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信     
《南风窗》2016,(21)
正1我不是广州人,但我被广州深深吸引。王安忆曾经说上海表面繁华似梦,骨子里是钢筋水泥铸就。我觉得广州不一样。广州思想经济文化呈现包容、开放、前沿的姿态,在广州工作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桃子咩(读第20期《财富全球论坛为何选择广州?》)2传统在我们的思想里,总是陈旧的,一旦进入新的社会环境,原本的传统就变了模样,我们对传统的存在也就有了新的感受和看法。传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同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体改研究会总干事童大林非常关心广东的改革工作,几乎每年都要到广东来一次。去年底至今年1月9日,他又走访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其间对广州市的改革工作发表了几点看法。请到广州看市场童大林说:“广州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很成功的一点就是搞活了两个市场,一个是消费品市场,一个是劳务市场。我对广州的市场一直感兴赵,我多次向外国朋友和经济学家介绍说:你们要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请亲身到广州看看市场。“广州的消费品市场很繁荣稳  相似文献   

3.
8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光荣地考进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理所当然地成了长辈们挂在嘴边、喜在心头的骄傲,更成了弟妹们“敬慕”的榜样。而8年后的这个夏天,我却抱着医学和营养学双学士的证书在家待业。仅仅因为我目前的婚姻状况是“已婚”、“未生育”,于是我苦苦寻觅而不得一份工作。 两年前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但由于家乡在云南,原则上必须回乡“支  相似文献   

4.
我来广州市工作,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现在广州的形势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此话怎解? 标兵,指的是走在我们前面的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经过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它们在继续向前发展,创造新的经验。追兵,指的是上海浦东开发这样的新动作,尽管它还在筹划之中,但在国内外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处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州如何进一步发展? 上任两个月来,我对广州市的情况粗粗摸了一遍。我觉得,广州市要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基本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云门的启示     
一 今年5月上旬,蜚声国际的台湾云门舞集将现代舞作《水月》 带到广州,素来仰慕者如我辈岂能错过。 开演前,观众已听到了林怀民先生的幕后道白--看来,这 位编舞大师很乐意充当每场演出的报幕员。林先生说:"各位观 众,如果发现身边有使用录影器材和闪光灯的,请温柔婉转地提 示他,遵守剧场的规则。"会念出"温柔婉转"这四个字,当时  相似文献   

6.
我对广州,这座我生活了近8年的城市,用4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爱恨交加。我由内地来广州,在广州白手起家、发展壮大,娶妻、生女、安家,对广州的感情不能说不深。但这两年我对广州却又极度厌倦:污浊的空气,堵塞的交通,乱窜的摩托,横冲直撞的军车,满街的摊贩,花花绿绿乱贴的广告,被吞食的青山,发黑的江  相似文献   

7.
广州好城古越千年饱阅沧桑消劫烬缅怀缔造接前贤山立五羊仙这一阅《望江南》,道出了我们的老市长朱光对广州城的一片眷恋之情。人人都道“广州好”,广州到底“好”在哪里?本栏请来几位“老广州”,翻出了街谈巷议中广为传播的关于这座古老城市的轶闻、典故之类,施以“新角度,新思路”的烹调手法,唯望列位读者尝过这味特色菜后,有一种俚语所说的“翻寻味”的感觉。这样,本栏“识我广州,爱我名城”的目的便达到了。这一期先说说广州城的路和巷。  相似文献   

8.
我在广州的生活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广州并不是我所喜欢的城市——为着它的城市风貌:噪声、污染与杂乱;但广州却是我所热爱的城市——为着它的精神价值:那像海一般的市场包容,那像空气一样的选择自由。在我看来,广州并不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但却是文化最开放的城市。包容比金钱更重要,自由比花儿更美丽。尽管我不断地抱怨它,但它始终接纳着我。认定着我。我对广州的现状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两年半以前,我辞掉家乡的工作来到广州,成为当时广州“流浪记者群体”中的一员。两年半之后的今天,当时叫得出名的许多流浪记者已经被各媒体收编不再流浪。而我,仍坚持着无广州户口无固定住处无(行政)编制兼无名无利的流浪生活,也坚持认同“流浪记者”这一富有苍凉意味的身份。也许,正因为这种流浪的状态和心态,我乐于  相似文献   

