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合同是指旅行社为游客安排旅程及提供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或其他相关的服务,游客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合同纠纷案件的数量也直线上升。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将旅游合同纠纷作为合同纠纷的案由之一,但由于我国旅游合同法制建设和理论研究的不足,人民法院在处理各类旅游合同纠纷案件中对于如何确定适格当事人并无统一认识。一、形式上的当事人与实质上的当事人在民事权益争议的二元诉讼结构模式之下,确定适格当事人无疑对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民事诉讼三大理…  相似文献   

2.
旅游合同纠纷案的审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俞宏雷 《法学杂志》2001,22(2):42-44
近年来 ,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 ;同时旅游合同纠纷亦随之增多。如何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使旅游业得以健康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旅游合同涉及面广 ,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 ,因此审理旅游合同纠纷案件 ,应综合分析纠纷原因 ,不能单纯只适用某一法律法规。一、无效旅游合同的认定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导致旅游合同的无效事由主要有 :(1 )旅游业者不具备法定主体资格。对于旅游业者的主体资格 ,行政法规做出了一些规定。按照这些规定 ,未经依法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业务 ,否则合同应为无效。同时 ,依法登记的旅…  相似文献   

3.
陈宁 《法制与社会》2012,(14):102-103
旅游合同纠纷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日渐多发,但民法理论和审判实务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分歧较大。为妥当平息纠纷,应当扩充违约责任理论,支持在旅游合同纠纷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并进一步明确法律依据,在赔偿范围、认定标准等方面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实践中发生的旅游合同纠纷越来越多,而就目前国内立法的现状来看,旅游合同无法可依的局面使纠纷很难得以顺利解决。本文从法律理论、实践等方面综合阐述了旅游合同立法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目前国内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关于我国旅游合同制度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旅游营业人违约给旅游者造成损害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本文从精神损害范围角度出发,论述在旅游合同立法中应当规定违约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支持旅游者在旅游合同纠纷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法律追求公正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旅游格式合同大量运用于境内旅游实务中,其弊端引发了众多的旅游合同纠纷.为了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旅游格式合同的弊端进行法律分析和法律控制非常必要.旅游格式合同的法律控制主要从内容控制和效力控制两方面进行.内容控制可以适当减少“霸王条款”的出现.效力控制则主要从司法实践出发,将“霸王条款”变更,或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7.
刍议旅游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同时旅游合同纠纷亦随 之增多。如何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使旅游业得以健康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旅游合同的概念、旅游者及旅游业者的权利旅游合同,是指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提供旅游服务,另一方为此支付约定的旅游费用的 合同。其中提供旅游服务的一方当事人称为旅游业者,通常为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旅游 资源经营管理单位等;支付旅游费用的一方当事人多称之为旅游者。旅游合同在我国尚无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旅游合同本身有其特有的特征,与其他类型的 合同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因而旅…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装饰装修市场的发展,各级法院及仲裁机构受理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案情也愈加复杂。为及时、公正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就如何处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及合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力 《法制与社会》2011,(20):78-79
近几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开放程度的提高,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蓬勃发展.旅游合同为双方当事人约定而成立的双务合同,其目的是为旅客获得旅行社的专业细致的旅行服务和期待的精神享受和休闲娱乐.然而随着赴台旅游交易量的增加,旅游合同纠纷也大量增多.本文试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的特点和纠纷类型入手,对合同争议解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旅游合同纠纷中,旅行社对履行辅助人不符合旅游合同约定的给付应承担和他自己违约同样的合同责任。旅行社因公共交通经营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由公共交通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仅负协助义务。但是,旅行社包机、包船、包车、专列等不属于公共交通范畴。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难执行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借款合同纠纷、借贷纠纷案件;二是购销合同纠纷、买卖纠纷案件;三是承包合同纠纷、加工承揽合同纠纷、财产租赁合同纠纷、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等。其中大部分是经济纠纷案件,少部分是民事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2.
略论旅游合同纠纷中责任竞合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炎 《行政与法》2004,(2):122-123
旅游合同纠纷中的责任竞合主要包括诉因竞合和主体竞合。诉因竞合指的是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这两种诉因之间存在四个方面的实质性差异,只有旅游经营者同时侵犯旅游者的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时才构成竞合。主体竞合指的是旅游合同的缔结者与合同的实际履行者之间的责任竞合,只有实际履行者同时侵犯旅游者的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时才会出现责任主体的竞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不断增加。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审理技术转让合同纠纷案件时,如何正确区分职务技术成果和非职务技术成果,不仅对于确定技术合同的法律效力,而且对于正确解决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职务技术成果和非职务技术成果的区别与判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前一阶段,金融秩序紊乱,应该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加速回收资金,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上升,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笔者就此略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5.
抵押借贷合同,是指出借人同借用人之间达成的以借用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为归还借贷物担保的借贷合同。1988年1月到1989年6月,我院以民事诉讼立案的借贷合同纠纷496件,其中抵押借贷合同纠纷282件(因我国法律对典当民事关系未作规定,因此典当合同纠纷比照抵押借贷合同纠纷处理)。为了正确处理这类纠纷,1988年下半年以来,我院对当前民间借贷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发现附有抵押合同的借贷合同纠纷,已成为当前一个社会问题。这些抵押借贷合同纠纷主要类型有:  相似文献   

16.
由于管辖权给当事人带来的诉讼效益不同以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当事人在技术合同纠纷中常常利用技术合同纠纷的特殊地域管辖制度,来达到减轻诉累的目的。而技术合同纠纷司法管辖权制度确实存在立法上的缺陷。同时由于技术合同纠纷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合同纠纷司法定性不同,经常导致合同的履行地出现不一致。因此,针对这种立法不足带来的司法实践混乱,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合同履行地制度与合同案件的具体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技市场的开放和技术合同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之技术合同纠纷也在不断增多,诉至法院的科技协作合同纠纷案件亦相应增加.1984、1985年上海市各级法院共受理12件;至1987年增至89件.对技术合同纠纷案件,在198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施行以前,按经济合同法处理;施行以后按《技术合同法》处理.为探索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的新情况,我们对已审结的部分科技协作合同纠纷案件,根据《技术合同法》的精神,对照《经济合同法》科技协作合同的条款,作了一些分析探讨. (一)关于区分技术合同和非技术合同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给付行政、福利行政的发展,合同式行政方式在行政活动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大量的行政合同纠纷案件也不断涌现。如何积极稳妥地审理行政合同案件,合理解决现实中的行政合同纠纷,是一个理论和实务界都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案由,是案件的内容提要,也是案件性质的集中体现。不同性质的案件,应按不同的基本特征确定案由。经济纠纷案件,纷繁复杂,大都是法人之间的合同纠纷,不少纠纷还交织着好几方面的矛盾,有的纠纷属于有效合同纠纷,有的纠纷属于无效合同纠纷,也有的属于部份有效、部份无效的合同纠纷,等等,这就为确定案由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阶段,金融秩序紊乱,应该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加速回收资金,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上升,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笔者就此略陈一管之见.一、人民法院应积极依法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出贷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及时、依法受理此类案件,加快办案节奏,认真地审理好已诉至法院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用足用好法律手段,帮助金融单位解决“收贷难”问题.一是对借款方主体变更的案件,要依法正确确定承担还贷义务的主体.对那些虚设分立,将欠贷债务推诿给其中效益差的新企业,经审理查明后,应依法向分立后的各企业共同承担原企业所欠的贷款债务;二是要积极协助银行收回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