于2003年10月25日被…  相似文献   

10.
史言 《工会博览》2003,(9):39-40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日益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同工人群众的接近进一步深入。1920年以前,中国从来没有大规模纪念过“五一”国际劳动节。1919年  相似文献   

11.
一、俄罗斯社会新富阶层的形成及其特点 俄罗斯新富阶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俄罗斯学者们普遍把1987-1989年这几年看作是当代俄罗斯巨大财富积聚的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你可曾想过:不同的高考评卷者所给出的“分数”,又是否平等呢?  相似文献   

13.
互动     
上海钱楚声:国际空间站难产,俄罗斯又有人提出要建“和平”2号,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编辑部:根据美联社的报道,俄罗斯有可能通过吸引外资来建造“和平”2号空间站。其实早在2001年“和平”号坠毁在南太平洋“太空坟场”之前,俄罗斯的许多官员和太空科研人员就提出了建造“和平”2号的设想。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杰夫认为,“和平”2号仅核心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吉拉斯宣称他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现了新的剥削阶级,即通过权力垄断而使用、管理和控制国家财产的官僚特权阶层。据此,他提出了“新阶级”的概念。受意识形态的影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鲜有站在公允的立场上对“新阶级”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实际上,“新阶级”概念既不像西方恶意攻击共产主义的学者所说的是“把共产主义理论基础炸得粉碎的定时炸弹”,也并非如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简单宣称的是“政治春宫图”。吉拉斯提出“新阶级”概念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原因,而这个概念本身也包含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神圣忧思录”,取名自一篇令教育界人士心灵震撼的报告文学。就目今中国教坛的倾斜,本刊曾提出:“大厦,呼唤着魔柱!”(见1988年9月号)于是就有了“魔柱上的问号”(见1988年11月号)。于是也有了本期这个新栏目。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又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说是要提高教师的地位,而又不实实在在地改善教师的待遇,却使用各种行政手段留住教师,又能留住他们的心吗?那么,《他们为何争捧教师饭碗》?《魔柱上的花环》是否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呢?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荒淫无度的薛蟠纳香菱为妾,惹得夫人金桂大发雷霆,把个薛家吵得鸡犬不宁。薛姨妈一气之下,令下人“找个‘牙人,来,把香菱给卖了……”“牙人”?今之谓经纪人也。而七十二行中的“牙行”呢?熟知的人又有多少?谁又曾想到,这一行在历史的风风雨雨里颠簸了多年后,竟能再次生气勃勃地崛起于广州街头?旧事新办 1987年12月26日,广州市西堤工业品市场门口,一块崭新的招牌悄悄地挂上了:广州市交易服务公司经纪人服务所。至此,争议颇多的广州市第一家经纪人事务所终于正式亮相了。年轻人对“经纪”二字难免陌生,他们只是从电影、小说中领略过“经纪人”的尊容,那不过是一些刁钻油滑、口沫横飞、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的缺德掮客。其实,这大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的洋浦风波,为海南做了一次世界性的广告。”前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在他生前曾幽默地说。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洋浦这块“世界性的广告”又如何呢? 海南省负责人最近宣布:国务院今年3月已正式批准海南省的洋浦开发方案,同意把洋浦开发区办成“自由经济工业贸易区”。他说,洋浦将建成中国大陆上第一个“自由港”。在“洋浦风波”中大名鼎鼎的“熊谷组”又如何呢?据最新消息,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将与三菱、  相似文献   

18.
1991年8月19日,是东方大都市的上海建城700周年的纪念日。当上海人充满自豪地眺望新落成的南浦大桥,展望未来时,他们突然发现,一座古城墙悄悄地出现在面前。上海还有城墙?年青人只知道希尔顿、波特曼、南浦大桥,对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438年的古城墙,他们毫无记忆。只有一些上海的老人,仿佛在这一天重新找回了光荣与梦想,慰藉和寄托。南浦大桥连接的是浦东和浦西,“古城墙”连接的又是什么呢?是过去和现在,传统与开放,复古与革新,“围城”和“拆墙”?……城墙,作为一种文化的标志和见证物,在中国由封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三年多前,本刊曾发表《集团军开向国界》一文,披露了“万宝”集团军的组建内幕。而今,广州市已有大大小小的企业集团54个,面对2000年,它们的战略战术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国际政治形势与上一年一样,也是“乱”字当头。从日本福岛核灾难到欧债危机;从美国“重返亚太”到俄罗斯搞“欧亚联盟”计划;以及从“阿拉伯之春”高潮迭起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向全球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