10.
“三无老板”为什么●张友生(59岁,广东龙川人,广东福寿仙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自幼出身贫寒,小学辍学后到地质队工作数十年,官至处级。1986年“下海”进中信广东公司,后筹办广东福寿仙保健品公司,自1992年起,福寿仙在广州畅销不衰。有人说我是“三无老板”(无手机、无秘书、无小车)。没有手机嘛,我们现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如同骑在马上找马的命题,听起来滑稽可笑。然而,相当多的广州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重复着这一可笑的命题。 记得我初来广州不久,到黄埔一家工厂去联系工作。厂办公室一名同志抱歉地对我说:“真不好意思,厂长去广州开会了,让您白跑一趟。”我一听直纳闷,黄埔不就在广州市吗? 又有一次去石牌某学校,见到黑板上有一则通知:“全体教工明早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南风窗》2010,(25):19-19
<正>我代表全亚洲。在世界的这个部分,我们是一家人。如果我的韩国朋友允许我代表你们提问,可不可以呢?——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奥巴马离开韩国前举行的记者会上,抢到提问机会后这样说分钱不容易,1000万人要都分到手就更难了!——广州副市长甘新说,上海世博会是给市民发门票,广州现在给市民发公交地铁补贴,这150元要发到市民手中成本很高。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杉木栏路读者陈志红来信说:去年10月在贵刊上读到北冥撰写的《广州赛马风云再起》,我很兴奋。老实说,居住在广州西关老城区的我,当时要不是接触到这一篇文章,还不知道赛马活动已在广州热起来了呢!当然了,后来我又在电视上见到广州马会向教育基金捐款的镜头。但我总觉得,广州赛马至今与广大市民还是贴得不太紧。同样是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自选数”社会福利奖券就能做到家喻户晓。我走出家门,随便往哪个方向走都能很快找到一个“自选数”投注站。因此,我想请见多识广的北冥先生(小姐?)继续撰文给我一个答案,请问:广州马何时能冲出马场? 编者说:本刊作者北冥很乐意接受你的点题,下面,就是她多次进出谭村马场之后寻到的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你们好!由《南风窗》杂志社和广州软科学开发服务公司联合举办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活动,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这项活动很有意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说明广大市民非常关心广州市的工作。很多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正在付诸实施。这次评为一等奖的用雕塑美化广州的建议就很好。用雕塑美化城市,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广州现在也在搞。在广州的城市生活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反映和解决,除了通过正常的工作渠道外,还需要各个方面提建议,如开展各种研讨活动,通过市长电话、群众来信来访。党和政府需要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守法     
三月初谷牧同志到广州检查工作,听完许士杰、叶选平、朱森林等同志汇报广州的情况之后高兴地说:“广州的工作做得不错,去年广州市各方面工作都有较大发展,在开放、改革中,思想比较解放,管理工作也抓得比较紧。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广州还没有什么倒卖汽车、电器、乘  相似文献   

16.
没到广州之前我早就听说过了,广州的“市花”是木棉花。 木棉又叫“英雄树”,一旦花开就满树通红,煞是好看。前些年我在云南当兵,云南也有这种花,想不到它竟获得广州“市花”殊荣。我私下想:既为“市花”,肯定红透一座城,一团团一簇簇,让人心里好舒服。 我是去年3月来到广州的。“打的”过闹市,沿途见不到一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法制博览》2010,(10):37-37
我曾是广州某网站编辑,生于1986年,我即将选择从大城市广州回到老家萍乡生活。 我刚来广州的时候,就已经抱着要回家的想法。因为广州有的家里都有,家里有的广州不一定有。我喜欢老家,喜欢家里的小吃,喜欢家里的方言。我找男朋友就想找个老家的,因为不想吵架的时候还要用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欧初追鱼     
一九七八年,欧初同志刚调到市里工作不久,就问当时的财办主任黎敏:三十年代我在广州读书时,吃的都是活鱼,现在香港人吃的也是活鱼,为什么现在广州反倒卖死鱼。黎敏说:死鱼都不够卖,何必求活鱼?其实,为了市场有活鱼卖,水产部门作过不少努力,三令五申,甚至拨出水泥、水管、钢材等,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5,(5)
周蓓,22岁,广州某房地产公司文员你问我当白领丽人的感觉?没有,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算白领。我心目中的白领标准,从个人收入来说.起码要在1500元以上,这样,才有可能买几样自己心仪的化妆品和漂亮衣服呀!问我目前的收入?总之,出门上街只能挤公共汽车,不敢扬手“打的”。说到底,我来这个大都市的时间才只有一年。我是去年4月离开湖南怀化来到广州工作的,早就听说这里物质生活较发达,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很想来开开眼界,一来就舍不得离开了。能成为这个现代都市上班族的一份子,我  相似文献   

20.
大陆乐队在广州的演出,赢得了羊城观众的掌声。为此,我特地走访了组织者保罗先生。‘请问,大陆乐队是由哪些人组成的?’‘是由法国、美国、扎伊尔、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国的留学生及英文教师组成的。大陆乐队共有八名男队员,他们的年龄都是二十来岁。’大陆乐队的组织者,一九八四年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的法国留学生保罗,今年才25岁,他留着浓黑的唇髭,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显得很精干。‘保罗先生是第一次来广州吗?对广州的印象如何?’‘不,三年前我来过广州。那时我还在台北留学。三年前的广州不行,没法和现在比。象迪斯科音乐在三年前还被视为洪水猛兽,而今天却这样普遍。广州很有意思,很开放,与中国别的地方不一样,国内各地尚未达到广州的水平。’‘对北方的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