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并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个《补充规定》是与同日通过,同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配套的,是为了全面保障该法的贯彻实施,作为该法的坚强后盾而制定的。《补充规定》不仅对刑法第121条关于偷税罪,抗税罪的原有规定作了重大的修改补充,而且增设了税收方面的几项新罪,从而强化了对破坏国家税收制度的犯罪的斗争,更好地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部统一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同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总结吸收了国内近年来税收征管改革实践和立法的成功经验,借鉴了国外税收征管工作的有益做法,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作出了一系列突破性规定,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对于强化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法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统一了内外税收征管制度《税收征管法》颁布之前,我国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不统一、不规范。国内税收征收管理是按照原《税收征收管理暂…  相似文献   

3.
中外贪污贿赂罪法定刑比较研究缪树权目前,在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普遍感到,虽然我国《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定刑规定得比较严厉,但是其刑罚种类相对单调,与其他一...  相似文献   

4.
试论偷税罪     
试论偷税罪陈成雄偷税犯罪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现象。为了有效地同这种犯罪作斗争,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第121条规定的偷税罪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贪污罪新探     
贪污罪新探张兆松刑法第155条和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贪污罪的犯罪构成和处罚作了具体规定。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  相似文献   

6.
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及其法律适用刘志远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1994年3月5日通过了《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了“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  相似文献   

7.
论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法律依据贾宇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后文简称《补充规定》)。该规定已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但从司法实践中看,对《补充规定》的准...  相似文献   

8.
抗税罪若干疑难问题探究张兆松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6条对抗税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如何正确处理和运用这一规定,近年在司法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经济成份的出现,有关税收方面的犯罪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仅发案数逐年上升,犯罪的数额逐年增大,而且犯罪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因此原刑法有关税收方面犯罪的规定已不适应当前形势,主要是刑法原有规定过于简略,刑罚失轻。当前,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直接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的问题,依法严惩严重破坏税收活动的犯罪行为,已成为稳定我国政治经济的大局所需,针对这种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并公布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第121条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改,本文拟就该《补充规定》第2条的罪名、犯罪构成及处理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1992年9月4日通过颁布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规定的偷税抗税犯罪做了重要修改和补充,并增加了新的罪名,使我国有关税务犯罪的立法趋于缜密。本文拟就该《补充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骗取出口退税款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的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新增没的罪名。从广义上讲,骗取出口退税款也是一种偷税行为,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税收的管理制度。但鉴于该罪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犯罪对象,又发生于特定的政策背景,因此,《补充规定》将其单列罪名,并设立了独立的法定刑。这是与保障国家税收制度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一、本罪的构成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数额较大的出口退税款的行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是税务犯罪中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第1条规定了骗购外汇罪。所谓骗购外汇罪,是指违反外汇管理法规,以虚假的或者无效的单据欺骗外汇指定银行,用等值的人民币从外汇指定银行购买等值外汇,数额较大的行为。 关于骗购外汇这种犯罪行为的罪名确定,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1)套汇罪。1988年《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规定了套汇罪,新刑法未规定该种行为,《决定》又将套汇行为中骗购外汇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可见套汇罪在我国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第121条已对偷税、抗税罪作了规定。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刑法第121条已不能完全适应同当前严重的偷税、抗税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为了有效地同这类犯罪作斗争,保证税法的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因此,《补充规定》是对我国刑法第121条的偷税、抗税罪所作的全面的、重要的补充和说明。鉴于《补充规定》的内容较多,本文试就《补充规定》中的若干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商标犯罪罪名析钟书峰,诗易为顺应“打假”斗争形势的需要,1993年2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由于《补充规定》没有规定罪名,因此,刑法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根据该《补充规定》应归纳出...  相似文献   

16.
挪用公款不退还以贪污论处质疑唐伯荣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一九八八年元月制定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还的,以贪污论处。”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不符合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基本理论,混淆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  相似文献   

17.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施行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刑法》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作了重要的补充修改,规定了一批新罪名以及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和法定刑。该决定不仅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而且对于准确地打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0月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部关于惩治和遏制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地发票犯罪的单行刑事法律,本文试就其中的有关问题作些分析研究。一《决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几种主要新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该罪是指没有货物销售或者没有提供应税劳务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虽有货物销售或者提供了应税劳务但开具内容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这种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税收管理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的犯罪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偷越(偷渡)国(边)境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了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偷渡)国(边)境(以下简称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分子,制止偷越国(边)境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出入境管理秩序,1994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中的妨害出入境管理秩序的犯罪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不仅对原有的偷越国(边)境罪、组织、运送他人偷  相似文献   

20.
《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适用现状的调查罗汉国,张罗宝,钱亚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正式施行一年半,在适用过程中,《决定》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特别是《决定》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