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这是我国婚姻法的五项基本原则。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纠纷,必须遵循这些基本原则。为了配合中国婚姻法教学,现选择这方面的一些案例,供学员学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切实保障男女婚姻自由,对于正确地贯彻实施婚姻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维护安定团结,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聚精会神、同心同德搞四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性别的视角来考察法律,现行婚姻法践行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原则,一个最大的进步,就是消除了歧视妇女的内容。而也是这些原则,忽视了两性区别,用毫无性差的法律规定男女同权、男女平等,其结果是男女根本不可能平等。因而,这种男女平等,实际上是用形式上的平等掩饰了事实的不能平等,所以,婚姻法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只有实行差别立法,体现性别差异、补充女性能力,实现男女无利差的平等,这对谋求婚姻家庭中的真正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王琪 《法制与经济》2010,(2):15-15,17
从性别的视角来考察法律,现行婚姻法践行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原则,一个最大的进步,就是消除了歧视妇女的内容。而也是这些原则,忽视了两性区别,用毫无性差的法律规定男女同权、男女平等,其结果是男女根本不可能平等。因而,这种男女平等,实际上是用形式上的平等掩饰了事实的不能平等,所以,婚姻法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只有实行差别立法,体现性别差异、补充女性能力,实现男女无利差的平等,这对谋求婚姻家庭中的真正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瑶乡婚情     
贵州省荔波县瑶六公社是一个瑶族聚居的山川秀丽的瑶乡,有瑶族人口一千一百九十余人。这里的瑶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婚姻法的精神鼓舞下,培育了一个充分体现男女青年婚姻自由,嫁娶简朴,文明礼貌的良好婚姻习俗,深受人们的钦慕和赞  相似文献   

6.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是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是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妇女人身权利的严重侵犯。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建国前达到普遍大量存在的程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把废除千百年来束缚妇女的封建婚姻制度作为解放妇女的一项重要Xi作来完成。在1950年颁济实施的忡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就使得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男女平等的、实行男女婚姻自由的权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和修改了三次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婚姻法通过颁布。废除强迫包办婚姻,男尊女卑、漠视子女权利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权利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8.
原广东省仁化县人民法院院长段发富同志的先进事迹,读来感人至深。 段发富同志一生忠实于人民司法事业,和疾病斗争了二十多年,从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当他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随时有死亡危险的时候,不仅没有畏惧和  相似文献   

9.
来 信我表弟去年因盗窃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 ,缓刑 4年。现在我表弟打算结婚 ,不知是否允许 ?读者 :王某复 信你提出的问题 ,实际上涉及到监外罪犯要求结婚法律上可否允许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徒刑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罪犯的恋爱与结婚问题的联合批复》规定 :“被判处徒刑缓刑和假释的罪犯 ,在缓刑或者假释期间 ,他们的恋爱与结婚问题 ,只要符合婚姻法规定的条件 ,是可以允许的 ,不必经过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审查批准。”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除了保外就医罪犯要求结婚不能允许之外 ,其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这是处理离婚问题的法律根据.这条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个公民,也同样适用干被判刑的劳改犯人.离婚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因此,处理离婚案件,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了解,慎重地执行调解和判决的程序,根据婚姻法的基本精神,既要保障婚姻自由,又要防止轻率离婚,坚持教育方针,为群众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婚姻法原则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安平 《中国法学》2001,(6):167-172
世界各国立法例,关于亲属法原则的法律内容,有的采用默示的方式,在法律条款中隐含其所应遵循的原则,大陆法系一般将亲属法置于民法典中,因而大都采用这一方式;有的则采用明示的方式,在法律条款中直接作出明确的表述。我国1950年、1980年的《婚姻法》都是在第一章总则部分对《婚姻法》的原则加以明确规定的,这在人们思维中已形成了定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婚姻法》具体原则的分析,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婚姻法》固有的立法模式作一反思。    一、 关于婚姻自由原则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是《宪法》及《民法通则》的…  相似文献   

12.
从婚姻自由的角度谈同居现象的存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婚姻及婚姻自由的含义婚姻 ,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之间 ,因合意而建立起来的既符合法律规定 ,又为道德所接受的相对稳定的两性关系。它涉及到财产、子女、夫妻权利义务等诸多问题。婚姻自由 ,是婚姻制度的首要原则。婚姻对当事人在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约束性决定了这种社会关系绝非当事人只基于一己私利而可以随意决定的。除了两性的愉悦外 ,是否接受这种约束 ,接受这种约束后是否再寻求解脱的个人意愿及行为表示的不受干扰 ,则是笔者以为的婚姻自由。然而 ,从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对婚姻自由的定义可看出 ,我国婚姻家庭制度中规定的婚…  相似文献   

13.
答:可撤销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生效要件,依照法律规定,可以因当事人自愿的撤销行为而自始归于无效的婚姻。我国现行《婚姻法》第11条中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婚姻当事人一方基于对方的胁迫而与其缔结婚姻关系,显然是对婚姻自由的违反,也是对  相似文献   

14.
判决不准离婚的违法性及其司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感情已破裂 ,又无和好可能 ,已无法共同生活”为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离婚的唯一标准。然而对那些夫妻感情尚未破裂 ,认为有可能和好的 ,经调解无效后 ,法院判决不能离婚。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认为这一司法行为不仅具有违法性一面 ,其法律社会效果也是很差的。对不需要解除夫妻婚姻关系的案件如何处理 ,学术界正在探索一种新的司法途径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判决不准离婚的违法性及负面效应1、判决不准离婚这一司法行为主要是违反了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我国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原则 ,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我国婚姻法规定了无效婚姻制度当前,有不少人认为我国没有无效婚姻制度。笔者认为其实不然。作为我国婚姻基本法律规范的1980年婚姻法,总则规定了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原则,为保证这些原则的贯  相似文献   

16.
<正>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一九五○年婚姻法的继承和发展。在新婚姻法里,不仅将婚姻自由列为基本原则之一,而且在第二条中将实行婚姻自由作为构成我国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是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小三"补偿是这样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约定了财产性补偿,一方要求支付该补偿或支付补偿后反悔主张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小三"将无权向已婚同居男友索取补偿。而不久前召开的《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会上,有专家指出,《婚姻法》规定,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但对配偶权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婚姻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同性结婚,但在其字里行间可以发现,我国《婚姻法》实际上是建立在男女结合的基础上。如《婚姻法》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相似文献   

19.
论假离婚     
于乐  张岐鑫 《法制与社会》2013,(13):276-277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我国登记机关在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时,采取的是形式审查,即双方当事人只要是自愿并就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的时,便准予离婚,并不予以实质审查。有人却利用这种法律对婚姻自由尊重的理念,滥用离婚自由的权利,进行""假离婚""。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假离婚""的现象没有规定,鉴于这一现象的社会影响,我国婚姻法应当做出明确的表态。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制定的《婚姻法》,被称为我国法律的头生子。其基本任务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随着这部法律的实施,包办买卖婚姻、纳妾、男人随意停妻休妻等封建婚姻制度的糟粕被废除。婚姻家庭和共和国一起走向新生。 时序辗转到了70年代末,此时,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